如果你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获取信息,会觉得古玩行业暮气沉沉,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在玩,年轻人已经远离,开始进入“夕阳”的阶段。

但喜欢刷视频的朋友都知道,网上几个大的古玩主播,粉丝都是数百万计算,最高的那位“听泉”,已经几千万粉丝了。且粉丝主力,都是以年轻人为多!

尽管这些主播的专业能力常常遭受质疑,但带来的“出圈”效应确实无与伦比,你会发现原来年轻人对古玩、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非常大的兴趣。

然而,他们很多人的兴趣点,却因为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偏移。


年轻人开的古玩店

在谈到国内的古玩市场,这些年轻人的论调十分统一:全是大假货,敢去买就必然上当。而如果有人在直播间,拿出来非常不错的精品呢?

网上有个著名的梗,他们会说:刑啊,太刑了,这日子越来越有判头了。

这个梗很有趣,行啊变成“刑啊”,盼头变成“判头”。意思是,只要是某些被“限制交易”的文物,达到了某种级别,那么随时都有可能“犯法”!

就我接触的几个年轻古玩商来说,他们现在的主力业务是“海外回流”,国内生意做不起来,那条件好的就去欧美,稍微差一点的,就去日本!


日本古玩市场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文物,是绝顶艺术品!欧美掌控价格体系,日本提供货源中转,甚至中国的港澳台,也是随其体系而发展出来的。不管是“来源清晰”还是民间发现的文物,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认证标准。

唯独内地,死死抓住“传承有序”,拒绝一切“来源不明”的文物。因此国内新一代的古玩经营商们,很多80后、90后,便把除了内地以外的市场,当成了货源的保证。

都说中国文物好,都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拿钱办事的时候,又变成了“外面才有好东西”,内地的都是大假货!

这是个十分离奇却又普遍的现象,却也代表了当下的收藏环境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日本也开始假货泛滥

我朋友圈有个90后古玩商,前几年刚做日本回流的时候,还是非常激情澎湃的,经常发图片炫耀自己淘到的好藏品。

配字往往是:“日本东西就是好,今天又淘到个宋代的青瓷,捡漏也不是多难嘛。”

然而前段时间我看他发朋友圈,配了一张仓库的图,吐槽道:“现在日本的假货怎么这么多,收了十件其中六件有问题,你们这些假货贩子别来污染日本行不行?”

收了这么多假货,还没有怪日本,却怪起了国内的贩子,真当日本人都是善男信女啊?只要有利益,假货早就开始充斥市场了,没有当地的“许可”会有那么多假货进去吗?


日本随处可见的仿品

我主动联系这位年轻的古玩商,跟他说要不回来吧?现在那边的饭也不好吃了,网络信息那么发达,哪能随地捡漏啊。

他“哈哈”的表情包发个没完,带有别样的意味说道:“确实不好做,但暂时也不会考虑回去的,真不是崇洋媚外,就是胆颤心惊的不痛快。”

生意都不好做了,还不愿意回来!年轻人讲究一个“自由潇洒”,但很明显在这个行业,太“自由”肯定不行,但太“封锁”恐怕更不行。

头上悬着一把随时可以落下的剑,搞精品的都跑到国外,或者在国内小圈子玩,对外公开销售的都被假货“攻陷”。这可真是看似无解的“死局”。


天津海关查封的明清文物

不仅是“回流”,还有很多人“头铁”,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都要把东西往外带。这几乎成了每个月新闻报道的“保留节目”,隔三差五的就来这么一出,那么多古玩不申报备案就想带到国外,“走私文物罪”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但这也反应出一个问题:没有“身份”的文物,为什么非要带到国外才能获得“身份”,都是华夏文明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为什么普通人可以收藏,却只能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

时代变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打击“文物犯罪”已经非常高效了。限制民间文物流通带来的后果,已经不再是防止“三盗”的有效手段,而是让话语权被国外掌控。

几千万民间藏友不是“盗墓贼”,却在被限制的环境里胜似“盗墓贼”!


长春海关查封的文物

广大收藏爱好者,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土壤,可以正大光明的收藏和保护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可以像欧美和日本一样,出现并发扬出民间大收藏家和私人美术馆、博物馆,并因此获得“身份”认可,不用在偷偷摸摸的。

文物不流通,就会失去经济价值,就会被破坏,被走私,风向变成“外国的月亮就是圆”,这和当下的提振文化自信可是背道而驰的。

对古玩市场的过度限制,就会造成人心浮躁根基不稳,悬崖勒马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