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著名险道苍龙岭

图源:视觉中国

龙,是十二生肖之一,是中国人崇拜的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在现实生活中唯一没有的动物,是一种在传说与幻想中不断被神化的形象。

综合分析,龙是水陆两栖类的复合动物形象。龙的头似鳄,角似鹿,耳似牛,鼻似象,眼似虎,身似蛇,鳞似鲤,鬣似马,足似鼍,爪似鹰,尾似海马或鱼。其形象丰富,威武雄壮,带有神秘色彩。

我国幅员广阔,山河奇丽,自然风光中不乏形似神龙的奇景;加之华夏子孙爱龙、崇龙,数千年来受龙文化的影响,对神州大地的许多山川都以龙的形象来命名,因此有了许多“龙形”名胜。



▲冰雪为墨,陕西汉中龙头山雪霁初晴

图源:视觉中国


地灵化奇峦 山岭似龙首

龙首山位于西安北部,西起渭河南岸,迤逦东行,至浐河西岸向南延伸,与杜陵原合为一体。其西部突兀而起,势如龙首,故名龙首山。

许多古籍记载了龙首山。《山海经》曰:“华山之西,龙首之山也。”《水经注》亦云:“萧何因龙首山营未央宫。”龙首山又称龙头原。此原地势极佳,自秦汉以来多次被选为宫殿基址。《名山记》云:“山西北高处为秦长乐、汉未央。”

祖国山川秀丽,群山逶迤巍峨,以龙头龙首命名的名胜多不胜数。辽宁省铁岭市也有一座“龙头山”。山从东南蜿蜒而来,绵延5千米,势如长龙,至柴河曲折处,嶙峋突起,如龙昂首,故名。“龙首寻秋”是铁岭八景之一。明人陈循有《龙首寻秋》诗:

霜林变丹红,秋高天气迥。

幽人植杖来,踏遍碧峰顶。

苏州太湖的半岛,因山下有石似龙头,而得名“龙头山”。

太湖有龙头山,黄山有“龙头石”。在黄山桃花峰下桃花溪畔,也有一形似龙头的巨石,而得名“龙头石”。石上有董必武手书“龙头”题刻。

中国人对龙的崇敬,同样体现在对人才的夸赞和称呼中。“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宋·王禹偁)科举考试,称状元为“龙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称为“卧龙”。《三国志》说,华歆、邴原、管宁为“龙凤之才”,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重庆酉阳龙头山 图源:视觉中国


首尾相呼应 神威龙尾关

成语“首尾呼应”,是说开头的部分与结尾的部分互相接应。中国有威武雄峻的“龙头山”,也有不少“龙尾”之地。

“龙尾划破千山翠,凤翥飘摇万里风。”龙尾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高贵、吉祥、神秘、力量、完满的结果等。所以,中国人特别钟爱用“龙尾”来冠名胜地。

云南下关便有一龙尾关,是南诏政权对南御敌的天堑,至今已有1260余年。龙尾关建有龙尾楼,土木砖石筑就,楼上书“龙尾关”三个大字,楼檐悬挂“龙关锁钥”横匾,底部设通道供人通行。

龙尾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唐天宝十年(751),此处爆发了“天宝之战”。诗人白居易以《蛮子歌》一诗记录了此役之惨烈:“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战全军殁。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

龙尾关不仅是御敌关隘,也是交通要道。出关过黑龙桥分三路,向南为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路,既是进西藏的茶马古道,也是商贾云集分散物资的重要枢纽。

此外,还有诸多以“龙尾”冠名的名胜,如“龙尾坡”、“龙尾冈”等。

龙尾坡(又作龙尾堡),在陕西岐山东。古代曾在此置驿站与城堡。龙尾冈位于今河北省临城市西北。唐大顺二年(891)李克用败王熔军于龙尾冈。

“螭头阶下立,龙尾道前行。”(唐代白居易)“龙尾道”指的是皇帝升殿的斜坡道。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螭头,龙头,即皇帝。皇帝走过的路,当然称之为“龙尾道”。大臣们上朝,也要走龙尾道。星星跟着月亮走,鱼儿紧随皇龙游,看来大臣们也沾了“龙光”。


▲云南省大理下关龙尾关

图源:视觉中国


神龙双眸明 美名龙目湖

龙目湖,在今江苏丹徒东南。

三国魏刘桢《京口记》:“龙目湖,秦王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赫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因改为丹徒。”《梁典》:“武帝望岘山盘纡似龙,掘其石为龙目二湖。”

古人将“高”而“断”的冈垄,称“龙断”,有地势险峻,雄姿屹立、气象峥嵘之意。北固山有前、中、后三峰,中间有一条狭长的山埂把三峰连接起来,古人称山埂为“龙埂”,即龙脊,是帝王之地。

埂,地势高耸的长条地形,实为山脊,即“龙埂”。龙埂似条巨龙,其前有两湖,似龙目,即“龙目湖”。画龙点睛,于是就形成了一条生龙活虎的巨龙。《南徐州记》:“丹徒岘东南连亘,盘纡屈曲,有象龙形。”

宋代抗金名将宗泽曾在京口居住过四年,常与妻子到龙目湖游览。后来他的夫人不幸病逝,葬在京岘山,他赋诗《葬妻京岘山,结庐龙湖上》: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

现今考证认为,龙目湖由凌家湾湖和陈家湾湖组成,分别为龙的左眼和右眼。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到此处,皆为龙目湖和北固山的雄姿所震撼。那兀立江岸的雄姿、险峻峭拔的山埂,恰似龙脊,如巨龙雄踞江岸。特别是山体(龙脊)前左右两湖,碧波荡漾,清澈似目,炯炯有神。

由于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心理,便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加之文人墨客的妙笔生花,于是就有了民间的许多所谓“龙脉”趣话,产生了“龙目湖”的美丽传说。


▲佛教寺院屋顶上的龙图腾

图源:视觉中国


媲美白鹤梁 三峡龙脊石

龙脊石屹立在云阳张飞庙前的长江中。

龙脊石,长约346米,宽约8至16米,西段(即长江上游)为龙头,稍高,如龙昂头,恰似奋力向上游动的巨龙;东段(即长江下游)为龙尾,中段偏低。冬春枯水季节,龙脊石上部露出水面,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中时隐时现,宛若潜龙,故名“龙脊石”。

关于龙脊石,民间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条龙犯了龙宫的规矩,被罚下人间。但它依旧放荡不羁,玉皇大帝就派大禹用一颗神钉钉住了巨龙,这才风平浪静。从此,这条巨龙化成一道龙脊石,供人们在它身上游玩。

早在唐代以前,云阳便形成了农历正月初七游龙脊石的风俗。每逢这天,当地人便纷纷登上龙脊石,唱戏说书,饮酒赋诗,或用公鸡卜岁月的丰吉。宋人有诗记录“人日”:洞庭老龙时出没,万斛舟航俱辟易。此龙脊背已铁石,肯逐时好作人日。

作为“云阳八景”之一的“龙脊夜涛”,龙脊石像巨龙卧于江中,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浪拍礁石,发出撼人心魂的长吟。清代诗人李应发在夜游龙脊石后,吟诗道:“巨石横江山,夜夜起涛声。”

龙脊石并非只是供人游览,其水文价值与涪陵长江江心的白鹤梁不相上下,文学价值甚至超过白鹤梁。

龙脊石上分布自宋元祐三年(1088)以来的历代石刻170余处,其形状大字如床,小字如粟,篆隶楷草,颜柳欧苏,异彩纷呈,堪称书法艺术宝库和古诗长廊,被誉为“水下碑林”。

更为珍贵的是,龙脊石题刻是世界上著名的实测枯水位记录。有水利专家研究发现,其中记录了川江53个枯水水文年份的宝贵历史资料,对今后的长江防洪救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庆酉阳龙头山日出

图源:视觉中国

2003年,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龙脊石将被淹没在水下。然而,龙脊石如龙有灵一般,三峡水库蓄水前的最后一年,因为降水不多,水位下降,游龙“善解人意”地游出水面约4米,龙脊石刻全部现身,展示在世人面前!文物工作者抓紧拓片,保存下了价值连城的水下水文资料、诗文与书法。

令人十分悦慰的是,龙脊石虽然被淹没,但三峡文物园按照1∶1的比例,原样复制了具有非凡历史价值的龙脊石景观,在位于云阳新县城的三峡文物园里展出。

三峡龙脊石记载着丰富的水文资料,它的历史水文价值与长江中重庆的丰年碑、涪陵的白鹤梁、奉节的记水碑一样,记录了长江历史水文资料,是长江重庆至宜昌段水文科学观测的宝贵记录。龙脊石上的书法堪称艺术上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陕西汉中龙头山,形似龙首

图源:视觉中国


宛若青龙飞 华山苍龙岭

苍龙岭是西岳华山一处著名风景,古称夹岭,是五云峰下的一条刀形山脊。岭西临青柯坪深涧,东临飞鱼岭峡谷,长1500米,径宽仅一米,最窄处不足一米。中间突起,两旁为深谷,坡度极为陡峭。岭呈苍黑色,故名“苍龙岭”。


▲华山苍龙岭和远处的山脉

图源:视觉中国

岭上青石嶙峋,两侧悬崖上苍松摇曳,山谷流云翻滚,如大海巨浪奔腾,令人心惊胆战。苍龙岭仿佛是一条巨龙正向天空腾飞,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历代登临者无不惊叹苍龙岭之险峻,林散之有诗吟苍龙岭:“欷嘘太华高,疑从九天落。婉转苍龙来,悬崖万仞削。侧身蛇鼠行,惊悸足无托。往来云倏忽,变灭满虚壑。”

游人攀登苍龙岭,必须面壁挽索,贴身探足而进,及至尽处,更须转身就崖,攀铁链,登石鏁而上,凡三十级,名上天梯,十分危险,稍不留神,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苍龙岭又被称为“搦岭”。

相传唐代文学家韩愈攀爬苍龙岭,回首下望,恐惧万分,自度生还绝望,于是便写下遗书,投掷岩下。与他同去的人设法用酒把他灌醉,才抬下华山。岭尽处有逸神岩,岩石上刻“韩愈投书处”五字。

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有个叫李柏的人登华山至此,观苍龙岭奇险,感慨万端,知韩愈投书和赵老笑韩趣事,留诗抒怀云:华山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关于“韩愈投书”一事,历史上见仁见智。但从这三人登爬苍龙岭的趣事中可见,苍龙岭险峻是不争的事实。

除前文介绍的龙首山、龙目湖和苍龙岭等地,全国还有许多以“龙”命名的胜地佳境:北京房山的龙骨山,湖南永顺的龙爪关,广西扶绥的龙额县,云南大理的龙口城,四川剑阁的龙须山,福建南平的龙津县等。

华夏大地上这些“龙形胜迹”组合起来,仿佛一条昂然屹立于东方的巨龙。气势恢宏的中国龙滋养着广袤的大地,成为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风景。


▲华山苍龙岭崖壁题刻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邮发代号38-383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周伊萌 王旭辉

美编:程晓新 周伊萌

校对:段海英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4年第11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