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在洪涝、地质灾害面前,避险转移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防灾避险上,如何才能提高成功率,在实操中,打通堵点、消除难点呢?

12月3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四川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若干规定》。


会议现场

转移避险精准度还不高

山洪、地质灾害是四川防汛减灾工作“心腹大患”

受特殊地理条件影响,四川自然灾害尤其是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是全国山洪、地质灾害最重的省份。目前,四川有山洪灾害危险区2.4万余个,其中高风险县31个、极高风险区2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11万个。

在发布会上,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指出,山洪灾害往往来势猛、成灾快、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加之数次强震影响、“暴雨+山洪+泥石流+淤堵+改道+夜间”等多种不利工况叠加,形成链式效应,是四川防汛减灾工作的“心腹大患”。

近10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尽管因山洪灾害死亡失踪人数较多年均值下降了80%,但从总体上看,受现有监测技术条件所限,四川还存在转移避险精准度还不高等问题,导致多起打破常规、超乎想象、超出认知的极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当前,我省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任务艰巨繁重,尽快打通堵点、消除难点,是防御山洪灾害的迫切需要。”

同时,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谢安军指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坚持把避险转移作为关键一招,每年避险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百万人次以上,仅近5年就实现成功避险339起,避免了782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取得显著防灾成效,积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但在基层实践中也存在诸多痛点堵点亟需解决。”

12月4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若干规定》,在四川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个人、相关单位、地方政府等主体的责任义务,规范应对灾害的具体行为,让防灾避险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进一步做好避险转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试点开展泥石流沟实景三维建模

运用AI等多种手段提升精细化预警能力

封面新闻记者获悉,《若干规定》的内容仅有18条,属于小切口立法,其中包括了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的适用范围、应急预案、培训演练、监测预警等内容。

记者注意到,《若干规定》在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系统应用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才能提高监测能力和预警精准度呢?


四川试点开展泥石流沟实景三维建模(自然资源厅供图)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谢安军作出了解答,他说道,今年来,四川实施了省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整合集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历史灾害、历史降雨量等基础数据,打造了地灾防治数字底座。这一“数字底座”可以实现数据快速、高效分发共享。

接下来,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是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将运用AI等多种手段,聚焦解决山洪泥石流沟关键要素动态掌握难、精准监测预警难、精确风险管控难等‘三难’问题,试点开展泥石流沟实景三维建模和成灾风险动态评估工作,创新推动提升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警能力,提高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为防灾避险转移提供更加有力科技支撑。”

四川尚未完全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

新条例助推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会还发布了此次审议通过的审议通过的《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四川省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若干规定》《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对于较受关注的《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筠介绍道,《高标准农田条例》共6章38条,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在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力、健全管护和保护利用规定、加大对有关事项的监管考核和追责等。

省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蒋伟指出,《高标准农田条例》的出台有重要意义。“比如,我省丘陵地区和广大山区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水平与实际建设需求差距大等,需要建立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条例通过法治手段引领保障,对于巩固提升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成效,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