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螺油子”,那条最具老青岛代表性的特色道路,以至于消失许多年后,依旧是这座城市一段抹不掉的记忆。“波螺油子”不仅仅指的是马牙石铺就的路面,更在于它蜿蜒盘旋的路形,还有经年累月间方磨砺而出的独特景观。


“波螺油子”在哪里?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叫“波螺油子”......,估计现在很多人也说不清楚,数年前,本公众号曾与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联袂推出袁宾久先生的一篇图文,非常详尽的解析了“波螺油子”的历史根源,今日再次整理编发,回望这条承载城市历史缩影和见证,寄托青岛人特殊情结的记忆之路。

蜿蜒回转石径斜—探溯胶东路“波螺油子”

2000年从无棣一路及2006年观象山上远眺建造前后胶宁高架路江苏路至莱芜一路段。


【胶东路西端与热河路交口(2000年)】

今胶宁高架路(热河路至莱芜一路)下,有一条建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胶东路”,这条顺山就势而建,东西走向的道路,因弯多坡陡,整条道路的路面皆以花岗岩小方石(俗称马牙石)铺装,其独特的路形和路面又被俗称为“波螺油子”。青岛老城区,三面环海又多山,自城市化之初便依地势产生了与平原地区不同的道路,也正是这些弯曲回旋,上沿下坡的道路而赋予了她独特的城市风貌。而两侧多为红瓦屋面两层小楼和里院的胶东路则将这些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胶东路立体示意图与西端路口(AI制作视频)

《青岛市志》之道路工程篇:

“青岛市区的道路,基本上是在丘陵地上规划建设的,地势高差较大。对于山坡道路的处理,在规划设计上分三种方法:一、山顶道路;二、半山坡道路;三、山沟中道路。每种方法又有一面建筑和两面建筑之分。高度不一,显得错落有致,红瓦、绿树更加突出,增添了青岛的美感。为了防止车辆下行速度过快,在街角或交通频繁之交叉点,设有缓冲地带。

江苏路、上海路、热河路、胶州路这4条路相交于一个高坡上,即成为过往车辆的缓冲地段,使用上比较安全。为防雨水、山洪冲毁路面和便于行车行人,在道路纵坡超过5%以上的斜坡上,路面的处理一是用小方石铺装,二是用长方形剁斧石板铺砌。如曲阜路、黄县路、肥城路等就是用小方石铺装的。黄岛路则用长方形剁斧石板铺砌,既美观,又坚固实用。历经世纪风雨,仍完好如新。”


缘 起

1972年航拍照片中的胶东路路形走势(AI制作视频)


【1911年《青岛地图》局部】


【1916年《青岛规划图》局部】

1891年6月14日,清廷议决胶州湾设防。

1892年8月,四营清军进驻青岛口,开始了一座海防要塞的建设。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军占领了青岛。

1898年3月6日,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为期99年的《胶澳租借条约》,随之青岛开始了城市化的建设。

1911年德租胶澳时期绘制的《青岛地图》显示,今苏州路、无棣二路一线还是一个山涧沟壑,从南端海拔70米的今苏州路、莱芜一路路口向北,穿过现在的无棣二路、大连路、小鲍岛村(今辽宁路儿童公园大门一带)经乐陵路、青海路通往胶州湾。

1914年,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发动了“日德青岛之战”并占领了青岛。

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岛主权。

胶东路一带在德占、日占时期,这处两山之间的谷地及其两侧一直保持着它的本色,直至1923年这一带才开始有了房屋与道路的规划。


【1924年《青岛井户图》局部】


【1928年《青岛市街图》局部】

1924年,在胶澳商埠水道局绘制的《青岛井户图》上,热河路与江苏路北端以东的山坡上已经划出了建房地块,而地块至谷底,今无棣一、二路和苏州路几条道路已具雏形。

1928年《青岛市街图》上,东起莱芜路转角(今莱芜一、二路、伏龙路路口),西至无棣一路路口,一条弯弯曲曲斗折蛇行的胶东路已跃然于图上,而先于胶东路之前的苏州路也有了更为细致的标画。苏州路形似长耳,南起江苏路,北段在与无棣一路和胶东路碰面后向西转身直直的去往了热河路。从此,在曾经的“大鲍岛东山”的山脊之上形成了有苏州路、江苏路、观象二路、胶州路、上海路和热河路六条道路交汇的“六路口”,这一带的新建房屋也在逐渐增多。


【1931年无棣一路1号建筑图(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藏)】


【无棣一路1号建筑东南与西南立面原貌(2000年)】

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藏《1931年无棣一路1号建筑图》显示。年初,胶东路西端与无棣一路路口上,呈五边形地块西南尖角上的楼房已经建成,这栋建筑为便于采光,建筑平面呈宽窄不一的C字状的倒梯形,又因其山坡的地势,建筑的南北两个立面出现了较大的落差,而设于二楼的外廊在与保持房间平行中,其一角和一根斜支撑突出于建筑外立面,这种因地制宜的建造形式使它成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


【1933年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第五篇工务-1-市区联合办事工务事项表】


【1933年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第五篇工务-2-市区联合办事工务事项表】


【1933年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第五篇工务-15-市区联合办事工务事项表】

1933年,随着这一带房屋建筑的大量兴建,苏州路和胶东路等道路也进行了正式的修扩建。《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民国二十二年份)》第五篇工务,附市区联合办事工务事项表第一区工程与第二区工程——道路分别记有:

“三、改修苏州路西段为车道。一、展宽胶东路路基,并改修路面”。

新修小方石路长度面积费用表又记:

“苏州路西段,长度:一二0(公尺),面积:五四五(平方公尺),费款:二四九0(元)。胶东路,长度:三二0(公尺),面积:二三四0(平方公尺),费款:五六三0(元)。”

经此番整修后,当时还属于苏州路西段的无棣一路至热河路段长120米的道路与东边320米长的胶东路两段大坡度的路面铺装上了全新的可供车辆通行的“小方石路”。而中段平缓的无棣一、二路之间段则以长方形剁斧石板铺砌。从两段道路的长度与面积推算,苏州路西段宽约5米,胶东路宽约7米。直到30年代初中期,这条小方石路仍分属两条路,直至30年代中后期的地图和建筑档案上苏州路西段才变为胶东路的一部分。


【1935年10月《青岛市区图》局部】


【30年代建筑图上的直通式阶梯和S形的胶东路西端(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藏建筑图)】

1935年,在青岛市工务局编印民国二十三年份(1934年份)《工务纪要》附带的民国二十四年十月(1935年10月)青岛市区图上的胶东路与热河路结合部,出现了犹如龙首般的“S”形,而在此之前的地图和建筑资料中,这里与两侧的山道一样,同为仅可行人通行的长石阶路。当这个“龙首”与胶东路连为一体后,一条总长560余米,东端海拔50米,中部最底点20米,西端35米,具有10余道弯的胶东路方犹如一条游龙般横跨于两山之间。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道路周边又陆续出现了日式建筑。

初 遇

胶东路西段(AI制作视频)

1960年,姥爷从某军工厂退休后转去了位于合江路13号,“大连山”宿舍里的家属服务站主持工作。十年后,因身体的原因又再次“退休”。1970年前,不到10岁的我已经跟着他老人家多次去过大连山那个服务站。那时,从青岛火车站西边观城路的家里去往大连山,可以从西镇或火车站乘坐2路或5路电车到热河路市立医院车站,再步行至莱芜一二路、合江路,而走过的这一段就是胶东路。去电车站坐电车还可以顺路在“玉泉春”饭店买几个油炸糕,但在当年,这些似乎还稍显奢侈,较多还是全程步行,步行虽然累但可以爬上天桥和路过中山路。虽然走在天桥上,透过黑乎乎的木板之间的缝隙看着下面闪着银光的铁轨有些心惊胆战,趴在桥栏上看火车时还会被驰过火车冒出的烟灰眯眼,但有大人在身边,好奇心最终还是会战胜恐惧的,况且走出天津路,中山路上二毛五一个的小纸杯桶装冰激凌还在前方诱惑着你。


【胶东路西端热河路入口(2001年6月)】


【胶东路西段(2000年5月)】

不知谁人,也不知在何时,给胶东路起了“波螺油子”这个俗号,口口相传中有叫“波罗油子”的、有叫“波螺肉子”的,还有叫“波螺纽子”的,从未见官方公布过的BO LUO YOU ZI,到底是哪四个字没人能说的清。而且久而久之,青岛其他地段铺有这种小方石的道路也一律被叫成了某某波螺油子路。

当时,在跟着姥爷从中山路一路上坡走到胶州路顶端时已经疲惫不堪,好在波螺油子西端是下坡路,而且那段大落差、360度大回转的S形被石头路面和石头墙包裹着的路段也着实好玩。当走过波螺油子底部那一小段大石板平路之后,眼前又是看不见终点的上坡路,被姥爷牵着手走在经无数双鞋底打磨的即光又滑的小方石上,除了累还是累,这便是与波螺油子的初相遇。

胶东路西段(AI制作视频)

80年代末,因老婆姨妈家住苏州路,每逢年节,波螺油子自然又是必经之路,而当再次走在这条路上时更多的则是乐趣,而此刻再看那些石头和路边的各色小楼时,它也不仅仅是一条走亲戚的胶东路,它已经变成了一处独具特色和承载着青岛历史的波螺油子了。

看到这篇图文的时候,估计很多人的记忆里都会浮现出当年的一段段情景。“波螺油子”,那条最具老青岛代表性的特色道路,消失二十多年后,依旧是这座城市人们一段抹不掉的记忆。从热河路沿阶而下,踩着无数脚印打磨光滑的石板路,那些推销光盘、软件的,那些熟悉的小店铺、旧书摊,仿佛迎面而来......

留 影


【2000年秋拆迁前的波螺油子(2000年5月)】

胶东路东段(AI制作视频)


【胶东路苏州路路口(2000年5月)】


【胶东路13号(2000年5月)】


【胶东路无棣三路路口(2000年5月)】

胶东路东端路口(AI制作视频)


【胶东路东段(2000年11月)】


【胶东路3号(2000年5月)】


【胶东路莱芜一路路口(2000年11月)】

2000年深秋,波螺油子西端S形大回转上的胶东路17号甲“泽赛美术文化用品总汇”门外一纸“本店因=自十月20日拆迁所有——11月底,商品进价售出,月刊书除外,九折优惠”的启示预告了一场巨大变迁的来临——青岛市区内第一条西起聊城路东至上清路,全长3.2公里的胶宁高架快速路一期工程将从这里经过。

面对即将消失的波螺油子,唯一可做的是用照相机把它的三维相貌变成二维的影像存留了。从此刻开始至2002年冬天高架路建成通车,二百多个波螺油子拆建的瞬间,被定格在了24×36毫米的黑白和彩色胶片上,当再想与它重逢时也不必去上坡下沿了!

拆与画(AI制作视频)


【胶东路西端(2001年11月)】


【胶东路西端(2001年11月)】


【胶东路西端(2001年11月)】


【胶东路东段(2001年11月)】


【胶东路东段(2001年11月)】


【电子相册(2001年12月)】

2001年6月,胶东路一带好似重回山坡谷地本色,原本在路上平卧着的小方石,此时像叠罗汉一般堆成了小山,噢,原来这是为日后恢复原貌而进行的储备。此刻,再翻看半年前的照片已变成了回忆。为留存记忆制作一个音视频相册留念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在系统性的编辑中需要一个波螺油子的路形示意图,而实地参照已经是不可能了。

老仉,从小住“大连山”、日见“波螺油子”的老友来了,对照着照片和凭借着记忆,最终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被我俩描绘在了纸上。年底,一部以“讲述一条老路”为题,不必翻影集就可以看照片的电子版纪念相册作为记忆的补充被保存了下来。

重建与通车(AI制作视频)


【重建中的波螺油子路(2002年)】


【建成后的高架路与修复后的胶东路东端(2002年)】


【2002年12月1日】


【圣保罗教堂俯瞰高架路(2002年12月1日)】


【2002年12月1日】

2002年12月1日,报上说竣工后的高架路这一天通车,这一难逢的见证历史的时刻不能错过。清早,六路口上扶老携幼的市民、肩抗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和交警都在淡淡晨雾中等待着什么,人群中走出一位手握照相机的熟悉身影。

老于,一位同样怀揣浓重老城情节的青岛某报社记者、摄影家也闻讯赶来了,于是,圣保罗教堂那高耸的钟楼成为了我俩的取景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第一次从离波螺油子最近的一个制高点上俯瞰了新建的高架路。

老赵,2003年6月在广西路一座建于1902年的德式老房子里开了一个古董店,屋里屋外的怀旧气息成为了老友和游人的驻足之地。某一日,与老赵和他朋友的孩子、在北京某杂志社工作,回青休假的小王分享电子相册,感慨着波螺油子的变迁。小王回京后,时隔不久,一篇图文并茂的“谁动了我的青岛‘波螺油子’的变迁”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了。

小王:“今年回来,经过热河路,发现昔日为老青岛所熟知的‘波螺油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贯穿城市东西的‘快速路’。不禁回想起‘波螺油子’的点点滴滴……一丝怅然涌上心头。我很幸运遇上一位与我同样热爱青岛的摄影师,更幸运的是这位叫袁宾久的青岛摄影师用自己的镜头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

相信每个走过‘波螺油子’的人除了为它的曲折咏叹之外,更因为她至少八十多岁的高龄感慨不已,而这不得不归功于它坚实的路面。没拆前的路面是由一块块15厘米见方的花岗岩砌成,石块的根部深埋于地下,十分坚固。另外,方形花岗岩比方砖短一点,可以经受重压,这也是这条路经历百年还完好保存下来的原因。据说,石块上面原有一些雕刻的花纹,年代久了,走的人多了,就只隐约见到一些班驳的纹路,由人畅想了……

它们典雅的折坡形式,丰富的曲线变化,严谨中展露着情趣……

也许这里缺少了少许绿意,但错落有致、形式多变的红瓦屋顶也不失一份特有的别致,使步行于其中的你,每一步都走的那么赏心悦目。

雨后的‘波螺油子’尤为多姿多彩,清清的雨水划过后面汇成小溪,顺坡而下,为孩子们带来了戏水的快乐,而经雨水冲洗过的路面微微泛光,较光滑,让平日步履匆匆的人们,放慢了速度,多些心絮品味两边陈旧但不失俊美的建筑图画。

上下‘波螺油子’所赋予你的心态也是完全不同的。上行时,你不知前方会怎样,随着坡势盘旋而上,只见高墙房屋,到达热河路后,眼前立刻被一片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所覆盖,一前一后,晃若隔世。下行时,不知是是顺坡而下的俯冲力,还是渐渐淹没于深厚的喧嚣,增添了人们快些归家的心情。

“波螺油子西两端的老建筑得到了保留,尤其是东端基本保留了原貌,但那条“老青岛味儿”的特色街却消失了,消失的让所有熟知它的人们怅然不已,但又是那般无可奈何。

老王,某企业报社编辑部主任,也是在看过我的波螺油子照片之后,平日里少言寡语的他深有感触地说了句:等我写几个字你看看。不几日,这位老青岛把一页稿纸摆在了我的面前。

“一条印在青岛人心坎上的老路消失了;

消失得那么快;

连同那些老房子;

一些在此处居住了多年的青岛人甚至没有;

来得及照张像留个念;

岁月,

让他们忽的一下子

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

清晨,

当他们打开窗户;

也许会不由地一怔;

那马牙石铺成的上下起伏.

弯弯曲曲的老路哪去了?

那格致不一,

依势而建的老房子怎么不见了?

甚至还有他们呼吸已久的气息飘到哪儿了?

胶东路——波螺油子!

在他们的记忆里镶刻得太深!

他们留在那里的东西太多太多!”


【胶东路西端复原示意图(2014年)】

“波螺油子”,这条最具青岛代表性的特色道路,承载了太多沉重的历史痕迹,见证了城市百年历史的风雨沧桑。

2024年,保留下来的胶东路东端一部分和新建的西端一段马牙石路(航拍与AI制作视频)

“波螺油子”可以说是岛城人民专属的家乡情怀,特殊的时代印迹,凝结了浓浓的乡愁,抹不掉的记忆,这座城市也一直没有忘记它。

2022年,青岛市重新启动了“波螺油子”修复计划,基于历史文化挖掘,恢复城市肌理和生活肌理,重现那段记忆中的城市符号。

2024年,一段崭新的马牙石路,在老“波螺油子”的旁边出现,历史风貌恢复的同时,连接起新与旧,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不同画面。这处复刻的历史风貌与保留下来的老胶东路东段一起,再度勾起了许多老青岛人对老“波螺油子”的回望,也让老城区再添新的活力。

这段重建的马牙石路位于原胶东路西端出口北部,连通了热河路与无棣一路。小路沿坡而下,其蜿蜒盘旋的形态,再度呈现出了老“波螺油子”的特色。虽然仅是重建了一段,但能在“波螺油子”旧址上还原部分历史原貌,对于青岛人来说,也是一种美好记忆的延续。


袁宾久,青岛人,长期致力于青岛早期历史与建筑艺术探究。2008年,依据老照片和历史记载经多次实地探查发现了消失多年的“德国占领青岛纪念碑”遗迹。2014年,又在参考查阅史料的基础上,梳理出青岛栈桥的前身——青岛铁码头的基本历史脉络,并为栈桥的修复开放编配了展陈图文。曾编著出版《欧陆风—2008年历》、《青岛德式建筑》、《走过中山路》、《青岛老建筑之旅》等书籍。举办过“青岛历史建筑摄影展”和“青岛旧影绘画展”等展览。

鸣谢: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涧中细流先生、谷青先生的大力支持!

图文作者:青岛文史学者袁宾久先生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