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从后世的结果论来看,马谡丢失街亭一战,把蜀汉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战争彻底葬送。
之后,蜀汉一只脚迈入了深渊,在慢性中毒里走向灭亡。
镇守街亭这个任务究竟难度如何呢?
不难也不易。
不难的地方在于:
诸葛亮已经给你部署好了,只要按部就班在街亭据城而守即可。
把缩头乌龟当好,撑住一段时间,就算完成任务了。
不易的地方在于:
敌军的人数不好判断,如果据城守卫,能守多久?
马谡的想法,大概是以居高临下的气势,大破敌军,取得更多战功,所以他选择上山。
只不过,最让人疑惑的是,水源被断、不战自乱这种东西,不是行军打仗最基础的吗?
除非是他对于自己、对于本部军队过于自信了。
历史已经发生了,无法更改。
如果不派马谡去守街亭,谁去是最合适的呢?
不是赵云、魏延或者吴懿。
赵云和魏延等人为何不行?
赵云
赵云无论能力还是性格,执行这次镇守街亭任务几乎是完美无瑕。
遗憾的是,当时赵云有同样重要的任务在身:
他和邓芝在箕谷与曹真对峙,作为疑兵。
箕谷之战最终也是失利了,好在赵云保住了大部队有声作战力量。
魏延
魏延的性格,容易发生不可控的结果。
诸葛亮要的是稳妥的防御作战。
马谡是与诸葛亮非常谈得来的兵法之友,而魏延在此之前就提过子午谷奇谋。
那么大胆冒险的战术,被诸葛亮直接否决了。
因此,在诸葛亮看来,魏延是比较激进的人,适合攻城拔寨。
如果让他去镇守街亭,万一他耐不住性子,直接中了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吴懿
这位皇亲国戚,能身居高位,与他的身份不无关系。
但是,他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能否胜任,其实是个未知数。
在北伐战争之前,吴懿其实并无什么亮眼的表现或者战绩。
目不识丁的守将
还记得马谡的副将吗?
没错,就是那位一直规劝马谡不应舍水上山,却不被接受,后来马谡大军惨败,他却能敛众固守、安然撤退的副将——王平。
史料中记载,王平确实是目不识丁,但他却听懂别人读史书、兵书,并知晓其中大概的意思。
最令人惊叹的是,他还能口述让人代写出很有深意的书籍。
街亭一战之后,王平不仅成为无当飞军统帅,还逐步成长为蜀汉北伐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很可惜的是,在街亭战役之前,王平没有什么表现机会,竟沉寂了整整九年。
王平属于是内秀型人才,低调、务实、勤恳。
是金子总会发光
诸葛亮当时的操作:违众拔谡。
这种操作有点类似于当年刘备破格提拔魏延做汉中太守。
只不过刘备识人用人确实更胜一筹。
诸葛亮可以“违众拔谡”,自然也可以“违众拔平”。
奈何与诸葛亮促膝长谈、通宵达旦的是马谡,而非王平。
王平由于自己的文盲标签,内心比较自卑,不苟言笑,自然也没有更多机会与诸葛亮有交流。
他这块金子,终究是发光得太迟了些。
庆幸的是,最后还是发光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你认为谁去镇守街亭最合适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