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做为发达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经济实力却一直十分强劲。

并且做为我国的邻居,其历史渊源也非常深厚,按理来讲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十分亲厚。



然而让人想不通的是,在如今的国际局势中;

新加坡不仅不与我国亲近,反而对待我国的态度还十分冷漠。

要知道新加坡国内近七成的人口都是华人,是与我们留着同样血脉的同胞。

但他们非但不亲近中国,反而更愿意与欧美国家靠拢,时常会跟咱们唱“反调”。

那么他们究竟为何对华十分冷漠?未来新加坡与我国之间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新加坡华人移民史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有724平方千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弹丸小国”。

并且新加坡不仅国土面积狭小,本土的物质资源也十分匮乏;

甚至就连淡水资源都需要从周边国家进口,才能够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

因此这样一个狭小且物资匮乏的国家,在历史上一直都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



哪怕是到了今天,他们在国际上的处境也并不乐观。

而新加坡为了生存,也确实付出了许多努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正在经历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那个时候国内战火纷飞,百姓民不聊生,所以两广地区和福建的闽南人为了逃命;

只能下南洋躲到新加坡等地谋生,他们也成为新加坡的第一代移民华裔。



但当时新加坡的处境也并不乐观,这里到处都是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本土百姓根本没有半点话语权。

因此这里的华裔想要生存,就只能从事最低端的工作,比如说在码头扛包、当车夫等。

第一代移民华裔因为都是穷苦出身的人,所以格外能吃苦,他们也很快凭借自己的双手,在新加坡中占据了一方势力。

然而随着二战的到来,这一情况再次发生转变。



二战时期日本不仅大肆侵略了中国,就连东南亚许多小国也不放过,其中新加坡就是受害者之一。

当时有将近二万多名的新加坡华裔被残忍屠杀。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新加坡才算是从战争中解放出来。

而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新加坡经历了被英国殖民、被马来西亚踢出联盟等一系列的打击。

与此同时,新加坡华裔也逐渐壮大,其国内政客、名流大多数都是华裔的面庞。



到李光耀担任总统后,华裔彻底成为新加坡的主流。

但这一形式对于新加坡来讲却并不是好事,因为当时中国的处境并不乐观,与美国的关系也十分紧张。

所以作为由大多数华人构成的国家,如何站队就成为新加坡至关重要的选择了。



小国的生存之道

1965年8月9日,这一天对于新加坡来讲,绝对是历史性的时刻。

因为这天李光耀满脸泪水的宣布,新加坡正式独立,成为一个有主权的国家。

看到这里,相信许多朋友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独立明明是件好事,为何李光耀要留着眼泪宣布呢?



其实在当时那个局势来讲,新加坡独立并不能算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件坏事。

原本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同属一家,但因为新加坡的华裔势力过于强劲,导致马来西亚对此十分不满。

当时马来人和华人之间不仅存在文化上的差异,经济、政治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矛盾。



在经历过漫长的殖民统治后,马来人在政治上十分渴望独立,并且他们还希望建造一个属于“马来人的马来西亚”。

因此随着华裔势力的崛起,马来西亚政客担心最终华裔会取代他们的位置,所以才会把华裔势力最多的新加坡踢出联盟。

当时的新加坡不仅物资匮乏,国内的经济也十分落后,整个国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所以他们宣布独立,就意味着背后再也没有任何靠山,只能依靠自己的实力发展建设国家。

并且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还十分优厚,占据着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因此当时的新加坡,就像是一个抱着宝藏的幼童,引得许多国家觊觎。



在这个危机的时刻,做为国家领导人的李光耀,必须带领整个国家谋求一条生路。

而当时摆在新加坡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亲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二、投靠中国。

李光耀的身上虽然留着中国的血脉,但他却从小生活在西方,接受的也是西方教育。

在那个时代,中西方孰强孰弱一目了然,这道题对于新加坡来说甚至不能算是一道选择题。



在这种情况下,他会选择亲近西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很快新加坡就在李光耀的带领下,投靠了英联邦势力。

为了表示忠诚,李光耀在亲近西方后,还迅速关闭了国内多所华语学校;

废除华语地位,全面倡导国内学习英语。

并且李光耀还效仿西方的社会模式,把国内打造成一个“小欧洲”。



在加入到西方资本势力后,新加坡出于形势所迫,在政治上一直回避中国;

这也导致它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1976年李光耀首次访华,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他全程说英语交流,就连签字都写英文。

因此在李光耀的带领下,新加坡从上到下自然也潜移默化的淡化了对中国的亲切之情;

转而更加亲近西方,华裔群体也并不例外。



但这并不能证明,李光耀和新加坡华裔是数典忘祖,只能说小国有小国的不容易。

当时中国的综合实力并不强劲,在国际上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如果李光耀选择站队中国,那么新加坡也将会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

所以他亲近西方的举动,从根源上来讲还是为了生存。



亚洲四小龙

事实上李光耀的选择并没有错,他在亲近西方势力后,国内的经济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他先是推行“议会选举制度”把国内政权稳稳握在自己手里,然后又出台了多项免税政策,以此来吸引外资。

李光耀在发展经济的时候,目标非常准确。



他并没有把希望寄托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而是把目光放在发达国家的身上。

毕竟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要更加成熟,可以给他来到更多的利润和好处。

因此在免税政策的加持下,新加坡外资工厂的数量越来越多。

不仅本地人的工作问题得到解决,这也为后续新加坡经济起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60年代开始,为了更加合理的发展经济,新加坡每隔十年就会进行一次产业结构升级。

而每一次升级,都是在增长国内的GDP。

所以在90年代的时候,新加坡国内的产业结构已经升级到科技密集型产业。

不仅如此,新加坡还利用马六甲海峡成为全球最出名的石油加工国。



在这些产业的加持下,纵然新加坡本土物资匮乏,但它还是成功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90年代后我国的经济也开始逐渐起飞;

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新加坡对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2023年时任新加坡总统李显龙回大陆祭祖,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流利的普通话;

亲切的与当地百姓交谈,看起来和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没有任何分别。



他的这一亲切举动,不仅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好感,同时也是一种开始亲近中国的政治信号。

而李显龙之所以会转变政治策略,一切都要从2014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开始说起。

要知道“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新加坡来讲,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因此他们不仅立刻响应了号召,还很快就与我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



而新加坡为了表达亲近之意,还在国内大肆宣扬中华文化重拾汉语,修建孔庙。

并且新加坡对欧美国家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禁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中国表达示好之意,对欧美国家的态度也在像以前一样恭敬。



如今的新加坡政府已经准备抛弃美国,转而投向中国政府的怀抱。

两岸一家亲的现象,也在新加坡也越来越常见。

未来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或许也会更加融洽。



结语

新加坡做为一个小国,想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就只能在各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如今它投向我国的怀抱,初衷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新加坡华裔对我国的态度,最初也是为了国际形势而不得不改变。

相信未来随着两国之间的友好发展,新加坡华裔对于中国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

那么屏幕前的朋友们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