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结束,而人口出生率一如既往地亮起了红灯。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的新生儿数量是433万,如果与下半年的数据一样,大概是866万左右,少于2023年的902万人。
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如果当初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我国是不是不会陷入如今的困境呢?又该如何解决人口难题?
1957年的7月5日,时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称“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呼吁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长,并将我国人口问题牵扯上国家的未来存亡。
基于当时我国国情来看,他的这番论述确实没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而国家政策为了补充社会劳动力促进多生多育,又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传宗接代”的思想,所以人口数量得到迅速增长。
不少地区都出现了“重男轻女”的现象,如果生出女儿,会继续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
可是,这些情况不加节制地发展,导致出现人口剧增的现象。而当时的新中国虽然能解决温饱,但缺乏全民教育的经济基础,家庭没钱供孩子读书,而国家发展又缺乏优质劳动力。
在这个情况下,马寅初认为“相较于中国的国力而言,人口数量过度,会导致工业和农业发展上出现问题,必须控制人口数量”。
他的言论,在当时算是“大逆不道”,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学界教授还专门发文“批判”。
也不怪民众对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反应过大,因为他一遍嚷嚷着要“少生”,另一边自己有两个妻妾,还生下7个孩子。
然而,当人们了解到马寅初的真实想法时后,都不由得感慨其的先见之明。
其实,他的妻妾多和子女多,也情有可原。
因为马寅初的父亲经商,在清末民初时期算是难得的富贵之家,而他的两段婚姻都在清末民初的旧社会时,第一个妻子是包办婚姻,第二个妻子在1917年与他结婚。
也或许是感同身受,马寅初才提出了“节制生育”的理念。而他的想法,也获得了毛主席的理解。
主席明白,彼时的新中国正需要发挥全体人民的力量,所以需要一定增多的数量,同时,我国彼时一穷二白的经济状态,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供养大量的新增人口。
再加上,毛主席一向以人民利益为先,也尊重人们的生育意愿。
因此,主席认为马寅初的“节制生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才能完成的计划,还提出了“十年计划”:三年试点,三年推广,四年完成全国普及。
不过,由于国内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无论是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还是毛主席的节制生育“十年计划”,都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1973年,马寅初在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晚、稀、少”的主张。可直到他去世后的4个月,也就是1982年9月,计划生育才被定为我国“基本国策”,并开始实行。
那时,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少生、优生”。而当时的人们,是国家不想让人生孩子,但民众们却想生孩子,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采取罚款等方式,阻止二胎。
但现在却反了过来,国家想让人生,但没人愿意生,更重要的是,出生率逐渐跌破历史新低。
这就不得不让人疑惑,若当初马寅初没有提出“人口论”,国家也没有进行“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是不是没有如今的困境呢?
答案是情况会比现在更糟糕。
要明白,上世纪80年代推行“少生”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因为出现了人口多但社会压力大的问题,若不遏制人口数量的增加,预计中国人口数量会突破29亿,会加剧问题。
比如,造成土地、粮食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增加社会基础建设的负担,无法实现全民教育以至于经济和科技发展受阻,还有可能会造成生态资源的破坏……
总之,若没有当初的计划生育,带来的麻烦会更大、更多。
而且,当下我国人口出生率走低,不单单是因为当初“一胎政策”导致适婚适育的青年人数少,最主要是青年人的婚育思想与之前相反。
一是经济压力。
中国的普通人面临着就业压力、购房压力和教育压力,甚至不少岗位出现了中年失业等现象,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失去收入来源如晴天霹雳。
二是一部分人抱着“不结婚不生孩子”的思想,不在婚姻上寻求幸福感,而是通过自己的发展和努力,获得个人生活的圆满和幸福。
要想改善这个状况,不仅要提出“二胎”政策等口号式的鼓励,关键还要改善经济问题。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