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列火车上,音乐家王莘突然大哭不已,乘客都以为他“神经病”,但王莘毫不在意。没想到正是因为他的“不正常行为”,让一首传世佳曲诞生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外地出差的音乐家王莘急急忙忙地赶着火车,在路上,为国庆节排练的一队少先队员正彩排。

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沐浴在阳光下,祖国的希望就在这里,而不远处,五星红旗正随着风飘荡在湛蓝的天空中。

正是秋高气爽时,这一幕全部被王莘看在眼里。

突然一段充满力量的旋律从他的脑海中流淌了出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苦苦思索多日的歌曲竟然就这样在他的脑中逐渐成型,创作的激情源源不断,让王莘欣喜地加快了脚步。

一上火车,他急忙拿出来纸和笔,将自己想到的歌词和曲调,全部记在纸上。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他抬头看到窗外的景色,灵感几乎是以迸发的方式出现在他的脑海中,这就是他想要的那首歌!



王莘达到了忘我的沉醉境界,一口气直到把这首歌完整地写出来才停了笔。

他将这首曲子在脑子中默默过了许多遍,两行热泪流了下来,这不仅是充满喜悦的泪水,还是感动的泪水。

而这首歌正是后来被我国用在多个重要场合的《歌唱祖国》,这首歌从构思到成型,王莘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里,他创作了不少作品,可都不是他想要的感觉,这首作为歌颂祖国献礼的歌曲既要恢弘大气,又要体现出中华民族克服艰难的不易,得唱出来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信。

为了满足心中想要的感觉,他一直在等一个特殊的时机。

王莘随身带着一支笔,这支笔有着非同一般的含义,这是老师冼星海送给他的法国自动铅笔。

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的时候,王莘的努力和才气都让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十分欣赏。

毕业那年,冼星海将写出过《黄河大合唱》的铅笔拿出来,送给了这个充满才气的学生,激励他以后要用这支笔写下同样优秀的音乐作品。

受到对方的鼓舞的王莘的心中满是感激和被认可的喜悦,最终他没有辜负期待,用一首《歌唱祖国》让全国的观众都认识了王莘这个音乐才子。

那年的王莘年仅三十二岁,就得到了毛主席的特别接见,毛主席听过这首曲子之后,直夸他的作品优秀,连说了三个“好”,将自己的《毛泽东选集》送给了王莘。

其实作品刚写好的时候,因为版面问题,王莘的投稿并没有得到报纸的刊登录用,而是被退了回来。

但是他已经有了更加丰富的修改想法,于是便没有气馁,将这首歌印出来送给朋友们指正修改,还组织了音工团们演奏这首歌曲。

公演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组织听到了《歌唱祖国》的优美旋律,被它彰显的气势和传递的情感所打动,最终竟然在民间流传了起来。

后来,这首歌风靡全国,还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他也对词曲作者十分欣赏,这才有了之后的故事。

优秀的作品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如今已经过去了数十年的时间,可每当这首歌曲的旋律响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心中就会涌出无限感动,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资料来源:光明网——2019-08-05【歌曲《歌唱祖国》诞生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