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禾禾妈~
在很多人看来,人的智商都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尤其是家有中小学生的父母,更是对此感触颇深。
不然的话,怎么解释那些学霸轻轻松松就能考个很好的成绩,而自己的孩子挑灯夜战、付出多倍努力,成绩依然徘徊在中下游?
说实话,学生时代的时候,我也曾认为人的智商是天生的,有些人天生智商高,在脑力活上更占优势,而有些人就算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超越他们。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自从生了女儿后,我开始大量翻阅有关育儿、早教、脑科学、神经科学等方面的书籍,结果发现,我坚信了多年的“智商天注定”观点竟然是错的。
01 5岁前的教育和环境决定孩子的智商
5岁前的教育和环境为什么会决定一个孩子的智商?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很多权威人士都有研究论证。
比如,来自哈佛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家莉丝·埃利奥特,就曾写过一本书——《0-5岁:大脑发育的黄金五年》。
厚厚的一本书,主旨就一个,那就是告诉各位0-5岁孩子的父母,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关键阶段只有0-5岁这5年,错过了,就再也无法追回了。
再比如,日本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也曾写过一本书《孩子5岁前该做的事:如何培养真正聪明的大脑》,来说明5岁前的教育和环境对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性。
还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教授,也曾提出“5岁前的教育和环境决定孩子的人生”这一观点。
0-5岁孩子的大脑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这个阶段的经历能对孩子的智商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们人类大脑发育的独特性。
脑科学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后,其大脑中就有 1000 亿个彼此孤立的神经元,通常情况下,这些大脑神经元会在孩子 3 岁之前,以每秒 100 万次以上的速度疯狂建立连接并形成神经网络,这个过程会伴随着神经回路的增加和脑内“垃圾”成分的减少,大概到5岁左右,神经网络就可以形成将近80%。
而人最终的智商高低?就取决于这段时间神经元的连接和突触增加的质量与数量。
02 孩子5岁前,父母做好这2点,孩子更聪明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在想:“我明白这段时期很重要,可究竟该怎么做呢?”
以下是脑科学家公认的比较有用的2点建议,分享给各位家长:
第一,通过“五感”不断刺激大脑
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中,人是靠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来感受和接收外界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并付诸行动。
比如,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会用视觉来判断孩子的脸色和表情,用听觉来判断孩子的哭声是强烈还是微弱,用触觉来判断孩子有没有发烧……同时依据这些判断,确定照顾孩子的正确方案。
也就是说,五感能否接除到正确的信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
与我们一样,刚出生的小婴儿也是依靠“五感”来感受和接收外界信息的,不过与我们不同,小婴儿刚出生时“五感”并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视觉、触觉。
刚出生的婴儿视力较弱,只能看到眼前20-30厘米内的物体,且视觉调节能力较差,不能长时间注视一个物体;再比如触觉,大多数婴儿都要在4-5个月左右才有意识的通过触觉探索外在世界……
而我们若想让这些感官得到充分的发育,就必须给予其充足的刺激,比如,若想锻炼孩子的视觉,就可以在婴儿车的遮阳篷上贴几张颜色鲜艳的动物贴纸,像黄色的小鸡、粉色的小猪,宝宝躺在车里的时候,眼睛就会被这些鲜亮的颜色和可爱的模样吸引,忍不住盯着看。
若想锻炼孩子的触觉,就要多给宝宝准备一些不同质地的小物件,像柔软的棉布手帕、毛茸茸的小玩偶、光滑的塑料积木,让宝宝在抓握、抚摸的过程中感受差异,慢慢熟悉这个世界各种奇妙的触感。
通过巧妙利用这些日常又易操作的方法,给予孩子丰富多元的五感刺激,全方位激活孩子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为孩子的智力成长和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第二,让孩子变得更“灵巧”
俗话说“心灵手巧”,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一个孩子是否聪明,看他的'手'就能看出来,不必等到长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加拿大神经外科专家怀尔德·彭菲尔德,曾对接受脑部手术的患者暴露的大脑施加低压水平电流刺激,并记录他们的反应,从而绘制出“彭菲尔德大脑运动皮层拓扑地形图”,又称“彭菲尔德地图”。
通过这张地图,我们可以看出,双手对应大脑皮层控制的区域相当大,手指占据大脑运动区域的三分之一,手掌则占感觉区域的四分之一。
这也就意味着手与大脑的联系非常紧密,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多锻炼这个部位,那孩子的大脑就会得到更好的发育,也会更聪明。
说到锻炼手,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只要健康的小孩,根本不需要锻炼,生活的需要会使得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抓握玩具、摆弄物品。
却不知,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孩子并没有多少几乎锻炼自己的手,比如,把手伸到水龙头底下,水就会流下来,再比如,吃饭时,饭菜会由父母直接端上桌,穿衣时,父母会主动给孩子各种帮忙,孩子没了自主摆放餐具、盛饭夹菜,穿衣扣扣子的实践……
手部精细动作得不到充分磨砺,长此以往,手部功能开发受限,大脑相应区域受刺激不足,对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悄然滋生。
因此,若想孩子大脑得到充分开发,我们最好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阶段,为他们安排一些“细致活儿”,让孩子变得更加灵巧。
大多数父母,尤其是0-6岁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还未正式接受教育,没有学习成绩作为直观的衡量标尺,很难关注到孩子的智商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照料上。
却不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智商之所以产生高低差别,关键就在这几年。
父母若深谙此理,就能握住这5年的培养与开发,给予孩子正确的刺激和培养,孩子的智商就会实现最大化发展。
反之,就会错过这个黄金时期,让孩子大脑发育的潜能难以得到充分挖掘,待日后孩子入学面临学业竞争时,才惊觉早期智力培养的缺失,即便付出加倍努力,也可能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弥补先天基础的不足,在学习之路上艰难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