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大姨小时候对我还可以,如今大姨生病住院,需要10万块,我准备全出用来报答大姨。

结果在病房外听到大姨夫的一番话,气得我立马打消了这种想法,这钱就得大姨他们自己出!



01

那是八十年代末的一个春天,大姨刚从技校毕业。在当时,能考上中专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妈妈常说,大姨从小就爱读书,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她也总是抱着一本破旧的课本,在油灯下读到深夜。

“你说你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姥姥总是这样说,但大姨从不辩解,只是默默地学习、看书。



工厂分配的工作,让大姨成为了我们家第一个吃“公家饭”的人。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大姨总是先把钱交给姥姥,然后再偷偷塞给几个弟弟一些零花钱。

那时候大姨的工资在我们村里也算是高的了,但她从不舍得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



“大妮,你都二十八了,也该考虑个人的终身大事了。”每到过年,左邻右舍的大婶们总是这样劝说。大姨只是笑笑,说:“等把几个弟弟的彩礼钱攒够了再说吧。”

就这样大姨的青春年华在照顾家人中悄然流逝,直到三个弟弟先后成家,大姨才开始考虑自己的婚事。那年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在百货大楼当售货员的大姨夫。



“城里人,有正经工作,家里还有五个姐姐疼你。”媒人这样说的时候,大姨的眼里闪过一丝憧憬。我依稀记得大姨第一次带大姨夫回家的场景,他穿着一件崭新的的确良衬衫,说话时总是带着几分城里人的优越感。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看似体面的婚姻,竟成了大姨此后几十年的枷锁。



每次大姨来我家,总会给我带些小零食或者新文具。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那年,大姨看我穿着旧衣服,二话不说就带我去了最大的服装店。

“孩子,想买哪件就买哪件,大姨给你买。”她蹲下身子,轻声对我说。

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大姨夫是第一批下岗职工,那时我刚上初中,清楚地记得大姨夫失业后的改变。



“一个大男人,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像什么样子!”村里的王婶子常在背后这样议论。但大姨从不抱怨,依然每天早出晚归,下班回家还要张罗一大家子的饭菜。

记得有一次,我去大姨家写作业,大姨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嘴里嚼着瓜子,地上撒得到处都是。



大姨弯着腰扫地的时候,他还不忘指指点点:“你看看人家老李家的闺女,考上重点高中了。再看看你侄女,整天闷不做声,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我看到大姨的手顿了一下,但很快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打扫。我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既是因为大姨夫的讽刺,又是心疼大姨。



每当这时,大姨总会悄悄塞给我几块糖,轻声安慰道:“别理你姨夫,他这个人就这样。你安心学习,大姨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大姨的话语虽然平淡,却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姨夫的脾气越发古怪。他总是把一些过时的、不能用的东西往我家送,美其名曰帮衬亲戚。有一次,他送来一堆已经发黄的旧报纸,说是让我看看“长长见识”。



那些年大姨的工资成了整个家的经济支柱,她要负担日常开销,还要给大姨夫“零花钱”。每当这时,大姨总是默默地把工资卡递给他,生怕他又借题发挥,在邻居面前大吵大闹。

然而这样的退让不仅没有换来大姨夫的体谅,反而助长了他的气焰。他开始打麻将,输了钱就回家摔东西,赢了钱就在街坊邻居面前炫耀。那时的我虽然年幼,却也明白大姨过得并不幸福。



母亲常常叹息:“你大姨命苦啊,找了这么个男人。”可每当我们劝大姨离婚的时候,她总是摇摇头:“都这把年纪了,凑合过吧。”

那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像大姨这样能干的女人,会甘心忍受这样的生活。如今想来,或许是那个年代的女人,都把忍让当作了美德。



02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正在县城打工。那时的手机还不普及,母亲特意坐了两个小时的班车来找我。“考上了,考上了!”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大姨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她穿着那件褪了色的碎花衬衫,手里拿着一个旧信封。“大妮,去上大学要用很多钱吧?”大姨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是大姨这些年攒的一点钱,你拿着。”



打开信封,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五千块钱。那时的五千块,对在工厂干活的大姨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这些钱里有她省下的午饭钱,有她加夜班的补贴,更有她瞒着大姨夫偷偷存下的私房钱。

“大姨,这钱我不能要……”我哽咽着说。

“傻孩子,你就拿着吧。”大姨轻轻摸着我的头,“你是咱们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大姨盼着这一天好久了。”

母亲在一旁抹着眼泪:“大姐,这些年你太苦了。”



“有什么苦的,看着孩子有出息,我这心里比吃蜜还甜。”大姨笑着说,可我分明看到她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那天晚上,母亲坐在我的床边,轻声说:“大妮,你要记住大姨的好。她是把你当亲闺女疼的。”我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孝顺大姨。

开学前的那个晚上,大姨特意来送我。她给我带来了新买的被褥和日用品,还偷偷塞给我一个装着零用钱的信封。“在学校要照顾好自己,想家了就给大姨打电话。”她说这话时,眼眶已经红了。



我突然明白了母亲常说的“大姨命苦”是什么意思,她把所有的温柔和慈爱都给了别人,却从未得到过应有的珍惜。

大学毕业后,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次回家,最牵挂的就是大姨。那年工厂效益不好,大姨选择了内退。

“你大姨在县城西街开了个小吃店,”母亲在电话里说,“每天天不亮就去市场买菜,忙到晚上九点多才收摊。”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一阵抽痛。大姨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到了这个年纪还要起早贪黑地操劳。我特意请了假回去看她,记得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大姨正在案板前包饺子。

“大姨,你让大姨夫来帮帮你啊。”我心疼地说。

大姨苦笑着摇摇头:“别提了,他来干了几天,嫌累得慌,就不来了。现在天天跟那帮牌友混在一起,还说我这个小店'掉价'。”



我这才发现,大姨的手上全是老茧,原本白净的脸庞也被油烟熏得发黄。然而她依然笑着说:“没事,自己干也好,赚的钱也不用看人脸色。”

大姨夫倒是经常来店里,但从不帮忙,只会坐在角落里抽烟。有时赢了钱,就大摆阔气地请牌友们来吃饭,输了钱就来店里要钱,说什么“你赚的钱不也是我们家的吗”。

后来我工作攒了一些钱,准备给家里换套房子,可就在这时,大姨病倒了。



“不要紧,就是有些累了。”电话里,大姨的声音虚弱却依然倔强,这些年的辛劳,终究还是压垮了她的身体。

母亲告诉我,大姨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批发市场拿货,就算生病发烧也不肯休息。“你说你大姨图什么呢?”母亲叹息道,“那个棺材瓢子就知道吃喝,连个人样都没有了。”



大姨住院的这段时间,大姨夫连续几天都没去医院,说是要打几圈麻将,等打完了就再去医院。

我下定决心帮大姨出这笔手术费,可就在我准备把钱拿出来的时候,却在病房外听到了一段让我心碎的对话。

03

医院的走廊总是充斥着消毒水的气味,我站在大姨病房外,刚准备推门而入,却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你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开什么小吃店,这下可好,累出病来了吧?现在害得我天天要来医院伺候你。”大姨夫的声音里充满了抱怨。

“你要是觉得累,就别来了,我自己能照顾自己。”大姨的声音有气无力。

“你以为我想来啊?这不是怕别人说闲话吗?你看看咱们结婚三十年,我图什么了?当初要不是看你在工厂上班,工资稳定,我能答应这门亲事?你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件像样的嫁妆都没有。”



“你、你……”大姨的声音哽咽了,“这些年我赚的钱都给了你,你花得可不少,现在还怨起我来了?”

“钱?那是我们家的钱,本来就该我做主。你看看现在,住个院都要花这么多钱,我上哪儿弄去?你那些亲戚倒是都来看你,可有谁真拿钱出来的?”

听到这里,我的心揪成了一团。原来在大姨夫眼里,大姨几十年的付出,在他看来竟然一文不值。



“要不是看在你有工作的份上,我能选你?我那会儿在百货公司多吃香,多少人想高攀我们家,我图什么要娶个农村的?这些年照顾你、伺候你,我容易吗我?”

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我多想冲进去,质问这个自私的男人:明明是大姨养活了你,照顾了你,你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可我忍住了,因为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给钱,而是要帮大姨摆脱这段不幸的婚姻。



等大姨夫离开后,我才走进病房。大姨正在擦眼泪,看见我来,慌忙扯出一个笑容:“大妮来了啊,吃饭了没?”

我在大姨床边坐下,握住她的手:“大姨,我在外面都听见了。”

大姨愣了一下,随即摆摆手:“他就是这样的性子,说说就过去了,我都习惯了。”



“不,大姨,你不该习惯。”我坚定地说,“您还记得小时候教我的话吗?人活着要有尊严。可是大姨夫这些年是怎么对您的?他根本不配拥有您这样好的妻子。”

大姨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大妮,我这把年纪了,离婚像什么样子……”

“怎么不像样子?”表姐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原来她也听到了刚才的争吵,“妈,我早就想说了,您为什么要忍受他?您这么能干,自己完全可以过得很好。”

“就是啊,大姨。”我附和道,“您开小吃店这么辛苦,赚的钱却被大姨夫糟蹋,您何必再忍受下去?现在的社会,女人离婚又不是什么大事。您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大姨迟疑着。

“没什么可是的,”表姐态度坚决,“我和大妮会帮您,您放心。您知道吗?这些年看着您被爸这样对待,我心里有多难受?他根本不配当一个丈夫,更不配当一个父亲!”



我掏出准备好的钱:“大姨,这次的住院费,就让大姨夫出。这是他应尽的责任,也是您应得的。这钱我先存着,等您把离婚的事情办完,我再帮您拿去开个小店,或者干其他的也行。”

大姨沉默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也许,是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看着大姨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我知道这个决定虽然来得晚了些,但总比不来要好。有时候爱一个人,不是一味地付出,而是要帮助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出院后的第三个月,在我和表姐的陪同下,大姨正式提出了离婚。大姨夫起初又是骂又是闹,但在得知大姨已经请了律师后,很快就软了下来。

现在的大姨,搬到了表姐家附近的小区,每天早上买菜、烧饭,倒也过得充实。偶尔周末,我会去看大姨,看着大姨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这才是她应该拥有的生活。



前几天,大姨在电话里笑着对我说:“大妮,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开导我,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想明白。”

“大姨,您不用谢我们。”我说,“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

生活中没有谁离不开谁,哪怕是相伴了三十年的夫妻。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勇气。而我也终于用另一种方式,报答了大姨对我的养育之恩。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