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似乎又到了方向性选择的时候了。
都知道,国家近年对楼市的要求是,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不过,我们楼市所面临的环境确实有了新变化。按理说,YI情结束后,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就应该迎来持续有力的恢复,但是,由于经济恢复不能一蹴而就,大家的收入没有上来,对房地产的预期也看不清,观望成了很多人的选择。网上不少网友就明确表示,房价不回归到合理价位是不会出手的。问题是,真有可能回去吗?
我们先看几个数据。
1.1-4月份销售额。机构克尔瑞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为2.04万亿元,同比去年增加9.7%,4月环比微降4.2%。而另一机构中指院给出的数据就更高了,说百强房企1-4月份销售额为2.39万亿元,同比增加近30%,环比则下降17.4%。而官方给出的数据是,1-4月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微降0.4%,住宅销售额增长8.8%,国房景气指数4月份为94.78,同比去年下降了1.07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怎么看待?行业机构说上升的数据有站台之嫌,多少都是他们说了算,又没有审计,我们应侧重看下降的数据,而且要再往下降降才符合实际。而官方的数据考虑了多方面,在看的时候再适当调整一下更符合实际感受。所以,这段数据我们看出,销售额跟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环比数据则是明显下降的,说明销售后续动能不足。
2.土拍结果。土地市场是楼市的晴雨表,具有先导性,对开发商、购房者的预期影响较大。根据数据显示,全国300个城市1-4月份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1%,其中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变动分别为68%、-29%、-38%,百强房企在1-4月份的拿地金额同比下降13.4%。可以看到,一线城市土拍虽然同比增幅较多,但城市就四个,且上市的地块本身就比较少,不具有代表性,而二三四线城市则反映土拍的主流趋势,意味着,前期个别土拍热点城市,未能整体改变成交面积和成交额双双明显下滑的趋势。
3.住房库存。新房库存方面,根据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新建商品房库存为6.44亿平米,同比去年增加0.8亿平米,增速达到了两位数。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加的话,大概半年时间就与2016年底近7亿平米的库存水平相当。
此外,我们在分析楼市库存时,仅仅看新房存量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二手房库存挂牌量也应该纳入监测之列。数据显示,进入今年以来,除了一线大城市楼市库存量增幅较小外,其他大部分城市的楼市库存都在快速增长,像南京、杭州等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超出了正常年份的一倍,而且价格也在全面下调,诸葛找房的数据显示,4月份热点城市的二手调价房源中,降价占比达86%,环比3月份进一步扩大。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理解,像这段时间南京、昆山、惠州出现的部分楼盘项目开始大幅优惠促销,并不是孤立事件。开发商是企业,他们要生存,需要现金流,面对大量的楼市库存,只能通过降价走量。对此,不少业内专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比如某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就表示,现在是时候出手了,趁着市场还没有全部卧倒,出台强有力的措施恢复巩固市场非常有必要,如果再晚,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得多。而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则提议,松绑一些限制性措施,特别是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以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
无独有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则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措施。他认为,房地产调控应该回到2016年9月30日之前。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呢?他分析的理由有三点:
一是因为我们的紧缩性调控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的,应该恢复到这个时间以前;
二是目前楼市低迷,房地产关系数十个相关产业,房企、地方债务、财政压力大,老百姓的财富也缩水;
三是虽然自去年以来有诸多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但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所以,他建议在当下局部反弹结束之际,我们应该下决心,出台类似2015年四季度提出的去库存重大决策。除四个一线城市外,所有城市可全面放开限购、限售、限贷、限价等措施。如果这些政策回归正常1-2个季度后,行业、市场仍走不出低谷,再考虑新增需求端、信贷税收、旧改等一揽子扶持政策。
实际上,一些房产业内专家为当下房地产市场献计献策,有其自身行业考虑。但非这个行业的,或者认为房价应该回到合理位置的网友却有不同看法,他们不希望房地产再热了,更希望房地产价格能进一步回归,起码回到8年、10年前。当然,这毕竟是个人看法,那管理者又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央媒已对当下的房地产发展回应定调。
央媒经济日报5月21日在《当前楼市回归常态 合力促楼市“强筋壮骨”》一文中提到:
1.今年以来楼市整体恢复形势见好,购房者预期有所改善,但基础尚不牢固。进入二季度,随着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基本释放结束,楼市进入常态化节奏期。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仍需持续优化相关调控政策,各方合力增强置业信心。
2.进入二季度以来,百城房价走势承压,核心一二线城市价格相对稳健,多个三四线城市房价延续跌势。多数业内人士仍然认为,楼市复苏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信心总体处于恢复状态。
3.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稳支柱”“促需求”“防风险”成为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主题。
这3个点算是对我们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定调。那么,释放了楼市什么重要信号呢?
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总结为3层意思:第一层,对一季度市场表现给予了肯定,楼市的整体恢复形势见好,购房者预期也有所改善,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价格比较稳健,楼市复苏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信心处于一个逐渐恢复过程;第二层,肯定了房地产对恢复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发挥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将是今年全年的主题曲;第三层,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房价承压,在前期需求集中释放后,我们需要继续优化相关调控政策,给购房者信心,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楼市回暖。
其实,经济日报这篇对当下楼市的定调,与它5月初刊发的另一篇文章《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势头》释放的信号是一脉相承的,那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
应进一步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并因城施策继续优化相关举措。对于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当前首要任务是企稳,把有些冷的市场焐热。而对于一线等热点城市而言,有关政策的调整则需谨慎决策,在有过热苗头时政策需及时转向。
该文同样也提到了继续优化相关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里说的要把大多数城市捂热,主要应该是大部分的二三四线城市,当然,那个时候还提到了要关注一线城市万一出现过热倾向,应及时调整措施。只不过,半个月后的今天,一线城市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新的这篇文章就没再提及此事了。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所有的目标还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不是个人所想,要么让其一直涨上去,要么允许一直跌下去不管,这都不可能。无论怎么说,今年的房地产,仍是经济支柱,像前面提到的那种大幅降价促销应该还是不被允许,因为在买涨不买跌的观念中,不利于预期稳定,相反,对于这些打折欲望浓厚的区域,应该是允许出台一些优化提振楼市的措施的,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应都在此列。
不过,“房住不炒”这个大原则肯定是前提,数年的调控不可能功亏一篑,一些专家提的全面放开限价、限购、限售、限贷等措施,短期内想都不要想。先不谈可不可以,因为央媒也说了,我们的大体趋势是向好,眼下起码是不需要的,各城根据实际做一些优化调整就可以了,根据21世纪经济5月24日报道,目前已有14城开始松绑放宽限购政策,毫无疑问,可以允许后面更多。当然,有人说,万一有些城市不给大力度措施起不到效果,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我国660多个城市,人口不一、经济不一,不可能都一样,毕竟,那个疯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