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茂州
唐初在羌族地区设置有茂州都督府、松州都督府、龙州都督府等,其统治幅员之广、人口之众、建置之多,前所未有。
其中,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原为隋汶山郡,武德元年(618年)改名会州,管辖汶山、北山 (当为“北川”之误)、汶川、左封、通化、翼针、交川、翼水九县。
随即,割翼针、左封、翼水三县置翼州,以交川属松州;武德三年,设置总管府,管会、翼二州;武德四年,改为南会州;武德七年,改为都督府,管辖翼、向、维、涂、冉、穹、炎、彻、笮等十羁縻州,都是诸羌州,后有维、翼等七州相次进为正州。
唐代茂州境内翼州(叠溪镇)的摩崖造像
贞观八年,南会州再改为茂州,以州治南界茂湿山为名,析(解除)北川之地,在禹里置石泉县,为石泉县立县之始。
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特浪生羌董悉奉求、辟惠生羌卜檐莫等种落万余户内附,又析置州三十二”,都隶属于茂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茂州改为通化郡。乾元元年(758年),重新改为茂州。土贡麸金、丹砂、麝香、狐尾、羌活、当归、干酪等。
天宝年间,茂州都督府有户2510户、人口13242人。境内同时设有威戎军。
唐代向州城(今茂县叠溪镇石大关村境内)遗址残留的石刻
其中,向州,贞观五年(631年),因“生羌归化置也”,派军驻扎在如今的茂县石大关地区。
维州,唐高祖武德元年,因白苟羌降附,就在姜维故城置维州,管辖金川、定廉二县;贞观元年(627年),羌叛,州县俱废;贞观二年,生羌首领董屈占,请置吏复立维州,将管理辖区转移到姜维城东,始属茂州,为羁縻州(指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
麟德二年(665年),进为正州,可不久就起兵反叛,后来投降归附,依然为羁縻州。
垂拱三年(687年),又为正州,驻今理县杂谷脑镇。涂州,武德元年,以临涂羌内附置,管辖临涂、端源、婆览三县。贞观元年州废,县亦废省。
贞观二年,析(解除)茂州之端源戍复置,管辖端源、临涂、悉邻三县,驻今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笮州,贞观七年(632年),白苟羌降附,置西恭州;贞观八年,改为笮州。穹州,贞观五年,生羌归附,置西博州;贞观八年,改为穹州。
炎州,贞观五年,“生羌归附”,置西封州;贞观八年,改为炎州。彻州,贞观五年,以“西羌首领董凋贞归化置”。
冉州,“本徼外敛才羌地。贞观五年,置西冉州;贞观九年,去‘西’字”,改为冉州。
(节选自《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羌族史略》)
来源:志中阿坝
供稿:茂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