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文化即城市-2024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第二场分论坛在上海张园W7举行。一代代人用各自擅长的方式表达对于城市生活的理解和想象,由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共同邀请的摄影家与作家们齐聚,共同探讨“摄影与文学里的城市更新”。


“文化即城市-2024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于2024年12月10日-2025年1月10日在上海张园举办。12月10日,在“文化即城市-2024澎湃城市更新大会”举办的当天,“斯文载城-2024澎湃城市更新主题展”启幕。为期一个月的主题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撰写序言,设有“著城”“营城”“筑城”“画城”“观城”五大展区,其中,“观城”引入澎湃新闻视觉创意项目“上海相册”,展示了14位摄影家与13位作家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录与描绘。值“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之际,展区以“上海相册-人民城郭”为主题。安东尼·里德(Anthony Reed)、陈宇辰、丁晓文、冯立、顾铮、郭博、郭允、陆杰、陆元敏、沈忠海、吴建斌、徐昕、许海峰、周平浪以影像展现城市变迁和人的生活片段;顾晨曦、金莹、陆茵茵、三三、沈大成、施瀚涛、王占黑、夏佑至、项斯微、小饭、依蔓、于是、朱嘉雯则为城市和人的故事进行了书写。


“上海相册”是由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共同发起的项目,邀请关注上海的中外摄影家展示自己关于上海的照片,并由作家根据看到的照片在不知道摄影家是谁的情况下进行盲写。项目自2020年推出至今,已发展至第四季,共有中外摄影师62人,作家49人参与。澎湃新闻将这些跨界组合做成了一篇篇优质的新媒体产品,通过摄影与文学的“碰撞”,城市的更新、人与城市的变迁被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澎湃新闻总编助理、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联席会议主席团副主席高剑平,澎湃新闻摄影总监许海峰,《萌芽》杂志社副社长吕正,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联席会议主席团副主席顾华晔,以及陆元敏、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陆杰、胡建君、丁晓文、陈宇辰、周平浪等参与“上海相册”的摄影师和作家出席该场分论坛。

高剑平在开场讲话中表示,“上海相册”让人感受到了摄影与文学在塑造城市体验时的魅力。它们唤起了对这座城市真切的独特的情感,它既是摄影师与作家私人的,又是大众的集体记忆,成为我们认识今天上海的一面镜子、一个窗口。

澎湃新闻记者、“观城”展区策展人吴栋主持圆桌对谈环节,“上海相册”参与摄影师侯剑华、冯方宇,参与作家项斯微、栗鹿,以及《萌芽》杂志社副社长吕正作为对话嘉宾共同参与探讨。

建筑设计师、摄影家郭博是郭沫若的儿子,从1975年到1989年,郭博共拍了6万余张照片。在上世纪90年代“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的城市大规模改造前夜,这位老人默默地、先知先觉地走上街巷,拍下了一大批珍贵影像。作家项斯微2000年后来到上海生活,郭博照片中的上海,是她“未曾抵达的上海”,也是她“想象中的上海”。她喜欢拍摄于马当路那张,一位穿着平底鞋的时髦的女士走在弄堂门口,远处是别人家晾晒出来的衣服。照片偏离于她对城市最初的想象,却符合这些年她的所见所闻,对于这些素未谋面的场景,项斯微说她在构思写作时有个念头,想要把照片放得非常大,就像设置舞台场景一样让人置身其中。她以此创作了故事。

项斯微参与了两季“上海相册”的文学创作,另一篇《终将到站》中,她看到摄影家侯剑华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地铁照片后根据自己的见闻进行了创作。她引用了btr(“上海相册”参与作家)说“上海相册”选片就像相亲的比喻,称在分享会上看到拍摄照片的摄影师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侯剑华谈到了上海人数十年来对地铁的向往。上世纪90年代,上海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内地第二座拥有地铁的城市,1996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开通不久的某日,侯剑华在人民广场站站厅看到一对情侣在公用电话机旁打电话,用镜头捕捉到这一幕后,他从此开始了“地铁”专题的系列拍摄。侯剑华回忆了三十多年来地铁的变化,一个是广告的类型变了,另一方面,从前是活色生香的,地铁里有卖花的、卖报的,现在少了些市井气,但文明程度也更高了。

杨树浦发电厂曾是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工程的启动,电厂关停,其临江部分转身为“遗迹公园”,成为“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的城市更新样本。在作品《杨树浦》中,摄影师冯方宇对废弃发电厂和“消亡的下只角”进行了全面拍摄,“中国电力工业摇篮”得以在影像上得到全面的留存。从2020年起,历时两年的拍摄中,他以文献记录的方式为大量工业景观进行“留档”,也拍下了杨树浦周围居民的生活状态。其中,电厂里有的电表盘和仪器已经存在了近百年。

作家栗鹿写就的《梦是全然的孤独》,以文学的角度切入冯方宇所拍的工厂空间。这些空场景照片让她想到最近流行的“梦核”,栗鹿提到自己在文中写到的“北桥”,那是外婆长大的地方,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成了自己能够回溯最远的地方,到了梦的尽头,梦就开始坍塌。而杨树浦电厂的烟囱就好像这一场故事的尽头。

项斯微与侯剑华,栗鹿与冯方宇互相之间聊到了在环境中的拍摄距离。侯剑华称在他拍摄的上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初,他很自然地就能举起相机拍下一些画面;冯方宇则说自己控制在一个不近不远的距离,会把人物与环境和建筑同时拍下来,因为这个状态最自然。

作为“上海相册”发起者之一,《萌芽》杂志社副社长吕正称“上海相册”第一季的文字创作要求是非虚构写作,第二季开始就允许作者自己来决定。但虚构并非编造,而是呈现另一种真实,它给了创作者更多的手段。“所有创作者中,不变的是对上海的热爱。”吕正说。

现场,几位拍摄上海多年的摄影师前辈分享了他们的作品和城市更新的故事。三十多年前,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受《Vogue》杂志的委托来上海拍摄,他乘坐出租车来到和平饭店,并在24小时之内爱上了这座城市。1853年到1870年的“奥斯曼改造”是巴黎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更新,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出席分论坛对话环节时表示,如今在巴黎,有百分之八十的建筑,风格都受“奥斯曼改造”影响,这让在巴黎生活四十多年的他感到有些枯燥、无聊。而每次来到上海,从新天地、田子坊到他论坛当天第一次造访的张园,不同形式的建筑和城市天际线的组合,让他感到非常激动。

1990-1993年,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曾7次来到上海。几乎和他频频飞越重洋拍摄上海同时,摄影师陆元敏将镜头对准当时“黑擦擦,又明晃晃”的苏州河,人声杂沓的苏州河,定格在黑白照片中,“辰光好像停牢了一样”。摄影师试图用这种记录把“停牢的时光”捉住,他甚至还想把河浜边上的牙膏车间、草纸车间、面粉车间、轧钢车间的气味和响声弄到照片上。

作为“上海相册”的参与摄影师,陆元敏在分论坛现场分享了他少年时代从上海到农场插队,枕头底下枕着家里的相册,一个作家朋友形容他的相册,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突然看到一个久远的上海。

上天入地记录这座城市的宏大画面与枝蔓细节的陆杰,与郭博同样以相机记录下大规模城市建设之前的上海。“观城”展区展示了他1984年在黄陂北路江阴路路口,拍下的路边买茶叶蛋的人。三十年前捕捉到的这一幕,是他如今仍在孜孜以求的“日常”,以数十万张作品记录城市变迁的他,愈发感觉这座城市每个区都有各自的基因。在分论坛现场的对话环节,陆杰表示,作为摄影师要去了解政治经济各方面,了解之后,就是摄影师所谓的“扫街”,一个人背着包,不停地拍,如同城市总是不停地生长。

在影像中,在文学中,城市随时间流变,处于永恒的更新之中。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斯文载城-2024澎湃城市更新主题展”的序言中所写——

一座城市是一本可反复阅读品评的书,一幅可行走其间的四维风景画。从中可以体察到城市的文化灵魂与脉动,从而领悟到城市演进最具持久性的驱动力是文化而非其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