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0年,杨昌济临终前写下的一封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震撼人心的告诫:“想救国,就要保护好毛泽东。”这句话,简短却沉重,宛如一道警钟,回响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图 | 毛泽东

杨昌济,这位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思想家,他的病床上为何会提到毛泽东?毛泽东,当时的青年才俊,是否已显现出某种潜力,足以引起杨昌济如此深切的关注?

这封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逻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杨昌济为何认为保护毛泽东是拯救国家的关键?他看到了什么,或者说,预见了什么?

毛泽东的命运与中国未来的关系,是否早在这一刻就已埋下伏笔?这一切,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与深刻。

杨昌济其人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曾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起自己青年时代的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唯心主义者,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鼓励学生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事实确实如此,自从杨昌济从国外归来,1913年任教于湖南省第四师范和第一师范以后,他和毛泽东之间就开始建立亲密的师生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谊与日俱增。杨昌济不仅以他的哲学世界观、伦理学思想熏陶了毛泽东这个农家出身的青年学子,尤以他高尚的人格、廉洁的节操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赢得了毛泽东由衷的佩服。

1871年,杨昌济出生于湖南长沙县隐储山下的板仓冲。板仓杨家世代以农为业,长期没有出过什么知名的读书人,一直到后来,他们开始注意培养子弟读书,家里开始涌现出人才。

杨昌济的父亲杨书祥便是读书人,一直在家乡附近以授徒为业,母亲向氏出生于书香世家,向家与杨家世代联姻,对杨家子弟有很深影响。

杨昌济从7岁时开始读书认字,而他的老师便是父亲杨书祥。



图 | 杨昌济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下,杨昌济发奋读书,几年之内就熟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学经书,涉猎了许多中国历史上有关哲学、政治、伦理等方面的典籍,特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著作。

为了应付科举考试,杨昌济还学会了写八股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他的思想上曾经留下很深的烙印。

然而,杨昌济的父母去世都很早,8岁那年母亲去世,12岁那年父亲又不幸离世,这给杨昌济早年的生活留下些许阴影,但他没有被生活打倒,依旧发奋读书。

1888年,17岁的杨昌济和舅父所生的第二个女儿向振熙结婚。

松桂一庭绿,雨声凄正繁。诗书从意读,景物未全残。幸有生徒乐,初无风雪寒。胡为常郁郁,天地尚平安”,这首《杂感》是杨昌济屡试不中之后,在教育事业中扎根后得到的感悟。

1898年,杨昌济进入岳麓书院读书,读书期间,他参加了湖南的一场维新改良运动,这一运动是由谭嗣同、唐才常等人组织的。不仅如此,杨昌济还加入了他们组织的“南学会”,积极同这些进步人士交流思想。

一直到戊戌变法失败,杨昌济终于看破了科举功名的虚伪和无用,从此下定决心绝意仕途。

与此同时,杨昌济的家庭生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儿子杨开智和女儿杨开慧先后出生,他用自己的薪俸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肩上的经济负担也越发加重了。



图 | 杨开慧

就在杨昌济隐居乡间,感到前路茫茫之时,唐才常领导“自立军”起义的消息传来,这位曾推动湖南变法运动人物的壮烈牺牲,进一步使杨昌济擦亮了眼睛。

这时,杨昌济好友杨毓麟的思想相比之下更为激进,他暗中鼓吹和串联进行革命,并于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杨昌济深受时代潮流感召的影响,在亲友的鼓励支持下,他决定背井离乡前往日本。

1903年,杨昌济离开妻子和儿女,从长沙乘船赴日本,同行的湖南留学生有30多人。临行前,杨昌济改名怀中,表示自己即使身在异国,也会时刻心怀中华。

杨昌济到达日本后,先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十分刻苦,生活简朴,他相信“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每到假日便去游览日本的名山大川,以此丰富阅历,陶冶情操,这一点对后来的毛泽东也有很深的影响。

杨昌济学习成绩优良,深得学校领导的赏识。1909年,在杨毓麟、章士钊的极力推荐下,杨昌济前往英国进行深造。

1912年,杨昌济又去德国考察了9个月,期间还去瑞士游览了一番。

考察期间,杨昌济重点研究了国外的教育制度,同时还注意观察他们的政治和法律等各项制度,并作了详细记录,以便回国进行宣传和介绍。

考察结束后,杨昌济终于返回了阔别十年的祖国。

回国后,杨昌济曾去北京与老同学叙旧,对方认为湖南环境不好,劝杨昌济留居京城,对此,杨昌济厉声回答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吾誓必居长沙五年,教育青年

此时,辛亥革命成功的果实已经被袁世凯篡夺,湖南政权也被立宪派政客谭延闿掌握。



图 | 谭延闿

杨昌济学识渊博,有长期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在教育界又有一定影响,谭延闿便想请他担任湖南省的教育司长,杨昌济托辞自己久居国外,对国内情况缺乏了解,便谢绝了谭延闿的邀请。

杨昌济早在回国前便下定决心,要以教书为己任。他曾在给一位在北洋军阀政府中任职同学的信中写道:今日之事,当从底下做起,当与大多国民为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