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短短三年,朱棣就从北平打到南京。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朱棣攻入京师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随即在九月初四日大封功臣。总共封了2位公爵、13位侯爵和11位伯爵,此外又追封了多位功臣。
那么明初的开国功臣此时是什么处境呢?他们能不能保全自身,会不会再遭遇一次清洗?
朱棣登基后,经过朱元璋在位时的动荡,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蓝玉等重量级功臣都已退出历史舞台,朝中所剩开国勋贵已经所剩不多,剩下的都是比较忠心和顺从的。不过建文帝在位时,曾经也封了一些对阵朱棣有功的勋贵,如:
魏国公徐辉祖(徐达长子)、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长子)、汤晟(汤和之孙)、西平侯沐晟(沐英次子)、长兴侯耿炳文、江阴侯吴高(吴良之子)、凤翔侯张杰(凤翔侯张龙之孙)、驸马都尉胡观(东川侯胡海之子)、武定侯郭英,滦城侯李庄(驸马都尉、滦城侯李坚之子)、历城侯盛庸。
上面这些勋贵中,曹国公、信国公、长兴侯、江阴侯、凤翔侯等勋贵先后因罪或无后被削或禁止承袭,最后只剩下魏国公和西平侯两家。其子魏国公还是看在老丈人徐达和皇后徐氏的面子上,才勉强让徐辉祖的儿子徐钦袭封。而西平侯则是因为在云南的战功进封黔国公。
朱棣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这个皇位要想坐稳,就必须确定新政权的合法性。如何处理与前朝功臣家族的关系,将决定新政权能否稳定这个局面。
朱棣内心清楚,开国功臣大多都是拥护建文帝的,能拉拢过来最好,但以朱棣的猜忌之心,必定要杀一批人。比如朱元璋的驸马、荣国公梅殷:
( 燕) 王即帝位,( 梅) 殷尚拥兵淮上,帝迫公主啮血为书役殷。殷得书恸哭,乃还京……明年( 永乐三年) 冬十月殷入朝,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殷笪桥下,溺死,以殷自投水闻。都督同知许成发其事。帝怒,命法司治深、曦罪,斩之,籍其家……寻官殷二子,顺昌为中府都督同知,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
又如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廖镛,方孝孺被朱棣杀后,廖镛和他的弟弟廖铭为方孝孺收殓遗体,当即被朱棣下令处死,从父廖升及弟廖铭充军,母及廖铭女发浣衣局为奴,与之联姻的东瓯王家族也受牵连。
朱棣不敢明目张胆杀死前朝旧臣,只得采取暗杀和株连的方式去杀死他们。但这样效率太低,并且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朱棣又采取了拉拢和安抚的办法:
享太庙毕,遣官祭功臣于鸡鸣山庙。先是礼部侍郎宋礼言:“功臣自有庙,请罢太庙配享,但于本庙祭之。”上曰:“先帝所定配享不可罢。”又曰: “此皆佐命开国之臣,既自有庙,俟太庙享毕,亦别遣官即其庙祭之,于义可也。”著为令。
上谕礼部臣曰:“公侯年老者,皆历事皇考,多效劳勤。今筋力既衰,日与群臣并入朝参观。其步趋之艰,朕所不忍。自今令朝朔望,其见任事者,不在此例。”
朱棣保留了对前朝功臣的祭祀,并对年老的功臣释放一些善意的信号,并多次强调自己继承了太祖的皇位和事业,他们既然忠于太祖,也要忠于自己。恩威并重下,太祖朝留下的开国功臣也就没有什么人出来反对朱棣了。
魏国公徐辉祖是坚决站在建文一边的,他的父亲徐达位列开国功臣之首,深受国恩,所以他在朱棣攻入南京后,独自守在父亲的祠堂,不去迎接朱棣。朱棣大怒,却也不敢轻易动手,而且魏国公还有免死铁券,如果动了魏国公家族,将置他父亲朱元璋的权威于何地?
明太祖赐徐达的免死铁券
朱棣最后只将徐辉祖幽禁并削爵,在徐辉祖死后,朱棣“命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孙钦袭封魏国公。......上念王开国元勋不可无继,特命钦袭封禄米,仍王之旧,岁给五千石。”
徐钦这个名字是朱棣赐的,目的就是告诉他和世人,魏国公这个爵位得以延续,是朱棣的恩赐。
而另一个功臣家族——曹国公家族的命运恰恰和徐达家族相反。当时的曹国公李景隆在建文朝也是备受恩宠,在靖难之役中,率朝廷军队征讨燕王朱棣,结果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朱棣大军逼近南京时,他竟然主动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致使南京失守。朱棣继位后,封他为太子太师,赐功臣勋号,加柱国,增岁禄,列于群臣之首。
李景隆
表面上,朱棣看似善待李景隆,实际上李景隆悲惨的命运即将开始。进入永乐朝后,李景隆不知低调行事,反而以权谋私,干预人事安排和外藩事宜,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这使得靖难功臣大为不满:他一个降将凭什么踩到出生入死的功臣头上?于是短短三天内,李景隆遭到多次弹劾,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朱棣的指使,最后朱棣将其削去爵位,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李景隆曾绝食十日,但却始终未死,至永乐末年方才去世。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朱棣对前朝开国功臣有打压,有拉拢。为了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儿孙可谓处心积虑,在不制造过多的腥风血雨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声望较大的勋臣家族,获取他们的支持,如果还能继续利用,就一直善待,如果认为对自己不利就安个罪名,清扫出自己的队伍。这个思路在儿子仁宗和孙子宣宗的贯彻下,最终使得新政权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