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而亡国的原因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才有了转变。



★靖康之变背景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宋末年,标志着北宋的灭亡。这一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历史,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徽宗时期的政治状况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等人,导致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



★对外战争的失败

北宋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屡遭失败,尤其是在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军打得大败。金朝崛起后,北宋在与金朝的战争中更是屡战屡败,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靖康之变经过

金朝的军事行动。金朝在灭辽后,迅速将矛头指向了北宋。1125年,金国以事变为由攻宋,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攻燕山府,并于1126年在白河和古北口大败宋军。

北宋朝廷的反应。面对金朝的进攻,北宋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最终导致宋徽宗决定南逃。在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将掳掠得来的金银财宝、古董礼器等各种金银珍宝,和赵宋皇室、妃嫔宫人、工匠民女等共十来万人分成七批押解北上。



★靖康之变的影响

对北宋的影响。靖康之变标志着北宋的灭亡,北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的人口被掳掠,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国家的军事力量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靖康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结束了北宋的统治,也为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靖康之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靖康之变的教训

政治腐败的影响。靖康之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宋朝廷的政治腐败。重用奸相、宦官等人,导致朝政日非,天下大乱。这一教训提醒后人,政治腐败是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军事实力的重要性。靖康之变也揭示了军事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北宋在与金朝的战争中屡遭失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一教训提醒后人,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总之,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历史,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靖康之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历史发展趋势,从而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评价

靖康耻无疑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也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更是大宋这个王朝的百年国耻!而这场大劫所产生的根源更是后人必须深刻总结的重大教训,这个国耻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终得洗雪,在此之间,南宋和金国之间的百年战争遍布关陕黄土、秦岭蜀山、河洛中原和江淮沿岸,远比沙漠中打转的宋夏战争更加激烈震撼。

南宋以后人们对靖康之难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并且基本认定其祸首就是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

明朝内阁首辅大学士叶向高的《宋论》指出:人臣争胜是最大的祸害,会扰乱正常的纲纪,制造不和谐因素。而小人和君子是自然存在的正常现象,善政的关键不在于消灭小人,而在于避免小人当权,不给小人争权夺利的空间。然而熙宁变法造就的新旧党争却为"君子"和"小人"的争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尤其可怕的是新旧两党轮流执政。

由于王安石的变法,使得北宋的朝政内讧不断,小人和君子争斗实在太激烈,把朝政混乱到了极点,产生了极大的内耗,将原有的良好行政风气涤荡一空,形成了宋徽宗、蔡京、童贯等人沆瀣一气的决策层。正是这个近乎于弱智的决策层做出了灭辽这个完全弱智的决策,导致了靖康之难。

靖康年间,金军背盟入侵时宋人就已经认识到了熙宁变法的危害,削除了给王安石的很多称号,把他从孔庙中请出来(注:自己把自己奉入孔庙,王安石也算是古往今来第一人)。南宋更是掀起了一股声讨王安石的大潮,南宋文人罗大经,写了一本著名的文学史料著作,叫《鹤林玉露》。评价王安石变法说"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明朝人也经常总结宋朝败亡的经验,绝大多数把王安石定为罪魁祸首。 明末王夫之认为:王安石是北宋亡国的第一罪人,靖康之耻的肇始者正是王安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