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娃娃鱼”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生物,它们大多都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都曾有过发现。



而在新疆人们曾经也发现过一种“娃娃鱼”,这令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它们是如何在新疆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呢?

而这种生物不光是生活在新疆,它还是新疆唯一存活下来的有尾两栖生物,是当地的特有物种,当地人喜欢称呼它为“水生四脚蛇”。



这种生物不仅打破了人们对于“娃娃鱼”的固有印象,它身上还隐藏着很多的秘密,那么它们是如何在新疆生存下来的呢?



«—【·水生四脚蛇·】—»

这种神秘的水生四脚蛇后来被人们命名为“新疆北鲵”,最初发现它的是一位俄国的动物学家。

1866年,这位动物学家在中亚地区进行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种长相奇怪的生物,他此前从没有见过这样的生物。



他观察了许久,这种生物的长相十分独特,大约只有20厘米左右,手指粗细,有点像蜥蜴,但是却不是,它的体表很光滑,能够水陆两栖。

这位生物学家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一种还没有被认识到的新物种,于是就将它带回了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且还对它做出了一些描述。



并且他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它们好像非常抗冻,他将两条在雪地里冻僵的新疆北鲵扔进了实验室里,没想到的是,它们很快就又活蹦乱跳,活了过来。



然而人们对这种神秘生物的认识就止步于此了,因为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它,因为是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国内外的专家也曾多次到新疆地区考察,几乎在所有有可能的地方都找过了,但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人们几乎已经认为它可能已经彻底消失了,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让人们有了重新认识它的可能。

«——【·再次发现·】——»

在1989年的9月1日,这可能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是一条“四脚蛇”的出现让它变得意义非凡。



在新疆的动物学者对这种曾经出现过的生物格外注意,也从没有放弃过寻找它,王秀玲也是其中之一。

就在那天,她听说温泉县的一个学生从家乡带来了一条有尾巴的“四脚蛇”,这立马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就到学生的宿舍里去查看。



在去的路上,王秀玲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学生这有尾巴的“四脚蛇”长什么样。

学生表示这动物没有鳞片,有点像青蛙,尾巴还扁扁的,是从一个泉水沟渠中捉到的。



王秀玲听完之后就觉得这动物肯定不简单,而在真正看到的时候,她还是被惊到了,激动得难以言喻。



虽然这个小动物已经死掉了,但是王秀玲还是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找了100多年的新疆北鲵。

确认了它的身份之后,王秀玲立即和考察组一起去到了温泉县考察,终于在9月6日采集到了活体的新疆北鲵标本,这证明新疆北鲵一直没有灭绝,它一直在中国有存活。



此后,王秀玲带领团队展开了对新疆北鲵的全面考察,希望能够发现更多的种群的内部,帮助它们壮大种群,繁衍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90年,专家们先后在苏鲁别珍山谷发现了两处新疆北鲵的栖息地,种群数量多达8000尾。



新疆北鲵是一种十分珍稀且特别的生物,在它的身上还隐藏着很多的奥秘,它的寿命甚至比恐龙还要久远,然而它们却躲过了生物大灭绝,在地球上存活下来。



根据专家的研究,它们的祖先曾经广泛的生活在新疆地区,很可能就是早先塔里木河里的鱼类,后来由于地质的变化,它们侥幸活了下来,一直到今天。



王秀玲在研究过程中还惊奇的发现,新疆北鲵十分抗冻,曾经有一条新疆北鲵因为突然的气温骤降,在水池中被冻掉了一条尾巴。

本以为它活不了了,但没想到它竟然又重新长出了尾巴,在加上之前俄国专家的发现,专家们推测,新疆北鲵可能有抗冻基因。



它们还有冬眠的习惯,每年11月中旬开始进入冬眠期,次年三四月逐渐解除冬眠。

«【·保护新疆北鲵·】»

但是新疆北鲵仍然面临着很多的生存挑战,于是专家们开始研究人工繁殖,1994年获得了第一次成功,到现在为止,人们已经成功孵化了很多的新疆北鲵。



在新疆北鲵被发现的最初几年里,它们也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人们发现的8000尾新疆北鲵就只剩下了2000尾。



由于当地牧民的放牧,马蹄的踩踏,新疆北鲵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除此之外之外,还有洪水威胁,以及泉水的干涸等等,都在威胁着它们的生存。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新疆北鲵曾经还一度被端上了餐桌,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再加上新疆北鲵本身的种群数量就不多,它们还因为食物短缺有吞食幼体的现象,这和可能也是它们值钱野外种群一直无法壮大的重要原因。



好在人们及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对新疆北鲵实施针对性的保护,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并且拍专人看管保护,这才保住了它们的栖息地,种群数量逐渐恢复过来。



在这期间,专家们为保护新疆北鲵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第一个发现它的新,王秀玲也被称为是“新疆北鲵之母”,她一直都在努力地保护着新疆北鲵。

还有很多人也都在为这一珍稀物种尽一份自己的力,冬花是保护区内的一名普通巡回员,她为了保护新疆北鲵,在无人区坚守了几十年。



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的持之以恒,才保住了这一珍稀物种,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新疆北鲵。

新疆北鲵作为新疆地区中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之一,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它以其古老的起源和独特的生存环境,成为研究物种进化与生态适应的“活化石”。



同时,它在新疆这一特定区域的生存,体现了物种与环境的深度适应性,北鲵的保护不仅是对濒危物种的拯救,更是对新疆高原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

参考: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新疆(温泉)北鲵--世界最古老的珍惜动物之一》,2021-1-24
新华社《王秀玲:守护新疆北鲵的“母亲”》,2019-9-3
中国新闻网《新疆“北鲵妈妈”:坚守无人区21载 保护“极危”远古精灵》,2023-11-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