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漳州高效种植甜椒?必看技巧!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N0050)。
占思灵
甜椒( Capsicum frutescens )为茄科( Solanaceae Juss . )辣椒属( CapsicumL. )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甜椒原产于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美洲热带地区 ,经长期栽培与人工选择,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随着设施园艺技术的不断发展,甜椒在我国广东 、福建 、贵州 、山东 、内蒙古 、陕西 等南北各地均可种植。
甜椒富含维生素 C、椒类碱、胡萝卜素、抗氧化物、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广受市场欢迎的重要蔬菜作物。每 100 g 甜椒中维生素 C 含量在 80 mg 以上,是维生素 C 的极佳来源。所含椒类碱可促进脂肪新陈代谢,减少人体脂肪积存 。甜椒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 A,有利于保持视力、骨骼、牙齿及皮肤健康。甜椒所含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延缓人体细胞老化,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此外,甜椒中钾、镁等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对人体保健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育苗是甜椒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甜椒育苗技术已相对成熟,各地根据不同地域特点探索出了多种不同育苗技术体系,进一步推动了甜椒产业的技术创新。田如霞等 及邢曰水 结合山西、山东气候特征,总结了冬春季日光温室甜椒育苗技术;沈吉昌 总结了适用于闽南地区的越冬甜椒育苗技术,进一步保障了甜椒的反季供应;张慧齐等 概述了北方高寒地区甜椒育苗及栽培技术,即在高寒冬季采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集约化育苗技术,在夏季采用露地标准化生态栽培。
近年来,甜椒种植规模及产量逐年上升。以福建省为例,甜椒种植面积占蔬菜种植面积比例提升 0.3 个百分点,产量比例提升 0.6 个百分点(2003-2014 年)。
漳州是福建省主要甜椒种植区,也是南方冬季甜椒北运的主产地之一,甜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年产值过 10 亿元,带动了当地蔬菜产业、农资、加工和物流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为促进南靖县甜椒产业发展,南靖县靖城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联合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及福建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南靖县靖城镇、龙山镇等甜椒种植较集中的区域,开展甜椒繁育及栽培技术相关试验。通过试验总结适用于本地的甜椒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体系,旨在为漳州甜椒生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障漳州甜椒产业健康展。
1 育苗前准备
漳州地区育苗时间一般为 8-9 月。
1.1 苗床准备
场地:选择水利设施及排灌条件完善,交通便利、人员及物资设备出入方便的地块进行育苗。设施条件:采用温室大棚育苗,并具备遮阳、保温、防风雨等基本功能。场地消毒:以闷棚消毒为主,或 40%福尔马林 100倍液喷雾,最后通气挥发。
1.2 穴盘
标准:72 孔(长 0.51 m×宽 0.28 m×高 0.05 m)聚乙烯塑料盘。方法:新穴盘可直接使用;旧穴盘先在高锰酸钾 1 000 倍液中浸泡 30 min 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再使用。
1.3 基质准备与配制
1.3.1 基质选择。①草炭:粗细均匀,呈黑色或深灰色,吸水及透气性强,pH 值 4.6~6,有机质含量不低于80%;②膨胀蛭石:外观呈鳞片状,表面颜色统一,呈金黄色或带有珍珠光泽;③珍珠岩:呈白色颗粒状,蓬松透气,无杂质 。
1.3.2 基质使用量。配制好的成品基质装填量为 260~280 盘 /m 3 ,可育成品苗 1.5 万~1.6 万株(约 0.4 hm 2 )。
1.3.3 基质配方。体积比为草炭∶蛭石 =2∶1,另加钙镁磷肥 3 kg/m 3 、硫酸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比为 15∶15∶15)2 kg/m 3 。成品基质要求:配制好的成品基质含水量为约 70%(手捏成团后,手指隙间稍渗水),pH 值 5~6(如pH 值低于 4,可用 5%石灰水调节)。
1.3.4 方法。第一步将草炭和蛭石混合干拌,第二步将肥料(硫酸钾复合肥需磨碎)混入基质中拌 2 次至均匀,第三步将基质喷水湿拌 2 次,然后用棚膜覆盖堆焖 1~2 d。
2 播种
2.1 基质装填
将成品基质装入穴盘孔内,穴盘应拉平,孔内四角应装填到位,每孔所装基质质量基本一致并压实至同一水平。
2.2 制作播种孔
装填完毕的穴盘叠放 5~6 层,取 3 个空穴盘叠放,作为制孔模板。以 1 穴 1 孔的方式在穴盘内压制播种孔,孔深 0.7~0.8 cm。
2.3 播种
播种数量为 1 孔 1 粒,以蛭石或基质(草炭∶蛭石=1∶1)平整覆盖,每孔覆盖厚度需一致。将播种好的穴盘放置于苗架或苗畦,以 2 横 1 竖的方式紧密、整齐摆放。采用淋浴式喷头反复浇透至穴盘底部渗水,注意控制出水量,避免种子被冲走或裸露。
2.4 播种后管理
如遇高温天气,播种浇水后在苗盘上加盖 1~2 层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降低水分蒸发速度。播种后须注明品种名称、播种时间等必要信息。
3 苗床管理
3.1 温度
出苗前,白天 25~30 ℃,夜间 20~25 ℃;齐苗后,白天 23~28 ℃,夜间 20~25 ℃。如遇 30 ℃以上高温,则加盖 60%遮阳网进行避光、遮阴,定植前 7~10 d 逐渐撤去遮阳网。所有覆盖物需在出苗率在 60%时全部揭去,保证苗床通风透气,或根据实际温度需求,在苗期各阶段调整通风方式。
3.2 水分
齐苗期间,夏秋高温期浇小水 1~2 次;齐苗后适当控水,基质干燥时再补水;第 1~3 片真叶期,夏秋高温期每天早晚浇水 1 次。每次浇水应均匀,浇透浇足。对发生徒长现象的幼苗,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施肥量,并正常浇水,以保护根系。
3.3 养分
第 1 片真叶展开后,正常苗每隔 7 d 浇施 0.2%硫酸钾复合肥水溶液 1 次,徒长苗则替换为 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定植前 1~2 d,浇施 0.2%硫酸钾复合肥水溶液送嫁肥。
3.4 移盘
为克服苗畦育苗中幼苗根系与基质不易凝结、不同种植部位的苗生长不均匀等缺点,应结合苗生长情况不定期移动穴盘。
3.5 炼苗
定植前 5~7 d 开始模拟大田环境,主要方式有逐步加大通风量、控制苗床环境等。定植前 3~4 d 逐步减少浇水量,提升椒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定植成活率。
3.6 出苗标准
出苗标准为苗龄 35~40 d,苗高 15 cm,子叶不脱落,叶片较厚并呈深绿色(幼叶浅绿色)、叶片平展,茎粗壮、节间较短,根坨不散,无病虫害。
4 田间管理
4.1 定植
4.1.1 种植时间。在漳州地区种植时间一般为 9-10月,种植时,每畦面宽 1.5 m(含沟),畦高 0.25 m;株行距27 cm×40 cm,种植密度约为 2 000 株 /667 m 2 。
4.1.2 种植方法。2 行定植穴按“品”字行交错;为便于管理,定植前将不同大小的苗木分开;定植时小心轻拿苗木,并保持苗木直立,定植不宜过深,避免盖住子叶;植入后用土封严压实,使苗完全被土壤包裹;定植后随即浇足定根水,漳州地区夏季及早秋多高温,在高温期定植后于当天浇足水,并充分浸透畦土。
4.2 追肥
4.2.1 缓苗肥。定植后 5~7 d 追施缓苗肥,缓苗至开花期间一般不施缓苗肥,若基肥不足或苗势弱,可于定植后5~7d追施复合肥(氮15%、磷15%、钾15%)10kg/667m 2 ,兑水浇施,浓度为 1%,促进叶片肥大,严防旺长。同时,为了适应漳州地区环境条件,还需追施尿素 10kg/667m 2 ,浓度为 1%。
4.2.2 坐果肥。时间:定植后 25~30 d。标准与方法:每667 m 2 追施复合肥 15~20 kg,长势不佳时,增施尿素5~10 kg。在 2 株甜椒间挖 10 cm 深的施肥穴,施肥后用土将肥料完全覆盖。
4.2.3 盛果肥。定植后 50~120 d 为采收盛期,追肥次数根据植株长势情况而定,漳州地区一般每隔 15 d 左右施 1 次肥,共施 4~5 次。追施复合肥,施肥量为 15~20kg/667 m 2 ,在 2 株甜椒间挖 10 cm 深度的施肥穴,施肥后用土将肥料完全覆盖。
4.3 水分管理
甜椒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干旱,又不耐涝。生长前期需水量少,开花坐果后需水量增加,特别是果实膨大期,缺水容易造成果实畸形,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生产上要根据植株对水分需求的特性,结合漳州地区不同时期气候情况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
4.3.1 缓苗后至开花期。定植后 20~30 d,中午时段叶片呈轻度萎蔫时开始浇水,浇中水 1~2 次,保持土壤湿润,之后进行蹲苗,适当控水。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天气炎热、土壤较干的情况下浇 1 次小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一般采用穴浇或膜下灌溉的方式,有条件的可采用地下软管灌溉。
4.3.2 坐果至膨大期。定植后 25~30 d 为坐果前期,尽量少浇水,若土壤干旱、植株萎蔫,可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施肥,每 2 周浇 1 次水,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共浇水 3~5 次。漳州夏季高温多雨,此时要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3.3 盛果期。定植后 50~120 d 为盛果期,第 2 次堆肥施用后,中午时段叶片呈轻中度萎蔫时,应根据施肥情况制定浇水方案。为应对高温干旱、保持土壤湿度,一般每 15 d 浇 1 次小水。
4.3.4 排水。浇灌后或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4.4 中耕、除草、培土
苗期至开花前,及时除草,保证田间及周围无杂草丛生。露地种植时,植株缓苗后至开花前中耕除草 1~2次,深 5~7 cm,并向根部培土 3~5 cm。覆盖地膜种植时,生长期应及时锄去畦沟杂草,拔除定植孔中杂草,田埂水渠边杂草釆取化学防除法。
4.5 搭架
株高长至 15~20 cm 时,为防止甜椒着地与倒伏,同时在漳州湿热环境下促进空气流通,植株开始坐果时应进行搭架。每株甜椒苗旁边先插 1 根长 1 m 的竹竿,然后将绳子截成 35~40 cm,用“8”字型捆绑椒苗。
4.6 植株调整
植株分杈现蕾后,均匀摆好甜椒主、侧枝并固定,保证通风、透光,并视不同枝条的生长状况适当压低或抬高,以调节生长势。及时抹去第一分枝下各叶的叶腋间生出的腋芽,摘除植株下部的病叶、老叶、黄叶。生长中后期,适时剪除重叠枝、拥挤枝和徒长枝,使得枝条疏密得当。植株密度过大时,剪除二杈分枝中的其中一枝,以控制其生长 。
4.7 保花保果
甜椒喜温暖、忌寒冷,开花结果期间白天最适生长温度为 21~26 ℃,夜晚为 16~20 ℃,温度过低时植株落花、落果严重,漳州地区春、秋、冬季均可能出现最适温度以下的低温。需在开花期 8:00-11:00 使用药剂喷涂甜椒花,保花保果效果较好的药剂有 20~30 mg/kg2,4-D 溶液、25~30 mg/kg 番茄灵溶液等。
5 病虫害防治
5.1 立枯病
立枯病为真菌性病害,刚出土幼苗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随后病部缢缩,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 。
(1)农业防治:选用新营养土做床底,尽量不要用二次土,播种前浇足底水,减少出苗后的浇水量。苗后浇水一定要选择在晴天进行,注意小水勤浇。注意苗床通风换气,合理控制温湿度,及时拔除病苗。(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 72.2%普力克 500~600 倍液或 98 %恶霉灵3 000~4 000 倍液,间隔 7~10 d 喷洒 1 次,连续喷洒2~3 次。
5.2 甜椒疫病
为真菌性土传病害,土壤与种子为初次侵染源,在甜椒全生长周期均可发病,可为害叶片、茎干、侧枝及果实。该病主要靠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极易流行,对甜椒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播种前采用新高脂膜拌种,以隔离地下感染;合理密植,并与非茄科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注意排水通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病原数量。(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 50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间隔 7~10 d 喷洒 1 次,连续喷洒 2~3 次,发病严重时间隔 5 d 喷洒 1次。
5.3 蚜虫
蚜虫一般为害甜椒叶,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卷曲,甚至脱落,使甜椒植株光合作用减弱,影响生长发育。此外,蚜虫还可传播多种病毒,可能导致甜椒病毒病的发生。
(1)农业防治:选择抗虫性强的甜椒品种,并与非茄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焚烧处理,清除虫源。(2)物理防治:在田间放置黄板诱杀蚜虫;在通风口及门窗处安装纱网,防止病虫飞入。(3)化学防治:蚜虫发生初期优先选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1500~2000 倍液、0.9%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防治。
5.4 甜椒病毒病
甜椒病毒病可由数十种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昆虫、汁液接触、带毒种子等传播,高温干旱天气下易流行,可为害叶片、果实及整个植株。受害叶片黄化、皱缩;受害植株整体矮化、生长不良,结果少,甚至不结果;受害果实畸形、早熟,表面出现斑块。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泡,然后用 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合理密植,并与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2)化学防治:苗期与发病初期,喷施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 1 000 倍液进行防治,提高植株抗病性,每 7~10 d 喷洒 1 次,连续喷洒 2~3 次;及时防治病媒昆虫,喷洒吡虫啉杀灭蚜虫,切断传染源。
5.5 地老虎
甜椒常见地下害虫之一,主要为害甜椒幼苗,幼虫可咬断叶片、嫩茎,导致缺苗断垄,对甜椒植株的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造成严重威胁。
(1)农业防治:采取秋耕冬灌措施消灭越冬害虫,降低虫口数量;及时除杂草,以清除卵和幼虫,若发现越冬幼虫化蛹率较高时,避免施用未腐熟厩肥;与非茄科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2)物理防治:设置黑光灯诱杀地老虎成虫,或将糖∶醋∶酒∶水以 3∶4∶1∶2 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杀虫剂配制成毒液诱杀成虫。于产卵盛期,在甜椒植株嫩叶、花蕾等部位撒施草木灰,撒施量为 300 kg/hm 2 。(3)化学防治:地老虎幼虫期抗药性差,且常钻出土壤在叶片或地面上活动,是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可选用 50%辛硫磷乳油 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或灌根,消灭地老虎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