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西藏两位藏戏少年——罗桑朗觉、扎西多吉今年7月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中获得“小梅花”个人称号。12月27日,西藏戏剧家协会为二人举办颁奖活动。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代表了中国少儿戏曲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截至目前,西藏已有10名少年获得“小梅花”奖。



12月27日,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右)在颁奖现场为罗桑朗觉(左)授予荣誉证书。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颁奖现场快开始时,罗桑朗觉、扎西多吉才匆匆赶来。13岁的罗桑朗觉说:“我们刚结束了藏戏《苏吉》的彩排,明天就要演出。”

即使没有彩排,罗桑朗觉和扎西多吉在周末和寒暑假,每天都要排练6个多小时。这是自治区藏剧团每一位藏戏小演员的日常“必修课”。

扎西多吉在《顿月顿珠》剧目中饰演弟弟顿月,罗桑朗觉饰演哥哥顿珠。尽管排练辛苦,当扎西多吉回放比赛时兄弟情深的片段,觉得一切付出是值得的——穿着深绿色戏服的哥哥,跪在舞台中央,眼角噙泪,紧搂着昏迷的弟弟,藏戏唱腔低沉而哀恸。

“我对藏戏的坚持来源于喜欢,同学、朋友们也都跟我一样,着迷得不行。”扎西多吉说,藏戏的那些舞蹈、动作、唱腔、音调,都展现了藏文化独特、迷人之处。



7月27日,罗桑朗觉(右)和扎西多吉(左)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现场饰演顿珠和顿月。新华社发

“小梅花”的背后离不开家人年复一年的支持。罗桑朗觉61岁的奶奶普迟回忆,孙子小时候在看了藏戏后,会披上哈达,模仿藏戏演员跳舞。

在罗桑朗觉正式学习藏戏的7年间,老人家没有缺席他的任何一场演出。

开始跟随老师学习藏戏时,遇到长调的唱腔,罗桑朗觉总是唱不上去,甚至会跑调。“那时候觉得太难了,每天都要哭一两次。”他说,“我现在可以很轻易地唱好。”

罗桑朗觉的指导老师、西藏自治区群艺馆藏戏唱腔班教师、国家一级藏戏演员中普琼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爱藏戏,学藏戏、弘扬藏戏,许多地方也有了自己的少年藏戏团。



7月27日,罗桑朗觉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现场饰演哥哥顿珠。新华社发

“‘小梅花’是专为优秀的青少年戏曲人才设立的国家级戏曲艺术最高奖。”边点旺久介绍,从2021年西藏演员格桑坚才首获“小梅花”,到如今西藏已获得10朵“小梅花”、4个“小梅花集体节目”。今年,西藏戏剧家协会获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优秀组织奖”。

藏戏集说唱、表演、歌舞、文学于一体,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2009年,藏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边点旺久说,未来,越来越多的“小梅花”会在高原盛放。(来源:新华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