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0年的统计,全球癌症患者达到了1929万例,而中国就占了四分之一,达到457万例。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癌症的诱因有很多,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基因、环境因素外,咱们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大头。
你可能会觉得,做饭还能做出啥毛病来?别急,接着往下看。
做饭这事儿,虽然表面上看是为了填饱肚子,可背后却有很多“坑”得注意。
有人说电饭煲致癌,有人说自榨油不能吃,还有人说炒菜时不刷锅、不用油烟机也伤身……
这些看似小事儿,但实际上可能都在慢慢侵蚀我们的健康。
咱们一个个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电饭煲致癌?真有那么吓人吗?
先说说大家常用的电饭煲,这可算是厨房里必备的“神器”了吧?
可是网上传言电饭煲内胆有毒,长时间使用会致癌,吓得不少人都不敢用了。
那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呢?
其实,电饭煲内胆大多是铝制的。
而铝的确有个毛病,就是加热后容易析出,特别是在酸性环境下,这些铝进入食物后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不过,现在市面上卖的电饭煲大多都在内胆上加了涂层,最常见的就是“特氟龙”。
这种涂层只有在温度超过300℃时,才会分解出有害物质。
正常情况下,电饭煲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80℃。
也就是说,只要你正常用,基本不用担心涂层会出问题。
不过咱得提醒大家,如果电饭煲内胆的涂层已经脱落了,或者出现了划痕,那就得赶紧换了。
因为一旦涂层脱落,铝就会直接接触到食物,食物里铝含量升高,对健康肯定不好。
而且涂层脱落后,煮饭还容易糊掉,糊掉的饭里可能含有丙烯酰胺,这可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
所以电饭煲用得久了,发现涂层有问题,别心疼,赶紧换了吧!
二、自榨油健康?小心吃出大麻烦!
再来说说油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外面买的油不放心,就喜欢用自榨油,认为自榨的更健康、更安全。
可实际上,这种油还真不怎么好。
自榨油的问题出在哪儿呢?小作坊的卫生条件一般都比较差,很多时候压榨前的原料都没清洗干净,而这些原料很可能已经被黄曲霉素污染了。
黄曲霉素是什么?这可是一种强致癌物,和肝癌、胃癌等癌症都有直接关系。
更可怕的是,自榨油里杂质多,没经过精炼处理,安全性无法保证,吃多了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除了自榨油,咱还得少吃几种油。
第一种是回锅油,就是用过一次的油再拿来炒菜。
研究发现,回锅油里有一种叫丙二醛的有害物质,尤其是反复使用之后。
这种物质的含量会急剧增加,最高能达到初始含量的30倍。
回锅油不仅含有致癌物,还富含反式脂肪酸,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第二种是长时间开封的油。
油一旦开封,跟空气接触时间长了就会发生氧化,即使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变质。
长期食用这样的油,对健康肯定有影响。
第三种是棕榈油,这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被指出,富含棕榈油的食物可能会加速癌症的转移。
像咱们平时吃的酥皮点心、方便面、膨化食品里都含有棕榈油,还是少吃为妙。
三、做饭的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做饭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有不少讲究。
一些坏习惯如果不改,长期下去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下面咱就来看看,常见的几个做饭坏习惯你都中招了吗?
1、早关油烟机
许多人做完饭一拔电源就关油烟机,怕浪费电,其实这样做可不对。
油烟里有很多有害物质,不光会刺激我们的呼吸道,长期吸入还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在开火前20秒就打开油烟机,做完饭后再让它继续工作1-3分钟,这样才能把余烟彻底排走。
2、不刷锅接着炒
有时候做饭赶时间,炒完一道菜直接就下第二道,锅都不刷。
这样做会让锅里的残渣和油脂继续加热,不仅容易糊锅,还可能生成致癌物质。
所以每炒完一道菜,还是乖乖刷刷锅吧!
3、放太多盐
咱们中国人的口味普遍偏咸,但盐吃多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研究指出,盐摄入过多不仅会引发高血压,还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所以,做饭的时候能少放点盐就少放点,尽量用葱姜蒜等调味品来代替。
4、生熟不分
做饭时,很多人习惯用同一块菜板切生熟食物,但这样做很容易让生食上的细菌污染到熟食上。
比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这些细菌,就可能通过菜板进入食物,吃了可能会引发肠胃炎等疾病。
最好的办法是生熟分开,备两块菜板和刀具,分别处理生熟食物。
5、冰箱乱放东西
冰箱是家里的“食品保险箱”,可很多人用冰箱的时候生熟食物混着放,甚至饮料、蔬菜、肉类都挤在一起。
这种做法其实很容易导致细菌交叉感染,尤其是李斯特菌,一旦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轻则发热、腹泻,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建议大家把冰箱里的食物分门别类放好,生熟分开,最好用保鲜盒或者保鲜袋包装。
结语
说到底,做饭这事儿,还真不是想当然就行的。
很多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习惯,时间长了,可能就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电饭煲、自榨油,甚至是炒菜时的各种小细节,如果不注意,真的有可能影响咱们的身体健康。
咱们平时做饭可得多长个心眼,别等出了问题再后悔。
健康这事儿,咱得自己多上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