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亿万年来,无数物种在这条残酷的法则下灰飞烟灭,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闪而逝的尘埃,总有一些“奇葩”能够逆风翻盘,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存活下来。

它们没有金刚钻,却也揽到了瓷器活,它们是谁?又凭什么?



答案或许让你大跌眼镜:靠“废物”,没错,就是那些看似毫无攻击力、毫无存在感的“废物”,而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海蜘蛛,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生物,已经在地球上“躺平”了四亿多年。

四亿年,什么概念?恐龙灭绝了,猛犸象消失了,就连号称“活化石”的三叶虫也只剩下化石了,而海蜘蛛,依然在海底悠哉游哉地活着,甚至连外形都没怎么变过。



2004年,英国科学家在志留纪火山灰层中发现了一种古老生物的化石,经过比对,确认其与现代海蜘蛛高度相似。

也就是说,至少在四亿五千万年前,海蜘蛛就已经是这副“德行”了,你不得不佩服,这种看似“一无是处”的生物,居然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那么,海蜘蛛究竟是何方神圣?

海蜘蛛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它跟我们平时害怕的那种蜘蛛还真不是一回事,严格来说,海蜘蛛属于螯肢亚门的一种节肢动物,跟蝎子、鲎之类的关系更近一些。



它们体型微小,通常只有几毫米,最大的也不过5厘米左右,最奇葩的是,它们几乎全身都是腿,少则八条,多则十二条,活像一个行走的“蜘蛛腿精”。

如果你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海蜘蛛,你会发现它的身体几乎是透明的,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器官的结构,它们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而是通过腿部的一些小孔来吸收氧气。



更奇葩的是,它们连心脏和血管都没有,血液循环完全依靠肠道蠕动来完成,至于消化系统,也简单得令人发指,直接用长长的口器刺入猎物体内,吸食体液,完事儿。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海蜘蛛简直是“反进化”的典范,恨不得把所有器官都“丢掉”才好,但你别说,正是这种“极简主义”的生存策略,让它们躲过了无数次灭绝危机。



为什么能躲过灭绝危机?

海蜘蛛的“隐身”技能点满了它们的身体,由于海蜘蛛几乎是透明的,在浑浊的海水中很难被发现,再加上它们行动缓慢,平时就静静地趴在海底或海藻上,存在感极低。



对于那些视力不好、主要靠感知猎物的捕食者来说,海蜘蛛简直就是“隐形”的。

海蜘蛛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基本不挑食,它们主要以海洋中微小的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的体液为食,甚至连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也不放过。



这种“来者不拒”的态度,保证了它们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也能生存下去。

最重要的是,海蜘蛛的“废柴”属性,让它在食物链中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说它弱吧,它确实没什么攻击力,连个像样的毒液都没有;说它强吧,它又没有强到可以碾压其他生物。



对于那些大型捕食者来说,海蜘蛛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抓捕这种“低回报”的猎物,还不如去找点儿其他好吃的。

所以,海蜘蛛就这么“躺平”了四亿多年,它就像一个看破红尘的隐士,不争不抢,不卑不亢,以一种“无为而治”的姿态,在波澜壮阔的生物进化史中,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当然,你可能会说,海蜘蛛这种“躺平”的生存方式,未免也太佛系了,它们难道就没有一点儿“进取心”,不想着进化出更强大的能力,去争取更高的生态位吗?

其实,海蜘蛛并非没有经历过进化,只是它们的进化方向有点“剑走偏锋”,它们没有选择强化攻击力或防御力,而是将“简单”和“弱小”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我愿称之为“逆向进化”。



“逆向进化”

试想一下,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如果你本身就没什么资源和能力,那么最好的生存方式是什么?是拼命去争夺有限的资源,还是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避免成为别人的目标?



海蜘蛛显然选择了后者,它们放弃了那些耗费能量的“无用”器官,将身体结构简化到极致,就像一个精简高效的团队,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却配合默契,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这种“断舍离”的生存哲学,让海蜘蛛能够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即使面对环境剧变,也能泰然处之,当然,海蜘蛛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佛系”。



在幼虫阶段,为了生存,它们也会展现出“狠辣”的一面,雄性海蜘蛛会将受精卵背负在身上,直到幼虫孵化。

这些幼虫体型微小,却拥有极强的寄生能力,它们会主动寻找贝类、珊瑚等生物,钻入其体内,吸取营养,完成发育。



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方式,虽然听起来不太光彩,却是海蜘蛛在幼年时期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毕竟,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想要活下去,就必须不择手段。

等到成年后,海蜘蛛的“性格”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从一个“激进派”变成一个“佛系青年”,它们不再需要依赖其他生物,而是凭借自己独特的生存策略,在广阔的海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