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蹻檐簦①说赵王,初金二壁②封朝堂。
妙策不用长平败③,高论采纳秦氏慌④。
合纵持论安本国,弃卿为友困大梁⑤。
自然大义天隆佑,著作春秋⑥秉华章。
【注释】①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意思是指穿着草鞋,背着斗笠。指远行、跋涉。
②虞卿蹑蹻檐簦,第一次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孝成王,就担任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③主联楚魏抗秦的主张没有被赵孝成王采纳,以致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于是邯郸被围困,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遭到天下人耻笑。④赵孝成王用虞卿之策向东去拜见齐王,与齐王商议攻打秦国的问题。虞卿还没返回赵国,秦国派来的使臣已经在赵国送贵重财礼到赵国来求和了。赵孝成王于是封了一座城邑给虞卿。⑤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抛弃了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了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⑥魏齐死后,虞卿不得志,就著书立说,参考《春秋》,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下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用来评议国家政治的成败,世传之为《虞氏春秋》。
【相关成语典故】虞卿双璧蹑屩担簦 穷愁著书 虞卿著书
【人物简介】
虞卿,生卒年代不详,自幼家庭生活艰难,酷爱读书,诗书经典、诸子百家、兵书战策都成竹在胸,成年后,他脚蹬草鞋,肩挂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在那里,他凭借自己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和一套精妙绝伦的外交策略,成功地说服了赵王。他的言辞犀利而中肯,既指出了赵国面临的危机,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得赵王大为赞赏,第一次拜见赵孝成王,赵孝成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孝成王,就担任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
长平之殇,策略未施。然而,虞卿的智慧并未能完全扭转赵国的命运。在长平之战这一决定战国格局的关键战役中,尽管虞卿早已预见到了秦国的野心与赵国的危险,并提出了避免正面冲突、采取外交手段缓和局势的策略,但遗憾的是,这一妙策并未被当时的赵国决策者所采纳。结果,赵国在战场上遭受了惨重的失败,数十万将士命丧沙场,国家元气大伤。长平之战的失败,不仅让赵国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实力,也间接导致了后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加速了战国末期的统一进程。而虞卿的策略未能实施,无疑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遗憾。
面对赵国的困境,虞卿并未放弃努力。他深知,单凭赵国一己之力难以抗衡强大的秦国,于是转而倡导合纵之策,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秦国。他四处奔走,游说各国君主,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得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秦国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对秦国的包围圈。虞卿的合纵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赵国的外交压力,为赵国的生存与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他也通过这一行动,展现了自己作为纵横家的卓越才能和非凡魅力。
虞卿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逐渐失去了赵王的信任和支持。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抛弃了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了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魏齐死后,虞卿不得志,就著书立说,参考《春秋》,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下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用来评议国家政治的成败,世传之为《虞氏春秋》。
若水先生
【作者简介】孙克攀,字若水,号泉一。善烹饪,喜旅游,乐诗词,演周易,思幽静,好品茗。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