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作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前,由上海市委外宣办组织,上海大学主办的“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重点项目——与世界文明对话:“一带一路”国际手工艺展览(南非站)在约翰内斯堡正式开幕,精美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南非民众和艺术爱好者的驻足观赏。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南非观众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展览,他们对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期,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大学主办的2024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一带一路”传统工艺国际交流研修班于11月27日在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开班,历时一个月。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在此交流技艺,并于12月22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展示创作成果。展览共计展出孵化的作品四十余件,本次研修班以“以艺术为纽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助力”为核心,秉承“以匠心发现匠心、以匠心传承匠心、以匠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致力于在“一带一路”话语体系中,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当代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资源,在新的传播媒介条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图景中,通过创新设计思维和路径向世界呈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当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以精准活态的方式向世界传达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传统和文化价值体系,不仅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与当代美学风貌,更是呈现了非遗保护与创新的“中国经验”。




为了进一步探讨上海大学非遗研培的创新模式,总结上海大学研培计划十年成果,有效协同资源构建话语体系,明确下一步工作规划,在宝山区文旅局的支持下,举办了“传统工艺‘新丝路’:一带一路研培模式创新研讨会”。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如何有效协同资源,创新非遗研培模式,提升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同促进传统工艺的国际交流,为上海大学下一步研培工作提供建议,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参会的嘉宾有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发展处副处长岳青(线上),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市文化旅游局非遗处四级调研员张昕,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姜芬芬,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艺术总监汪大伟,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钱初熹,艺术与设计杂志社长兼总编辑钱竹,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施远、上海新闻广播主持人闫新李,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交流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馆长田青、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江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章莉莉,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朱巧莲,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传承人、百丈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周方,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欧阳甦。


研讨会由金江波院长主持。金江波表示,近年来上海大学围绕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部署与要求。上海大学秉承上海“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品格,承担了一系列非遗传承人群的研培工作。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和活性发展”为研培特色,推动传承人群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将上海大学学科优势和宝山地域资源协同发展,形成了一套富有活力的研培模式。下阶段如何针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对非遗传承发展的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世界现代文明成果互鉴交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出去,期待各位嘉宾建言献策。


钱竹提出,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艺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高校应深入思考如何回望和振兴手工艺,以及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传统工艺的活力和活态,同时寻找和保持民族基因,确保传统工艺的纯粹性和价值。上海大学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讲好中国非遗的故事。通过一带一路研培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中国非遗的故事传播到世界舞台上,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模式。


钱初熹认为手工艺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十分重要。她提到传统手工艺是从保护到继承再到转化的过程。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需要重新审视手工艺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不仅仅是技能传授。教育有多种的实践方法,包括非遗鉴赏、民艺再造、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等。


施远表示,非遗保护不应局限于现状,而应追溯和恢复其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因此,非遗传承工作不能固步自封,而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技艺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他提出,恢复、发掘和复原工作是非遗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过材料和技术的创新应用,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符合现代消费和审美的产品,将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以满足时代的功能需求和审美愿望。在讲述中国故事、树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不应局限于某一地域或文化,而应充分融合不同文化和艺术形态,以推动非遗技艺的创新和发展。


闫新李表示,通过采访500多名传承人和制作500多期非遗节目的经验,深刻感受到传承人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媒体不仅是传播非遗知识的平台,更是连接传承人和公众、激发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桥梁。媒体应更深入地挖掘和传播非遗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而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可以借助民间力量,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和生活化的展示,让外国朋友自然地接受和喜爱中国文化。


郑芬兰认为手工艺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世界语言。她通过20多年的寻梭之旅,从20多个国家收集到24000把梭子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手工艺的普遍性和交流的力量。非遗需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同时也要有国际视野,以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朱巧莲作为外语专业人士,提到翻译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将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的重要性。她认为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涉及到图片、色彩等非语言元素的选择。优秀的翻译能够使作品在新的环境中焕发活力。在文化交流与互鉴中,翻译应发挥桥梁作用,为国际传播助力,生动讲述中国故事。


田青介绍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在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领域所具有的优势和场馆转型的需求。面对国际交流平台的新要求,希望和上海大学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合作,更新思路和方法,推动场馆发展和对外交流,努力用现代语言和年轻一代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张昕回顾了上海在非遗研培领域的卓越成绩。十年来,上海累计举办106期研培班,累计培训3000名传承人。上海大学累计举办40期,甚至多过一些省的总研培数量。她提到跨界创新设计、国际交流、研培成果实现销售是上海非遗研培计划的亮点。通过集多个非遗项目于一身、搭建生活化场景、与老字号品牌嫁接等方式,研培成果得以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接下去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进一步提升上海非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姜芬芬介绍了宝山区的非遗现状。她认为,非遗不仅是传统美学的体现,更是生活美学的源泉。为了焕发非遗的新生机,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如利用纪录片、新媒体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同时,学科交融在非遗传承中的也拥有重要的作用,要考虑从美术、音乐、戏剧等多个维度进行沉浸式传播的可能性。政府、学校与企业要通力合作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周方赞扬了此次研修班成果以小组形式的呈现,认为成套成组的展示形式进行缀痕化展示增强了作品的呈现效果和冲击力,同时也丰富了内容上的表述,这种场景化、形式化的展示方式与当下生活紧密相关。在非遗的传播过程中,应注重技艺的美学价值,通过展示其美的特质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欧阳甦认为非遗技艺的当代化和材料工艺的现代化是重点之一。非遗的国际传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翻译过程,而是需要将非遗技艺和文化含义转化为当代语境下能够被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这要求对非遗的深层文化含义进行准确的演绎和传达,融入到目标受众所在区域的语境中,达到被理解和认同的效果。可以利用国际共同关心的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将非遗的故事融入到这些大背景下进行讲述,显示中国人们对生态文明多样性的关注和思考。利用民间优势和外国创意人员,多向传播。


章莉莉表示非遗研培计划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接触非遗传承人和项目的机会,还促进了不同背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非遗传承人的参与为大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经验,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非遗研培还促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课程的诞生,如“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为培养高层次的非遗传承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非遗传承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让世界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岳青在线介绍了2015年6月启动的研培计划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显著成果。这一计划是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最具系统性和成果最显著的工作之一。研培计划不仅局限于国内的培训工作范畴,已经拓展到国际层面,包括春节申遗等工作,这些都体现了研培计划所带来的变化和成果。明年将全面总结宣传和传播研培计划十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同时,还将发起研培计划成果的社会传播计划,通过典型人物、故事和实践案例等方式,向社会更好地传达研培计划的成果和意义。


汪大伟认为研培计划不仅关注非遗传承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非遗保护和传播的思路推广到更多国家和民族,开启了非遗研培和成果发挥的新局面。非遗的活力源于当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提升。非遗研培应从提升当代生活品质的角度出发,将活态转化自然融入其中,从而展现非遗的活力,并以此提升当代生活的品质。我们可以“借船出海、借筒传声”,助力非遗的国际化传播。“一带一路”研培模式的讨论需要回到“生活”这个原点,展示中国人的活法和当代生活的魅力,这才是非遗传承的核心所在。


聂清认为研修班是一种创新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方式。通过研修班,非遗传承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技艺水平,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创新方式可以实现非遗的经济回报,能够激励更多人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形成良性循环。非遗的传承依赖于人与人的直接传授,这种传授方式在资本化时代面临挑战。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比如数字化、与教育结合等,以实现非遗知识与技能的有效传承。大学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发挥学术研究与教育资源优势,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项兆伦提到在国际交流中,我们需要关注和挖掘⼿⼯艺传统文化内涵,讲述好非遗活态传承的故事。⿎励传承⼈与高校研究者们承担起推动传统⼯艺振兴的时代责任,增强创作与研究能力,向世界传播好研培成果。


责任编辑:逄继青

文字采编:郭霄楠、逄继青

文字校对:欧阳甦

摄影:朱 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