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瑶山深处,大化法院都阳人民法庭正以创新的双语巡回工作机制,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司法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新篇章。
都阳法庭积极探索创新,建立起周巡回开庭工作机制并使之常态化。法庭以敏锐的司法视角,关注每周案件受理情况,细致考量案件当事人是否存在身体残疾、重大疾病、精神障碍或缺乏交通工具等到庭困难。基于此,挑选适合深入村屯巡回开庭的案件,每周固定开展双语巡回开庭,如同钉下一颗颗坚实的钉子,将双语巡回开庭的目标牢牢铆定,构建起长效机制。这一举措不仅为壮瑶群众提供极大的诉讼便利,更是将司法的温情温度送到群众心坎上,真正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88次巡回开庭深受乡亲们的认可,那一声声诚挚的感谢,是对法庭工作最温暖的回应。
为了提高双语巡回工作调判质效,都阳法庭在配备瑶族陪审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在辖区各村优选一至两名瑶王调解员,这些瑶王调解员凭借在村中的崇高威望、群众对其深厚的感情以及对本村村风民情、风俗习惯的透彻了解,在调解工作中发挥着独特优势。他们能巧妙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融情于理地化解矛盾纠纷,让众多案件在家门口得以调解解决。今年以来,巡回开庭中共达成调解50件,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减少判决适用的可能。
都阳法庭还着力打造一体化的巡回工作队伍,共同推进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工作。由双语巡回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瑶王调解员和村“两委”成员组成的队伍协同作战。双语巡回法官确定巡回开庭案件后及时通知各方当事人,并与村“两委”、瑶王调解员紧密联系。村“两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及时向巡回法官反馈村里重大且难以处理的矛盾纠纷。巡回法官开庭结束后,组织各方开展巡回调解工作,通过巡回法官释法说理,村“两委”和瑶王调解员结合村风民俗进行劝解,有效提高诉源治理效果。今年以来,在巡回期间共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4件,并且在以尚武村为重点推进的无讼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案件受理量同比大幅减少。
此外,都阳法庭以双语巡回开庭为基础,将一村一法官、三官一律工作有机融合。在巡回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讲培训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宣传民法典、民族团结政策、常见案例,为群众释法答疑,发放法治宣传手册;配合村“两委”调处矛盾纠纷,在学校开展法治教育课、模拟法庭等活动。这些活动如同播撒法治种子的雨露,滋润着壮瑶群众的心田,不断提升群众自觉学法守法遵法用法意识,强化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村屯的基层社会治理效果。
都阳双语巡回法庭的“周巡回工作机制”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打开司法服务瑶山群众的新格局,在民族团结与基层治理的画卷上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出司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积极作为和深远影响力。(韦玥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