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码上的商品采购日期早于商品的生产日期?商品名称与实际不符,商家竟可以随时更改溯源码信息……溯源码作为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手段,被广泛运用在商品的流通、销售等环节,也是消费者判断商品真伪的重要标识之一。然而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商品溯源码存在问题。对于溯源码上的产品信息与实际明显不符,受访电商多将这些问题归结于工作人员“贴错”或“漏贴”导致。(澎湃新闻)
在商品产运销和终端消费场景内,溯源码一直有着广泛运用。理论上,溯源码为“一物一码”,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通过扫描唯一的识别码,查看详细的生产信息、物流情况,实现产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由于可以藉此弄清商品的“前世今生”,所以现实中很多人是将之作为“防伪码”来使用的。但严格说来,溯源码与防伪码其实是两回事。溯源码有问题,未必就意味着商品是假货——尽管这是消费者很自然的直觉反应。
从最近曝出的种种案例看,很多都是因为溯源码不靠谱,而导致商品真伪遭疑。面对质疑,平台方均给出了相应回应,概括而言,都是将之归纳为是技术性的、偶发的操作失误,比如说“贴错”或“漏贴”等等……当然了,事实如何是一回事,公众如何理解则是另一回事。不容否认的是,状况不断的溯源码,确乎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互信。不少消费者动辄把问题溯源码等同于问题商品,这造成了巨大的解释成本,也挫伤了消费信心,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好的商业模式,要赢得信任,同样要守住信任。商品溯源码,不应该只是一种策略性的、表演性的“立信”工具,而应该真正地形成信息闭关,来约束整个产业链诚信经营、尽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