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后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开启。大革命时期,为了帮助我国培养革命人才,苏联方面成立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很多年轻有为的革命同志也被送到这所学校,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革命理论,为以后的革命斗争做好了准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大革命时期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进步青年之一,他的名字叫殷鉴。从莫斯科回国后,殷鉴受到重用,担任了河北省委书记等职务。那么,殷鉴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如何呢?
殷鉴出生于1904年,湖北省黄冈市人。早年时期,殷鉴主要在家乡一带读书,在求学期间,他追求进步思想,主动结识进步人士,向往革命。不久后,在湖北早期党员张浩等人的影响下,殷鉴积极参加各种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多次参加武汉地区的革命活动,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6年春天,受组织派遣,殷鉴前往苏联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求学。在苏联留学期间,殷鉴始终怀揣坚定的革命信念,立下了为国家、为民族而战斗的雄心壮志。另外,殷鉴还曾专门到列宁墓前发誓: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战斗不止。
1930年,殷鉴结束了在苏联的求学经历,返回祖国。回国后,他前往上海,进入机关工作,担任了沪中区委书记等职务。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殷鉴出国时,此时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已经破裂,国内革命活动也陷入了低潮,但殷鉴没有对革命事业灰心,他继续怀着坚定的信念,致力于组织的发展壮大。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因为叛徒的出卖,北方局多次遭遇破坏,革命形势非常紧张。1931年4月,中央把殷鉴派到北平,让他重建被破坏的河北省委。到北平后,殷鉴一方面把省委的机关驻地从天津迁到北平,另一方面积极营救被捕的同志,同时,27岁的殷鉴也担任了河北省委书记一职,全面领导河北的地下工作。
可惜的是,6月初,因为叛徒出卖,重建的河北省委再一次被破坏,殷鉴也不幸被捕,并被关押进北平宪兵司令部监狱。经过一番审讯后,殷鉴被判处死刑,此后他据理力争,刑期减为有期徒刑十四年。
九一八事变后,殷鉴被转移到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这所监狱位于草岚子胡同,也被称为草岚子监狱。被关押期间,殷鉴坚贞不屈,他组织被关押的革命同志成立了监狱党支部,并担任了支部书记,领导狱友与反动派斗智斗勇。
1936年3月,刘少奇来到华北地区,担任了北方局书记,当时全国的抗日形势高涨,但北方局因为多次遭遇破坏,很多干部被捕,因此严重缺少抗日干部。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提议,少奇同志决定营救被关押在草岚子监狱的同志。
当时草岚子监狱内的革命同志大部分都刑期已满,只是缺少一个手续。针对这件事,少奇同志在请示中央同意的前提下,决定让被关押的同志履行一个手续,从而走出监狱。经过一番准备后,北方局向监狱秘密送去了第一封指示信,而收信人就是殷鉴。
这封信的大体意思是:北方局指示你们可以履行“出狱手续”,争取早日出来。殷鉴收到信后,与薄一波等人商议,一致认为这是敌人的诡计,对这封密信置之不理。此后北方局又送出第二封信,再加上监狱支部通过其他手段得到第三封信,这几封信都指示被关押的同志以履行“出狱手续”。于是殷鉴等人作出决定,执行上级指示,分批“履行手续”,走出了监狱。
出狱之后,殷鉴被组织安排到北平的法国医院疗养,可惜的是,因为在狱中饱受折磨,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1937年4月,殷鉴英年早逝,年仅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