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为啥越来越难吃了?”
其实,现在我们能在各大超市、或者商贩手中买到的猪肉,大部分是“外国猪”。
哪个是中华土猪?
有来自丹麦和英国的的长白猪、大白猪,长得憨态可掬,不仅猪皮看着白净,猪肉看着也格外粉嫩。
还有美国大农场专门培育的瘦肉型猪种,之前国人经济刚刚发展起来时,不少人嫌弃肥肉太腻,以至于这种瘦肉猪被疯狂引进饲养。
后来也占据了中国猪肉市场的“半壁江山”。
进口猪种成为中国养殖户的首选,难道是因为“外国猪的味道完胜中国猪”?
不是的,主要就是因为,本土猪的长成太慢,满足不了我们日益增长的“吃肉需求”。
可现如今,“猪肉越来越难吃”几乎成为共识,我们还能重新养回我们的中华土猪吗?
猪变了,不是人变了
当“年轻人吐槽猪肉越来越难吃”冲上热搜的那一刻,有人起初率先提出质疑:
“到底是猪变了,还是人变了?”
中国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少吃多滋味,长吃无好味”。
很多人认为,大家吐槽猪肉不好吃了,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猪肉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吃的多了,自然就觉得不好吃了。
这个说法有点道理,但是只能占一点点!
猪肉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占据的比例实在是太大了,香喷喷的红烧肉,肥得流油的肘子,QQ弹弹的肥肠,再来一碗辣炒猪肝...
一头猪浑身上下都能被我们搬上餐桌,轮着吃一遍都不会厌。
即便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也不应该成为“猪肉越来越难吃”的主要原因。
毕竟,别质疑中国人的味蕾和对吃的执着呀!
“外国猪”如今好比火鸡
有网友将中国人挑选食材的标准分成了四个等级,分别是:
“好吃的,不好吃的,不能吃的,和火鸡”。
只要它好吃,不管煎、炸、炖、煮、蒸,哪怕这套流程挨个来一遍呢,为了这口吃的,中国人就能把它做出来。
而那些不好吃的,则统一根据功效做成药材。
什么蟑螂、蚂蚁蛋、青蛙皮...中药材的种类之广,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老祖宗们做不到。
至于另外两类,就是不能吃的和火鸡!
不能吃的咱就不说啥了。
那为什么火鸡这种看着肉多又顶饱的动物,当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没带回来,后来开放港口没传进来,现在也没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呢?
郑和将长颈鹿当做麒麟,带回中国
直到发现贯穿中国人食谱的猪肉突然越来越难吃后,我才终于明白原因。
如今中国市场上的“外国猪”,就好比当初没被大量引进中国的火鸡,量大但是肉柴!
让人不吃的时候想着,吃了之后后悔!
“鸡中贵族”敌不过中国人的选择
火鸡这种动物,体型和咱中国的本土鸡相比,堪称巨大,甚至有“鸡中贵族”、“秃头宝贝”的美称。
他们头上没有特别明显的鸡冠,而是长成了类似皮瘤的外貌,这层皮瘤还会随着火鸡情绪的变化,产生或红或蓝的色彩变化。
火鸡鼻子上有一条长长的肉锥,尾羽也特别发达,兴奋时主动散开尾巴上的羽毛,体型看着就更大了。
不过很多中国人其实都不在意火鸡“生前”长什么样。
大家更熟悉的,是以前黑白电视中,美国人餐桌上那个巨大的火鸡腿,或者看着焦黄流油的整个巨大烤鸡模样。
大多数人小时候,应该都很想尝尝火鸡的味道吧。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火鸡愣是没在中国火起来,
街上随便拉一位中国人,问他吃过火鸡吗,对方大概率会回答:
“我吃过火鸡面!”
直到很多网友长大后,真正尝过火鸡的味道才明白,这东西它是真的难吃呀。
而且下蛋率也低,一年就产两次蛋,妥妥的“鸡肋”。
当初郑和下西洋没把火鸡带回来,真的做得太对了。
有网友戏称:
“这简直就是用九族做担保,证明它真的不好吃!”
但是,国外的火鸡没传进来,“国外的猪”倒是悄无声息的,就占领了中国大部分的猪肉市场。
这应该才是中国人觉得猪肉越来越难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令人可惜的是,现在就算我们“哭着喊着”想让中华土猪赶快回来,也有些难了!
中华土猪或将绝种
现在很多人统一将土猪肉叫做黑猪肉,其实在以前,这些黑猪也是有区别的。
平潭黑猪、福州土猪、东北民猪、金华猪等等整整几十个品种,吃起来各有特色,香喷喷的。
金华火腿用的金华猪
但改革开放后,因为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急速膨胀,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人开始将外国培养完全的种猪引入中国市场。
紧接着,就开始了猪肉的涨价之旅...
中国猪肉产量在全球的占比
令人尴尬的就是,即便这些从国外引进的大白猪,配合专门的精饲料培养,出栏速度很快,但也赶不上中国人吃它的速度。
每年我国还会直接进口大量猪肉,很多时候,我们可能直接吃的就是进口猪肉。
而外国的猪,很多都是不会提前煽的,这也是有时吃到的肉格外难吃的原因。
要不是大家终于发现“外国猪”越来越难吃,导致现在黑猪肉的价格,要比普通猪肉高上不少。
因此引得不少年轻人重新开始重视饲养黑猪,我们的中华土猪,可能就直接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新生一代的孩子,甚至直接会一直以为,猪就只有大白猪和野猪两种了。
可惜,市场的需求反馈还是有点晚了。
据统计,在我国的本土猪种类中,福州土猪、平潭黑猪等十几个品种,都已经差不多绝种。
其他种类的小规模饲养,也因为产出太慢太少,不能快速扩大规模。
毕竟市场虽有需求,但是为了保证肉质和出肉率,大部分的中华土猪,还是坚持1年甚至两年出栏。
在这种情况下,三四个月就能长成的“大白猪”无疑已经占据大部分的市场,让人没得选择。
猪肉越来越难吃,真的不是我们的错觉。
外国猪的持续引入,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30多年。
不过,即便这样,我们大部分人还能清楚的对比出味道的差别,不得不感慨中国人对吃的敏感和执着。
民以食为天,希望更多人能够重视中华土猪的饲养,让猪肉重新回到本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