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蛤蟆的他救与自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随笔
文/杨之藏
抑郁往往是弱势者常见的情绪反应。被欺负、被凌辱、被压迫,而不敢奋力反抗,那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的劲头一直在心里流淌,不能伤人,就会自伤。家庭富有,有权有势的人,会不会抑郁?弱势者往往会这样想:“等我有权有势了-----”大约是有权有势了,就再也百毒不侵,自由潇洒了。然而人世间有太多的意外,出乎意外地,权势者、富贵者皆有抑郁的存在。
抑郁是一种情绪反应,散散心,换换境,大致就可以解决。然而长期的抑郁,就会形成抑郁症。当生命的原动力受到损害时,要想再次恢复可就不那么简单了。蛤蟆先生作为有权有势的富二代,他的抑郁来自于原生家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相关角色,都源自于《柳林风声》,然而作者却借这样耳熟能详的角色,重新演绎了抑郁症患者的他救与自救的历程。理所当然,蛤蟆先生就是那个抑郁症患者,其它的几位角色就是心理医生苍鹭,蛤蟆的朋友鼹鼠、河鼠和獾。虽然是动物的名字,却是拟人化的形象。
蛤蟆先生拥有父辈遗留下来的工厂,还拥有数一数二的蛤蟆庄园,家里富有得很,还时不时有钱去周游世界,一时兴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是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的那类人。他为什么会抑郁?
他的抑郁源自于他想对父辈们的严苛表示反抗而不能,这股力量就转化为了自我放逐以求排解。这感觉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竹林七贤”,总寻求以惊世骇俗的举动来反抗内在的心灵束缚。他越狱、抢马卖钱,偷车------他这样做是为了钱吗?当然不是。他是为了寻求刺激。然而事实上这些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在需要正面冲锋的时候,做任何的旁敲侧击,都是一种怯懦的妥协。
原本有一个人可以用爱抚慰他的创伤,那就是他的母亲。然而,母亲对于父亲权威的屈服和顺从,摧毁了他的避风港。当他想要奋力反抗而力不能及时,他的性格就呈现出巧妙地规避,一方面隐忍,一方面放纵;一方面痛心,一方面屡犯不改。
情绪是一种力量。这股力量倘若没有被很好地引导和释放,就会陷入疯狂作妖的怪异阶段。控制和引导这股力量,首先要练习自己的胆量,学会勇敢地直面自己的这些愤怒情绪,正视它,不回避。其次,要学会觉察和观照它们,就像对待一个孩子一样,你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并尝试着去理解他们。再次,要分析它的根源。那是蛤蟆面临优秀的爷爷、外祖父、父亲时的自卑,面对苛责时的反抗,面对无爱时的幽怨,种种混合在一起的情绪,他有怕,有恨,有怨,有痛。是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状态的切换。最后,我们要学会在观照中刻意地抽离出来,从非理性到理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儿童自我状态到父母状态。
这些经历,或许大部分人都有过,只是有些人幸运地摸索着趟过了这条暗河,而有些人还困在这条暗河之中。蛤蟆先生无疑是受困的人之一。
蛤蟆的解困,是从朋友鼹鼠发现他不对劲之后开始的,先是被几个朋友撺掇着去看心理医生。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行动力弱的人总是要被一些人撺掇着、怂恿着才会有所行动。虽然并不十分情愿,但也算是半推半就。如果没有这一步,也就没有了后面那些精彩的几大步了。艾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朋友们帮助蛤蟆先生迈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关键性的第二步,是在白鹭医生的帮助下,由蛤蟆亲自迈出去的。那就是坦然地接受自己对自己负责。从自我担责到情绪连接、理性指导、追根溯源、调整状态、自我突破、恢复自信,这是一系列的心理咨询过程,也是一系列的抑郁疗愈过程。
在这他救与自救的共同支撑下,蛤蟆终于趟过了这条暗河。在我们边读这本书,边陪同蛤蟆一起闯关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心灵重建的新生,感受到了自我原动力的逐渐恢复,感受到了倾听和指导的伟大意义------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 著;陈赢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38.00元
扫码加好友
学习新技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互动游戏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后,在对话框里发送“自媒体”(去掉双引号),试试看你能够收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