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见证,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遗存,更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始建于1894年的北洋官铁路局山海关造桥厂,是我国第一家制造钢桥和铁路道岔产品的企业,被誉为“中国钢桥的摇篮”“道岔的故乡”。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中铁山桥成功入选。
这里工业遗产的核心物项有:原钢梁车间厂房、打风机厂房、清光绪二十四年桥梁铭牌、两米铣边机床、型钢矫正机、1914年交通部直辖京奉铁路管理局电报、武汉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过程图册、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工厂志。这些工业遗产记录了工业化进程中的辉煌与变迁,是珍贵的城市记忆碎片,也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留住工业文明的记忆
走进一家博物馆,你一定会关注这里的“镇馆之宝”。中铁山桥红桥展馆的“镇馆之宝”,是清光绪二十四年桥梁铭牌。
仔细端详这块桥梁铭牌,古色古香的造型,繁复美妙的图案,即便布满岁月的锈渍,仍旧能依稀辨别出上面的字样。正中的长方形里标注着“光緒貳拾四年”,年号上下呈扇形分别在龙首处铸有“山海關”和“造橋廠”,四条蛟龙盘旋其中。
中国现存最早的桥梁铭牌。
桥梁铭牌是桥梁出厂时铆接在桥梁上的厂家标识,通俗地说就是桥梁“商标”。这块桥梁铭牌制造于1898年,当时一家比利时桥梁公司承包了京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的建设,在刚刚成立不久的山海关造桥厂定制了102孔31.5米上承钢桁梁和21.5米上承钢板梁,桥梁铭牌就是作为厂家标志铆接在钢梁上面的。
“这块老桥梁铭牌是中铁山桥最珍贵的历史物件,它是历史的眼睛,时刻凝视着中铁山桥工业报国的初心与使命。”红桥展馆讲解员朱婷婷说。
在中铁山桥的红桥文化广场上,一个大型设备矗立在草坪上,很是显眼。这个“大块头”被称为“两米铣边机床”,它的岁数比桥牌还要大一些,是当时的山海关造桥厂于1894年从英国购进的。
1894年从英国购进的两米铣边机床。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米铣边机床”在公司钢梁生产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服务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的制造,也是新时期武汉天兴洲、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多座国内、国际知名大桥的功勋设备。这台设备与中铁山桥同龄,在中铁山桥服役至2013年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型钢矫正机”距离“两米铣边机床”一步之遥,它看上去像是一个大型的机械打字机,每个凸起的圆盘就像是键盘上的按键。这台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是1955年从前苏联引进的,引进当年即为建造新中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进行型钢矫正,确保了生产大型铆接桥梁工艺的要求,具有很高的科技价值。
1955年从前苏联引进的型钢矫正机。
武汉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过程图册。
在中铁山桥,两座建于1953年的青砖厂房很有年代感,它们分别为原钢梁车间厂房和打风机厂房。原钢梁车间厂房为适应当时国家铁路建设而兴建,满足了大型钢梁制造的需要,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桥梁的钢梁均诞生于这里。打风机厂房则为当时的生产供风,是必不可少的“后勤力量”。
1953年建设的打风机厂房。
如果说老厂房、旧设备见证了工业文明的变迁,那么文字记录、工艺图册和泛黄的老照片则蕴含了深邃的工业文化。
1914年交通部直辖京奉铁路管理局电报。
翻开“1914年交通部直辖京奉铁路管理局电报”,上面手写的密密麻麻的数字被翻译成文字,这份电报作为具有“信史”价值的重要纸质历史资料,为后人了解彼时交流的特征提供了重要参考;“武汉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过程图册”里,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展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制造过程,对大桥钢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进行了详细记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技价值;一本厚厚的《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工厂志》则记载了自1894年建厂至1989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
2022年,中铁山桥按照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相关要求,依托打风机厂房,成立了赋能工匠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的12名成员中有2名特级技师、3名高级技师、4名技师,主要开展工艺创新、技艺传承、人才培养以及职工技能实操培训等活动,并与实际生产中的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打风机厂房“变身”工匠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多项课题攻关,比如在基础电费测算方面,我们团队对生产能源消耗进行研究,把基础电费测算调整为按需量计费的方式,通过调整各种供电出路,企业的基础电费一年能节省200多万。”11月25日,在修葺一新的打风机厂房内,中铁山桥能源动力分公司赋能工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供电工段段长王建伟正在给青年职工进行自动控制技术理论培训。
打风机厂房目前主要用于生产压缩空气,这些高压空气用来驱动气动工具运行,是中铁山桥重要的能源动力部门,也是用电“大户”。中铁山桥能源动力分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张海明告诉记者,去年,赋能工匠创新工作室建立了能源管理云平台,对企业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了用能的精细化管理。
以学习、研究、培训、创新为目的,赋能工匠创新工作室是为职工赋能、为企业创效的创新创效平台。“这是我们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培训基地,也让老厂房赓续新生命、焕发新生机、产生新价值。”中铁山桥能源动力分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韩鹏说。
搬运机器人来回挥动着手臂、焊接机器人周边飞舞着耀眼的焊花、激光刻录机器人短短数秒为道岔垫板刻制二维码……原钢梁车间厂房如今成为中铁山桥的道岔智能制造基地,智能机器人在生产中“大显身手”。
“我们对原钢梁车间厂房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添置大量新设备,运用众多新技术,通过数智赋能,实现老厂房的智能焕新。”中铁山桥轨道器材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马跃介绍。
据了解,轨道器材分公司是中铁山桥道岔垫板的主制单位。公司在原钢梁车间厂房里建成了国内首个道岔垫板智能生产线,集中了激光切割、激光标识、数控集成加工、自动导向搬运车和机器人自动焊接等技术,实现了由传统人工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转变,有力推动了铁路道岔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铁山桥不断增强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充分将工业遗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让工业遗产不断焕发新生机。
原钢梁车间厂房、打风机厂房等老厂房焕发出新活力;众多老设备不仅成为装点红桥文化广场的重要景观,还让人们能够近距离触及过去的工业文明;红桥展馆充分挖掘老物件背后的历史故事,供人们参观学习时了解回顾。与此同时,中铁山桥还于今年组建史志工作专班,将厂志改为司志,推进司志续修工作。
红色教育基地的诞生
将保护寓于开发之中,中铁山桥利用丰富的工业遗产,建设了由红桥展馆、红桥文化广场、历史文化长廊、“六廉”工作室、践行“三个转变”成果展示区等构成的红色教育基地。
2021年,中铁山桥将历史文化广场改造为红桥文化广场,将其打造为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路线的重要一环。红桥文化广场占地1922平方米,象征着王尽美同志1922年来到山桥开展革命工作。广场由王尽美汉白玉雕像、三峰党建标志、红桥精神字体雕塑、百年山桥图、工业遗产老设备等组成。
中铁山桥还在道岔分公司普速道岔加工中心厂房开辟了一处百年历史文化长廊,把“企业发展史”搬到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里,被誉为活的“企业教科书”。置身于百年历史文化长廊中,仿佛在尘封的工业历史和现代的工业文明之间游走。
百年历史文化长廊把“企业发展史”搬到车间里。
保护开发后,原钢梁车间厂房成为道岔智能制造基地。
中铁山桥红桥党建馆。
2022年,中铁山桥改建红桥展馆,通过开展征集历史文献、老物件、老故事等方式,不断丰富展馆文化内涵。红桥展馆以“领路先行 尽善尽美”为主题,以时间为轴,以党建为魂,由红色之源、开路先锋和尽善尽美三个部分组成,全面展现了中铁山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铁山桥红色教育基地举办特色主题活动。记者 方竟凯 摄
近年来,红色教育基地先后与李大钊干部学院、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中国中铁党校等开展联合办学,在课程开发、理论研究、培训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基地每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余场,年均接待参观上万人次。基地先后获评“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代表培训实践教学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教育基地”“河北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成为学习宣传弘扬“尽美”精神的重要阵地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特色品牌。
来源:秦皇岛plus(记者:高扬)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