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zern(康采恩)”,是德文中特指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在过去近百年的汽车工业史中,这个词常常被人们附加在VW(大众汽车)的后面,即VW-Konzern。

在新能源时代,这家来自德国的康采恩在被誉为“工业克苏鲁”的中国,进行了一次看似大胆却顺应趋势的布局:制定“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创建在华第三家合资公司大众安徽,并发布“金标大众”——ID. 与众新品类,瞄准更年轻的人群,并追寻最具挑战的智能化技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众汽车在这里的每一步都显得尤为关键。

过去几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品牌数量不断增加,新能源产品已经变得非常丰富。在如此背景下,一个新产品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取决于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打出差异化。

而“金标大众”的诞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首款产品ID. 与众既是大众首款智能电动轿跑SUV,也是其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一次战略性突破。

同样这也预示着,大众汽车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战略布局“棋局未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旗帜鲜明,金标大众

起初,在ID. 与众首次亮相时,人们就被车头上显眼的金色大众标志所吸引。

ID. 与众并没有采用经典的银色大众标,而是在车头、车尾处换上了金色的大众汽车标志。再加上年轻运动风格车头、轿跑SUV车身、全新的场景智能化功能以及出色的驾控表现,ID. 与众一开始,就会让人意识到:它与之前我们对大众的固有印象全然不同。

毕竟多年以来,大众车早已经被国人默认为“中庸之车”。那么,这次ID. 与众到底为什么不再“循规蹈矩”,而是与都市年轻态用户同频共振?


事实上,“年轻化、智能化”是很多老牌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进程中不约而同的选择。虽说,最近两年德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都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但只有大众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积极的与本土品牌合作并拥抱智能化浪潮,不管是展现出的速度,还是决策层的坚决,都让人刮目相看。

而其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市场客户需求高且独特,对快速迭代、新鲜事物持更开放的态度。有些在全球其他市场较为成功的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度却不尽人意。

只有不断拥抱市场变化,紧跟时代需求,才是当今传统车企面对转型压力所应展现出的态度。在深思熟虑后,大众得出结论:未来的出行方式不但是电动的、智能的和互联的,更是便捷的、惬意的和有温度的。

而中国用户既重视产品品质与安全,也追求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社交体验。因此,ID. 与众通过四个创新维度来回应用户的诉求。


首先,外观是留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ID. 与众吸引眼球、风格前卫、富有表现力的外观设计,吸引了那些热情张扬且热衷表达自我的消费者。

其次,大众通过高性能底盘、可变转向系统、4.7米转弯半径(后驱)、E-Boost 性能包和5.6秒加速(四驱)等,让新车获得了很好的动态性能。

此外,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界面(HMI)、AI智能伙伴以及大语言模型(LLM)等功能使其智能化水平与时俱进。

最后,最为重要的就是大众一直坚持的高品质。ID. 与众经过了长期耐久性测试、扭转刚度测试以及增强的底板和安全气囊系统的验证,同时还成为了首个同时获得中汽研NESTA“整车电池安全认证”和“电池安全年度车型”双认证的车型。

换上金标,并不意味着完全地推倒重来,而是一场大众造车思想与中国市场需求的全新结合。


一个品牌的崛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自1937年成立以来,大众汽车的品牌理念就是让汽车成为人人可及的交通工具,从其德文名的含义即可窥见,“Volkswagen”也就是“人民的汽车”。

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的目标是为普通老百姓制造汽车。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众不断拓展其产品线。从最初的甲壳虫,到现在的高尔夫、帕萨特等紧凑型和中型轿车,再到SUV、电动车和跑车,大众的产品线日益丰富多样。

而如今在中国市场推出金标大众新品类,既延续了其品牌理念,又实现了与传统产品的清晰区隔。同时,这也意味着大众“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更进一步。

“在中国,为中国”的具象化体现

此前,大众前掌门人卡尔·哈恩曾预言:“如果说汽车工业的昨天来自欧洲,那么汽车工业的明天很可能会在中国。” 然而没想到的是,随着汽车工业的转型,汽车的销售模式也在悄然改变。


在中国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上,随着能源形式完成初步转化,打造品牌的新零售生态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大众的中国市场战略,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在零售生态的改革上,金标大众或许将为所有困于转型中的跨国车企,提供一个全新的破局思路。通过ID. 与众,大众汽车提供了端到端的独特用户服务,覆盖从购买到充电再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多数跨国车企都是采用传统4S店的销售模式。但很明显,在如今新能源产品主导的中国市场,仅凭过往的那些模式已经无法像几十年前一样,打动中国的新兴消费群体了。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几乎全部新势力品牌在全国各地的热门商超开有品牌直营店。这些直营店体验店可以让消费者更快速便捷的体验产品、了解车型信息。

在新零售变革的趋势下,2024年这一年,大众安徽从零开始建立了完全独立的品牌直营(DTC)的新零售体系,并构建了直营加代理制的混合销售模式。

目前,随着成都、上海、广州、北京ID. UNYX体验中心相继开业,大众汽车(安徽)品牌直营版图已实现东、南、西、北区域的覆盖,新零售网络布局也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

除了ID. UNYX体验中心外,大众安徽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由ID. UNYX空间、用户中心、交付中心、体验站等组成的多元化汽车新零售网络。

在充电桩建设方面,大众持股的开迈斯充电桩已经覆盖了2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1.28万个充电终端,它们能为ID. 与众的用户提供45分钟充电预约、直流快充、即插即充、免费停车等服务。

这样用户至上的新零售模式,展现出了大众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与承诺。对于大众而言,“在中国,为中国”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套处处围绕中国市场思考的持久战略。


创新变革,不止于车

早在1984年,大众就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合资造车的国际汽车品牌,同样也是第一个在华进行本土化生产的国际汽车品牌。

如果说,是大众敲开了国内主流市场的大门,那么40年后,今天的ID. 与众则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不止于车”的体验。


自ID. 与众诞生以来,大众就为中国市场打造了多样化的整合营销体系。比如,基于智能纯电出行方式,推出的“金”彩生活探寻计划——ID. 与众赏金之旅,它覆盖文化、艺术、时尚、设计、运动、音乐等领域,与用户共同探索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开在各大商超的ID. UNYX 体验中心不仅是一个品牌直营展示店,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线下社区。

针对目标用户的生活方式,在艺术领域,ID. 与众携手知名书法家、跨媒体艺术先锋朱敬一,共同打造艺术装置和联名周边;在音乐领域,ID. 与众与中国知名英伦摇滚乐队橘子海合作,打造小型LIVE演出,用音乐拉近用户与理想生活的距离;此外,ID. 与众还与中国特色香水品牌闻献合作,联合全国51家零售门店,打造“闻香-城市之旅”,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在线上商城里,围绕用户的生活方式,ID. 与众上架的商品围绕生活艺术、都市休闲、轻户外、旅行出行、用车体验五个场景,从家开始,走进都市,再到近郊,最后融入大自然。


纵观大众的历史,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因为其在每个关键节点都重塑了新的出行方式。不管是智能化技术与安全品质,还是新零售生态和“不止于车”的整合营销体系,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前瞻思维。

事实证明,正是凭借这种势如破竹的创新和决胜的勇气,带领大众品牌走到了今天。40年前,大众曾凭借大胆的本土化策略拿到了中国市场主动权。如今,在这个市场格局加速重塑的关键时期,大众再次在智能电动赛道上写下一个全新的篇章。

结语:坚持做正确的事

2025年是ID. 与众上市后的首个完整销售年,同样也是大众在华下一个四十年的“元年”。做正确但困难的事,是大众一如既往的坚持。

在坚定的战略定力下,ID. 与众计划推出更丰富的产品序列和智能化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智舱智驾体验。

同时,大众安徽将进一步加速销售网络的布局。预计到2025年,销售网点将覆盖至70个城市,并从一线扩展到三线城市。每一个销售网点不仅仅是销售终端,也是ID. UNYX的服务体验中心,为用户提供智能电动出行解决方案和超越汽车本身的增值服务。

市场份额和销量并不是大众汽车衡量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参数。实际上,盈利能力被视为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遵循“价值优先于数量”战略、坚持长期主义、坚定投资未来技术,并为下一次技术变革做准备,这使得大众汽车能够独立于短期的市场成功,将目光放远到以十年为单位的长期价值。

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战略布局尚未定局,而下半场的比赛将更为精彩。

秉承“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金标大众”将像过去40年一样,持续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具时代影响力的新出行体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