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高语阳

12月22日,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发布相关数据:

  •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监委和各级监察机关持续用力做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全国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6.8万件、处分62.8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万人。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集中整治,以超常规举措依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直接查办督办重点案件2633件。

  • 强力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国家监委督促有关部门首次摸清全国中小学食堂及供餐情况等底数,指导各级监察机关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派员查处湖南省隆回县两任县委书记收受贿赂,放任不良商家将劣质米掺进学生营养餐等案件。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督办12起典型案件,指导各地立案查处414人,督促66个县整改挤占挪用营养餐资金等问题。

  • 攻坚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国家监委指导各级监察机关查处贪污侵占集体资金、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15.3万个,处分13.2万人。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督促整改低价合同、超期合同、“人情合同”115.2万份,整改管理不规范的工程项目3.3万个,化解村级债务62.6亿元。

  • 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推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监委调度各级监察机关配合有关部门重拳出击,严查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问题,狠刹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业歪风。全国共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634人。其中,留置处级以上干部675人。推动规范医药领域采购、销售等制度机制,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严厉打击“号贩子”。推动对全国51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国家飞行检查,查实欺诈骗保机构124家,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242.3亿元。2024年较2022年同期,全国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出院次均费用下降5.7%,其中住院次均药品费用下降12.1%。

  • 严肃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些安全事故背后往往存在责任缺失、监管缺位等“人祸”。国家监委以严肃问责压实责任,直接对内蒙古新井煤业露天煤矿坍塌、江西新余临街店铺火灾等6起重特大事故开展调查,对337名公职人员追责问责,其中中管干部13人。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中,银川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李永宁违规违法组建2家燃气公司,充装、配送不符合标准的液化气瓶,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问题隐患视而不见,最终酿成31人死亡的惨剧。国家监委直接追责、提级查办,不仅揪出以权谋私的李永宁,还严肃查处67名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

  • 坚决惩处侵害困难弱势群体利益行为,推动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国家监委聚焦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会同民政部门开展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专项整治,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6万个,清退不符合条件人员7023人,新增应纳未纳低保人员2.1万人。河北、甘肃等地监察机关推动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今年4月以来向10.5万名农民工发放欠付工资11.4亿元。安徽省监察机关专项治理征迁户“安置难”问题,严查侵占安置房、私吞补偿款等行为,挖出“房虫”976人,解决54.8万套安置房问题,政府支出安置过渡费年均减少35亿余元。

  •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维护社会安宁。国家监委会同政法部门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打伞破网”,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870件,处分9514人,移送检察机关833人。直接督办山西孝义王财宝、河北唐山杨立国、湖北武汉黄大发等23起重大涉黑涉恶案件背后“伞网”问题,督导地方监察机关严肃查处安徽省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业峰,陕西省铜川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高毅等一批影响大、职级高的“保护伞”武汉市政协原副主席陈邂馨明知黄大发是黑恶势力首要分子,仍为其“站台背书”,长达15年之久,助长该团伙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坐大成势。

  • 严厉查处干扰群众生产经营行为,优化发展环境。国家监委以监督促监管,指导地方结合实际整治营商环境、基层执法、窗口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查处执法司法和政务服务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1万个,处分6.6万人。直接督办舆情反映的山西省灵石县交通执法人员敲诈勒索超载车辆问题,指导地方查实3名执法人员收受车主月供“买路钱”及企业“好处费”39.5万元,挖出县交通局局长温向阳受贿422万余元等问题,推动全省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专项整治。

  • 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国家监委坚持完善惩戒机制、强化监督纠治、通报典型案例一体推进,赴13个省区市开展明察暗访,严查严纠“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公开通报32起案例。各级监察机关共叫停、责令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求主干道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引发舆情。国家监委派员暗访、现场督办,严肃处理信阳市副市长、息县县委书记等9人,并在全国公开通报。严肃查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委原书记刘克文劳民伤财在农村道路两侧“刷白墙”、重庆市江津区委原书记程志毅对镇村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拖延搁置导致水质逐年下降等典型问题,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报告》指出,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整治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

《报告》明确,我们准备再用两年时间聚焦县级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深化整治工作。

  • 一是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协同配合机制,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增强整治工作整体性、协同性。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逐级拧紧责任螺丝,防止松劲懈怠、疲劳厌战。强化监察监督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贯通协同,合力解决工作中的堵点难点。

  • 二是着力提升常态长效整治水平。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健全下沉督导、明察暗访机制,完善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制度,突出加强对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的监督。推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层监督效能。推动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基层小微权力阳光规范运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 三是始终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严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等问题。深化运用领导包市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攻坚突破重点案件。加大查处行贿犯罪、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力度。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推动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完善制度,从根源上净化政治生态,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 四是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用好群众点题机制,滚动式整治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突出问题。从今年11月起,用一年时间,在全国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明年部署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治工作。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