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十年,中国艰难的拥核之路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恐怖的蘑菇云将人类拉入核战争的时代。
核武器成为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强国的基本象征。新中国成立以后,投入几十亿的经费,几十万人的辛劳付出,势要搞出属于自己的原子弹。所幸,十年磨一剑,天不负华夏。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整,新疆罗布泊的戈壁滩上方,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震惊世界。
十年造弹攻坚之路艰难异常,堪称民族的一段血泪史,是属于中国科学家和广大民众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今天博览历史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中国艰难的拥核之路。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两钱一邓
原子弹在日本领土爆炸之后,中共中央就已经意识到这个新型武器的战略意义,拥核将是新中国重新迈入强国行列不得不跨过的一道关卡。尤其朝鲜战争及台海危机爆发后,面对美国嚣张的核威胁,研发原子弹的重任已经刻不容缓。从1949年开始,苏联、英国、法国继美国之后相继研发出原子弹,中央痛下决心新中国要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然而刚刚结束解放战争的华夏大地,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科技、教育、工业等等软硬实力落后西方国家近百年,不仅国际上一片唱衰,没人相信一穷二白的中国人能够独立研发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国内也是被悲观的气氛笼罩,资金、设备、技术人才无一具备。为此中央专门成立了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筹建科学实验室以及组织相关领域的人才。漫漫长夜,中国终于点燃了研发核武器的微弱火苗,在日后十多年的岁月中,有三位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带领着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以那一点微光燃亮整个黑夜。
1913年,钱三强在浙江诞生,自清华大学毕业后于北平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的方向是分子光谱。1937年在所长的推荐下赴法国读取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导师正是大名鼎鼎的约里奥-居里夫人。
钱三强
约里奥-居里以及她的母亲玛丽-居里都曾因对放射性物质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钱三强的主攻方向是微观粒子的碰撞,同时在法兰西学院从事原子核方面的学习。1940年钱三强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国内战火纷飞并不具备科学研究的环境,他决定继续留在法国学习。
六年之后,铀核的三分裂与四分裂,钱三强以中国人的身份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居里夫人也宣称钱三强的研究发现是她的实验室自二战以后第一个重要的工作。钱三强因此获得法国科学院物理学奖、法兰西荣誉勋章,名利加身,他却没有忘却报效祖国的初心。
约里奥-居里夫妇
1948年,钱三强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出任新成立不久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开始全力发展中国的核事业。次年钱三强代表中国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保卫世界和平的大会,并向他的导师居里夫人采购了一批用于研究核能的仪器、设备和资料,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迈出了第一步。
与钱三强相比,钱学森的归国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钱学森比钱三强小两岁,上海人。1934年,23岁的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的名额。并于次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航空系学习,他的导师冯·卡门在航天领域颇负盛名。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导弹、火箭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8岁时与冯·卡门合作完成了高速空气动力学的问题研究,并借此成为世界闻名的专家。
钱学森
1947年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两年之后古老的东方大地重新焕发生机,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钱学森欣喜若狂。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注意到了这位在航天领域具有卓越才能的中国科学家,美国军方高层甚至认为钱学森一个人就抵得过五个师的兵力。随着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泛滥,美方军事部门终止了钱学森的研究活动,并在钱回国的路上将其逮捕投进监狱,同时没收了所有的研究资料。
钱学森被美国扣留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国内,中央政府表示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多方奔走,积极开展外交手段,付出不小的代价之后,美方才同意放人。1955年,钱学森得偿所愿,激动地踏上了驶往祖国的轮船,中华民族伟大的科技国防事业即将因为他的加入而翻开崭新的篇章。
邓稼先
另一位对研发“邱小姐”居功至伟的科学家名叫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1947年考中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邓稼先学习非常刻苦,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修完了全部课程并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一年之后获得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也曾用优渥的条件对其进行挽留,但邓稼先断然拒绝与上百位科研工作者回到久别的故土。原子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以后,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主要领导核武器理论设计部分的工作。
苏联毁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分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美国与苏联开启了世界争霸的冷战局势。苏联方面,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凭借着政治手段攀上了苏联权力的最高峰。
赫鲁晓夫
中国不愿受到美苏的挟制,决心打破核垄断研制属于自己的原子弹。解决了相关人才紧缺的问题后,技术与设备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向苏联求助成为唯一的选择。
20世纪五十年代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尤其是在抗美援朝之后,中苏关系快速升温,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军事及经济援助,但在研发原子弹这一重大项目上苏联始终不肯出手相助。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不久,东欧爆发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赫鲁晓夫的最高统帅身份以及苏联的老大哥地位双双受到挑战。
为了让中国对东欧国家进行安抚并支持苏联的领导地位,赫鲁晓夫不顾军方的反对以帮助中国建立核工厂、提供原子弹技术、搭建核反应堆作为交换条件。1955年,中苏签订军事互相条约,苏联开始陆续派遣工作人员来到中国建造重原子堆与回旋加速器,并接受中方的技术人才到苏联交流学习。钱三强与钱学森都在考察队伍之列。
1957年,苏联正式答应帮助中国研发原子弹,中央选拔人才,拨出巨款进行全力配合,并按苏联方面的要求建造了需要的工厂,购买了设备,苏方的上千名技术人员全部到位。万事俱备,中国的原子弹研发初现曙光。然而,时间来到1959年,事情的发展出现了转变。
苏联专家对我国科研人员进行指导
1959年,两大阵营的最高领导人在美国会面,世界为之轰动,国际局势也随之发生巨变。赫鲁晓夫访美期间,美英苏就禁止核武器问题进行了谈判,并签订了一份军事协议。赫鲁晓夫天真地以为这份协议可以保证美苏之间的和平,于是他单方面撕毁了和新中国签署的国防协定,从中国召回了全部的苏联专家,并宣称两年之内不会再对中国的原子弹研究提供任何帮助。两年之后是否恢复取决于美国是否遵守约定。
中苏关系随之恶化,中共中央意识到苏联人根本靠不住,毅然决定自力更生,完全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这项伟大的研究。为了记住1959年的6月,苏联人毁约的时间,中央把研制原子弹的秘密行动命名为596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