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作为中国每个农村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居然在国外卖到了上千美元的价格,谁能想到如此“默默无闻”的农用工具,到了国外之后竟然深受外国人的喜爱和欢迎。
甚至还给出了超高的评价,并称其为“高级艺术品”,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丝毫不起眼的簸箕,在外国人眼中有了如此高的经济价值,即使高价也不影响他们热情的购买欲望?
【农村常见的簸箕工具】
其实这种被外国人称为“艺术品”的簸箕,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农用工具,常用来盛放粮食、或者对粮食进行晾晒和筛选。
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而且有些家庭甚至还有好几个,簸箕的形状有大有小,主要根据用途来进行分类。
簸箕一般都是使用藤条或者竹子编织而成,虽然看似简陋,但其中蕴含着来自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代智慧,之所以选用这种材料制作,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山上遍地都是竹子以及藤条,可以方便就地取材。
另一方面是因为竹子和藤条这种材质,具有极高的韧性,在编织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而且做好之后的产品结实耐用。
簸箕的制作工艺从古代延用到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簸箕虽然不起眼,但是却承载了农村家庭的美好回忆。
现在已经有很多农村家庭家里几乎都没有簸箕的身影了,而这主要是因为农业机械化程度日渐发达,人们种植粮食时人工已经逐渐被机器替代,簸箕这种传统农具,也开始消失在大众面前。
当然也有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家里还保留着簸箕,尤其是那些种植水稻的南方地区,机械化程度较低,人们在秋收时,往往就会使用到簸箕这种农具。
当人们在使用簸箕时,从远处传来唰唰的声音,又何尝不是一种丰收的体现呢?簸箕这种传承千年的古老器具,可以说见证了各个时期,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虽然簸箕有使用寿命,但是其制作工艺却没有任何限制。
只要有人会那么这项非遗技术,就可以顺利传承下去,即使在如今高程度现代化的时代,簸箕在人们的心中,也依旧有着无法被现代化技术超越的存在。
因为它不仅只是一个簸箕,更是人们对于孩童时期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具,其实有着独特的文化历史,簸箕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那么制作簸箕时使用的竹编技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技术呢?为什么外国人如此喜欢这种竹编艺术?
【非遗的竹编技术】
我国使用竹子制作农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当时人们为了方便干农活,便从山上砍了许多竹子,制作成不同形状的竹制品。
在那时因为技术有限,所以制作出来的竹制品,外观存在一定的瑕疵,后来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人们制作竹编制品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竹编制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簸箕算是其中用处最广泛的竹制品,它既能用来存放粮食,又能用来晾晒一些食物。
在农村有很多手艺人都能做出簸箕这种产品,大部分会拿到市集上去卖,毕竟材料便宜,只是制作比较麻烦,需要将竹子削成片状,再一条一条的编制成簸箕或者其他竹编制品。
一般自己制作的簸箕,放到集市去卖,价格是真的便宜,有些人家里确实需要簸箕,就会买上好几个备用,毕竟一个就能用上个一两年,所以有时候多买的就会拿给自己的亲戚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簸箕这种东西已经不再是,每家每户都会使用的工具了,稍微比较富裕的家庭会使用比较现代化的器具。
不过虽然使用簸箕的人少了,但是人们却开始注意到了制作簸箕的工艺,以及簸箕身上的美学价值,人们渐渐的不再将簸箕视为一种单纯的工具,更是将它们作为一种竹编的艺术品。
竹子本身的纹理以及编成产品之后的竹编工艺,让这些产品成为了一幅,由竹子刻画的优美风景,在这其中不仅融合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蕴含着竹子的清冷自然。
近年来竹编工艺不再局限于簸箕,有很多产品都可以用竹编技术制作,例如花篓、包包、杯垫等产品,这些都可以用竹子制作。
它们在保留着竹编质感的同时,还有着独特且创新的造型设计,在经济实用的同时,还能追求时尚。
曾经有一位会竹编技术的手艺人,将自己的竹编作品发布到了国外的社交网络平台上面,一经发布就被外国人广泛传播,并让这些外国观众们首次见到了,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那就是令人惊叹的竹编技术。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竹编工艺品开始销往国外,外国人对于极具设计感的竹编产品,表示十分的喜爱,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比较喜欢中国的外国友人,基本上在看到这些具有强烈的中华文化气息的产品,都会毫不犹豫地买回去,然后挂在自己的客厅或者卧室中。
竹编制品既有着强烈的现代化时尚设计,又有着竹编技艺带来的传统文化魅力,可以说是一种极具现代美学的新型艺术形式了。
从日常生活到高级装饰品,我们几乎在各个领域上都可以看到竹编制品的存在,竹编技术已经开始成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审美的象征,以及代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民族文化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很多外国人都开始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
竹编工艺的创新发展,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竹编技术原本只是被用于,制作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工具,现在随着各国文化日益交融,竹编技术被一些人赋予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并成为了中国文创产业的其中一部分。
与此同时,竹编艺术的发展也给了中国传统手艺人,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把那些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技术,让更多人了解并熟知,弘扬中国文化。
一些会使用社交软件的传统老艺人,有时候会将自己制作竹编的过程,拍摄成视频发布到外网上去,一是想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二是想要想把这种技术发扬光大,不能让这中传统手艺,断在了自己这一辈。
因此竹编技术也开始渐渐融入现代化生活,竹艺逐渐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张“名片”,随着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国文化也开始交融,我国的许多非遗文化都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竹编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中国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的簸箕,到了国外就变成了“畅销品”,甚至还需要出高价才能买得到,这种情况是因为什么呢?
【身价倍增的“艺术品”】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簸箕在我国农村人眼中,或许就是单纯的生活工具,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他们认为这些簸箕就是来自中华文明的艺术品,是十分值得收藏的。
对于可以用来收藏的“艺术品”,他们从来不吝啬钱财,哪怕需要加价才能购买到簸箕,也不影响他们想要收藏“艺术品”的狂热。
在中国或许很便宜,毕竟很多手艺人都会做,有时候做多了还会拿去集市上卖,每个农村家庭都有的东西,又是日常必需品,因此价格基本上都控制在十几块一个,再贵也不会超过50块,而且贵了也不会有人买了。
但是到了国外就不一样了,身价倍增甚至还能卖到上千美元,成为各国人民争相抢购的“竹编艺术品”。
有部分外国人会买很多个不同外形的簸箕,就为了举办一个艺术品展览会,即使这种艺术品只是簸箕,但是在他们眼中这就是值得观赏的艺术品。
有参加展览会的人在看到这种竹编艺术之后,也会向主人家询问购买渠道,因为他们也想买几个回去,挂在自己的房间里用来观赏。
这种带有中国悠久文化的纯手工制品,在外国人眼中俨然变成了一件,既精致又有品位的奢侈品和艺术品,已经成为了他们展示自己财力和地位的方式。
簸箕之所以会成为各国人民用来收藏的艺术品,主要还是因为其自身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那带有自然竹香的中国风情。
选用竹子作为制作材料,是因为这种材料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韧性,用它制作的产品会有着自然的清香,并且结实牢固,如果只是单纯把它当作艺术品,那么则可以放个几十年都不有任何损坏。
而这也是外国人喜欢当作收藏品的其中一个因素,不仅能够给自己的家里增添一些艺术气息,还蕴含着许多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一时间簸箕成为了各国人民争相抢购的稀世珍品。
总之这种情况其实我们也是乐享其成的,因为这不仅弘扬了中国文化,还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