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易帜、九一八事变不抵抗、西安事变后固执送蒋介石回南京,堪称张学良身上三处疑点,想不通。

“要我说,这张学良就是千古罪人,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不抵抗,直接就将东北让了出去”。
“也怪不了少帅,肯定是蒋介石要求的”。



众说纷纭,软禁几十年,出了口恶气,疑团更重,琐碎消息指向——被惩罚,根本就是张学良主动的“选择”。



“看错了人”

军阀派系乱战,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为结束,羽翼尚未丰满的小少爷,被迫扛起大梁,偌大的东北军,该怎么管?

第一个决定,关内奉军全撤至关外,伴随着张作霖的牺牲,日本帝国主义与东北军的矛盾只会更加尖锐,争权可以,前提是,国家得有的争。



决心停战讲和,实现南北统一,稳重的少帅,只敢在深夜思念自己的父亲,面对熟悉的旧人,才敢泪如雨下。

茫然,却也知晓状况,仅凭一个东北军,很难抵抗日本一国,想赢,出路只在国家统一,与蒋介石开始了密集的信件往来,到1928年的12月29日,终于通电全国,开始服从国民政府。



距离张作霖去世不过两个月时间,张学良仍稚嫩,不是真钟意蒋介石,唯一所想,只为国家统一,好抵抗日本。



正向的初心面临巨大的阻挠,日本外交官林久治郎多次登门拜访,软硬兼施,想阻挠南北统一,最后一次见面,放出了狠话。



“通过易帜企图蹂躏我方权益,你要注意后果”。



叫嚣是下位者的表现,张学良只平淡说出一句“没法子”就让人送客,彼时的他,绝对想不到,蒋介石才是那个毫无下限的人,于他而言,拉拢张学良,并不是将其当友,只是不想树敌。



“阳奉阴违”

1931年9月18日夜里,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土地再起战火,东北军做好了为家乡一战的准备,从黑土地上走出的张学良,却轻飘飘下达“不抵抗”的命令。

绝望在东北中沉默爆发,张学良成了众矢之的,怒火在被点燃,《庸报》传出,战火在东北烧起的9月18日,张学良正在与影星胡蝶跳舞。



一个世界,截然不同的处境,真屈从于享乐?消息被证明是假,民众怨气太盛而为之,但不抵抗是真的,张学良为何会这样抉择?张作霖视如己出的东北,为何他竟蛮不在乎?



“不抵抗”不是张学良的选择,只是蒋介石的要求,上了贼船,下不来,照做是唯一可为,心中如万千只蚂蚁共同撕咬,国仇家恨,午夜梦回,东北沦陷,张学良怎会不痛?

错误的源头,在熏心的私欲,讽刺的是蒋介石,同样也是张作霖。



能成“东北王”,吉林更是不战而得,背后离不开日本的明帮暗助,自负权利到手后能打造安全的铁桶,实际在张作霖近一步加强对东北的统治之时,也间接为日本侵略东北、侵略中国做了铺垫。



借刀杀人者也属作恶,都不清白,饶“不抵抗”是蒋介石的严令,开口者仍是东北军最为仰仗的少帅,国门被撬开侵略的一角,后知后觉的后悔,让张学良选择给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支持,边业银行在北平发行爱国奖券,而它,本身是张氏的私家银行。



沦陷的东北,或许深深折磨着张学良,从东北易帜就错信了蒋介石,想将功赎罪,想让中国真正统一,想将侵略者赶出中国领土,在共产党身上,张学良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兵谏”蒋介石,推动西安事变,项上人头,取决在一念之间,居劣位,顺从是蒋介石的唯一选择,许下“决不打内战”和“一定要抗日”之后,平安回南京,一同带走的,还有张学良。



明知危险,为何偏要去?凭谁都拦不住,看似轻松的西安事变,背后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内幕?



“善始善终”

蒋介石的恶,比想象中更甚。

能触碰权利巅峰,离不开孙中山的栽培,从政路上的明灯,未能驱避蒋介石心中的黑暗,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后,就开始为非作歹,为争夺个人权利,抓了很多人。



典型的独裁者,典型的将人民当做奴隶,可承诺,也可背信弃义,张学良跟着去,是早就准备好的。

12月25日急着放人,是怕夜长梦多,临行前,留下一张手令,交代杨虎城扛大局,可蒋介石怎会给人留活路?



杨虎城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的9月遭残忍杀害,为掩人耳目,尸体为“养料”种植花草,直到1950年的3月,蒋介石的这桩恶行,才昭然于世人面前。



张学良保持沉默,猜测频出,有人说他是受形势所迫,也有人说是他本身的性格使然,从未回应,直到软禁结束,直到蒋氏父子相继去世,直到1990年,几十年前的真相,才缓缓道来。

“因为我是个军人,我做这件事我自己负责,对于牺牲,我没什么顾虑”。



诚如毛主席分析的一样,1937年接见史沫特莱的时候,主席对张学良的行为进行过一次剖析。

“内战的危险是很严重的,当时的情况是,国内一部分人确实在极力挑动内战,若张学良不送蒋介石回南京,和平解决基本不可能,真发生那种情况,无疑给日本提供一个绝佳的侵略机会”。



张学良的“自救”,是在救良心不安的自己,也是在救如履薄冰的中国,战火肆虐中,蒋介石将优势占尽下,不可真让其挑起内战,就这,还只差一步。



安全抵达南京后的蒋介石,一度想出恶气,调集军队进逼西安,奈何“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口号太响,不敢从本就不占优势的民心下手,至此,西安事变才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惜,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成了胜利的祭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