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秦纪二
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12年)
【原文】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译文】
始皇的长子扶苏为此规劝道:“那些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您全部用重法惩处他们,我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始皇大为恼火,派扶苏赴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
【解析】
这是扶苏同志第一次在《资治通鉴》中出场。给秦始皇提了一次建议,然后就被逐出咸阳派遣到北方军中。
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 杀。
扶苏于是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还哪里需要再请示查实呢!”
这是扶苏同志最后一次出场,之后他再出现,不过是陈胜假借他的名义而已。
秦始皇很奇怪,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扶苏是他的长子,在没有嫡长子或者遗诏的前提下,扶苏可以说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只要扶苏听话不折腾作妖,熬到秦始皇挂掉,扶苏立马就能转正成皇帝。
可惜,扶苏虽然有先天优势,但是他自己作,让自己陷入被动中。事情的起因,源于坑儒。之前有篇文章已经提过,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焚书坑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上篇文章。
这些儒生暗地里骂秦始皇,扶苏作为秦始皇的大儿子,居然为他们求情,虽然说理由是为了国家。秦始皇看在眼里应该是伤心,这孩子和自己居然不是一边的,自己的老爹被骂了,居然还要息事宁人?甚至还说他们说的对?
这换哪个家长,见如此也会大怒。
这是扶苏第一次吗?显然不是。李斯赵高矫诏让扶苏自尽的命令中有这么一句话:“数上书,直言诽谤。”扶苏这事干的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好多次,而且还都是劝谏惹扶苏不高兴。
为啥扶苏会如此?其实从他在坑儒事件中给谁求情能看出来,儒生!扶苏和儒生走的很近,而儒生的观念又和秦始皇的观念格格不入。儒生想走扶苏的路子来获得朝堂话语权布局未来,也有可能想通过扶苏来影响秦始皇。扶苏在儒生的影响下,开始儒家化,和秦始皇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冲突。
在秦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同时发动了很多大型工程以及对匈奴作战,扶苏大概率有所劝谏。秦始皇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天下国家是怎么回事。扶苏可没有。
《荀子·哀公》就有句话,,鲁哀公说自己:“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想要出个中兴之主极难?
一方面是教育因素,另一方面是这些皇子皇孙,没吃过苦,想事情想当然。扶苏的思想不能继承秦始皇的衣钵。如果扶苏将来上位,那么势必会对秦始皇做的一切进行推翻。这将是对秦始皇的否定。历史无独有偶,同样是千古一帝的汉武帝,他的太子刘据受到儒家影响颇深,也是和汉武帝思想观念冲突严重,也是数次劝谏汉武帝。
秦始皇让扶苏北山历练一番,远离那些只会嘴炮的儒生,到边关去,看看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看一看被匈奴、东胡屠戮的百姓,让扶苏脱去软弱变得成熟。而且北方有30万秦军精锐军团,让扶苏去给蒙恬当助手,既能监视蒙恬,也能制衡兵权。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保护扶苏,让他远离咸阳这个是非漩涡的中心。
对于长子扶苏,秦始皇其实还抱有一丝期望。否则也不会如此安排,从秦始皇死前将治丧诏书和符玺赐给扶苏就能看出。可是最后如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或许秦始皇还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秦始皇的大军走到沙丘宫平台,85年前,这里发生过一场政变。赵国的改革者赵武灵王被困于沙丘宫三个月,他儿子后来的赵惠文王见死不救,终被饿死,一代雄主从此陨落。
而这里也成了秦始皇的“困龙之地”。
历史具有惊人的对称性。在同一个地方,秦国、赵国都失去了他们最后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沙丘这个地方,有毒!
随行的赵高、胡亥、李斯合谋篡改秦始皇遗命,让扶苏自尽。扶苏见到如此命令的时候,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立即和蒙恬发动兵变夺取兵权南下。
第二个选择,遵命而行。
扶苏选择了第二个。是扶苏愚忠吗?恐怕其中原因还是扶苏自己作的。
扶苏之前数次对秦始皇劝谏,说好听的为了国家,但是实际上得罪某些既得利益派,比如军方。
秦朝的军功爵制度,只有打仗才能发财、升官。现在扶苏居然建议停止对外用兵,那么军方这些人的财源从哪里来?谁来给他们富贵?过早的表态,让这些军方大将、中层军官甚至底层士兵和扶苏保持距离。
所以,在扶苏接到命令时,就算他想发动兵变夺权,恐怕他也未必能掌握这支军队。因为他在军中不得人心。无能为力,逃又不得,那就只有自尽了。
亲近儒生,用人不智不明。数次劝谏,秦始皇终厌恶。过早表态,失去军方支持。
北上监军,远离权力中心。优柔寡断,一纸诏书索命。
可怜扶苏,本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得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