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一场席卷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从此在中国大地上,点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星星之火。
五四运动油画
五四运动中,学生们、工人们高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正式地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在外争主权的口号中,所谓的主权主要指的是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被西方列强们转让给日本,更具体一点的话,则是青岛的主权,也因此在五四运动期间,有学生打出还我青岛的旗帜,积极敦促在当时代表中国的北洋政府做出应对,收回主权。
在我读书时期的历史课本中,重点描写了五四运动的起因和经过以及中国代表们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结果,然后更多的笔墨落在了五四运动的意义上,以及两年之后,另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上,对于同样是五四运动中核心口号之一的还我青岛,笔墨到此却是戛然而止。
那么,还我青岛,是否真的实现了?五四运动的后续又是怎样的辛酸过程,青岛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命运如何?
梦幻青岛
01 庶民的呐喊
1918年冬季的某一天,李大钊在天安门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其实将五四运动比作庶民的呐喊也再合适不过了。
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
自进入近代以来,国门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被强行打开,国土沦丧,主权零落,国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运衰颓,这对于一个屹立在世界舞台巅峰近千年的民族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打击,深重的民族危机下,不是没有人想过救亡图存。
代表封建王朝统治力量的地主阶级展开了雷声大雨点小的洋务运动,与之对应的农民阶级在朴素的吃饱穿暖的愿望驱使下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知识分子中的温和派开启了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激进派拉开了旧民主革命的大幕。
这些群体在不同时期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代表着各自的利益诉求,探索着中国的救亡发展之路,然而他们大都失败了,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2000年的帝制王朝,却没能给中国带来胜利的曙光。
1911辛亥革命电影剧照
这其中虽与国际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缘由,也是这些群体背后缺少底层的广泛支撑,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第一声呐喊,我认为发自于五四运动,这是一场来自庶民的呐喊,最终也取得了庶民的胜利。
庶民,也就是平民百姓,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最广泛人数最多的群体,处于社会金字塔最底层的基石。
为什么我认为五四运动才是庶民的第一声呐喊,因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一场政治上的变革,一场思想上的洗礼,才开始在中国做到了民智的开启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知识分子开始深入基层,向工人们、农民们宣传新思想、新知识,双方开始擦出火花,两者力量开始结合,形成一个能够代表当时中国最广泛民意的人群。
所以在五四运动中,起到开路先锋的是学生,发挥核心作用的工农阶层,两者力量的结合,最终逼迫着对外软弱妥协的北洋政府,难得的硬气了一回。
工人力量
02 分赃大会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大家都知道是巴黎和会,所谓巴黎和会,我更愿意称呼其为分赃大会。
那么,中国代表究竟有何要求,又为何惨遭拒绝,引发国内民众的一致愤慨,继而引发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运动呢?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因一战而召开,在一战中,北洋政府代表中国对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宣战,派出士兵到欧洲战场参与战争。的确,以当时北洋政府严重内斗的局面以及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在一战中中国的表现的确不够亮眼,但是至少中国选对了阵营,不必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那样,面临瓜分的命运,好歹也算是战胜国嘛。
一战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期待
因为是战胜国的身份,也因为这是近代中国屡次败仗后算是第一次在国际大舞台上取得胜利,因此国内民众对于这一次的巴黎和会满怀期待,试图收回战败国德国在中国攫取的特权,稍稍缓解勒住中国人民脖子上的绳索。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即使是在不触动其他列强利益的情况下,仅仅只是想要收回一点点主权的小小愿望都没能满足,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让所有有识之士都深刻意识到了弱国无外交的国际外交真理。
为什么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列强会拒绝中国代表试图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的决定呢?
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
这背后其实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中国的蔑视与对红色俄国的惧怕,两种看似矛盾的心理同时在英法这两个列强身上表现出来,换作大白话来说,就是欺软怕硬。自认为中国弱小,便无理地漠视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无法对抗初生的俄国苏维埃政权,便再次玩起了政治平衡那一套,试图借日本力量压制俄国,为讨好日本,英法列强丢出去的肥肉便是德国在中国的特权,牺牲的只有中国的权力,可是英法列强眼中哪里有半分中国的影子?
所以啊,所谓的巴黎和会,名副其实的分赃大会,一个只有胜利者才能参与的游戏,而中国自始至终都不在西方列强这个胜利者名单之中。
弱国无外交
03 还我青岛
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后,北洋政府迫于民众压力,终于硬气了一把,拒绝了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还有一个国家也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它的名字叫做,美利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所谓的巴黎和会,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
五四运动的爆发由青岛主权问题引发,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的极大愤慨,身为战胜国,却连自己的国土都不能保护,国无势,民无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五四运动点燃了所有中国人心中那团热血,不论是进步开放的学生,还是劳苦工作的工人,或是做贾行商的资本家,亦或是面朝黄土的农民,各方群众尽皆投身其中,为挽救民族出力出人,也因此才会在短时间内有如此浩大的声势,逼迫住北洋政府不得不放弃卖国媚日的初衷,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亲日派卖国贼,以谢天下。
火烧赵家楼
另一方面参加巴黎和会的中方代深感公理不可违,民心不可违,下定决心拒绝签字,致使所谓的巴黎和约中关于青岛的条款一概无效,也因此青岛问题成为悬案,日本妄图合法侵占青岛的狼子野心因此破产。
然而,国家毕竟积贫积弱,日本虽未能实现阴谋,但是却在实际上占据着优势,如何收回青岛主权,还有着漫漫长征路要走。
华盛顿会议
1919年5月,五四爱国运动爆发,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巴黎和会落幕,然而直到1922年,关于青岛主权问题才得到解决,这其中之困难可想而知,在这背后是无数爱国的青岛市民和山东人民的持续不断地勇敢斗争,为争取主权,向残暴的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抗议,期间多少无辜的民众惨死于日寇的枪口之下。
与此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变化,英法还在舔舐伤口,新崛起的国家是美国和苏联,日本对于青岛的侵占也面临着国际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开始妥协。
红色苏联
从1921年12月1日开始,经过两个多月30多轮艰难谈判,迫使日本在青岛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中日双方于1922年1月31日达成协议。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军撤出山东省,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和青岛海关的主权归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以3200万银元的代价赎回,说实话,一个强盗来到你家中,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大搞装修,完了之后,强盗要走了,你还要笑脸相送,并且双手奉上银两,补偿对方的损失,天理何在?
1922年6月2日,中日双方在北京互换两国批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文件,条约正式生效。1922年12月10日,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青岛历经艰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青岛成为中国收回的第一块租借地。
民国时期的青岛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将青岛作为特别市。1933年,青岛市政府开始制定新城市规划。1935年,《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完成,并绘制了《大青岛市发展计划图》。这是第一份由中国人制定的带有城市总体规划性质的青岛都市计划。
1938年1月10日, 日寇再度入侵青岛,青岛沦陷,直到1945年10月25日,青岛地区受降典礼在汇泉广场举行,青岛才算光复,结束殖民统治的历史。1949年5月3日青即战役爆发,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至此青岛才算迎来新生,彻底地结束苦难的历史,迎来新时代的高速发展。
青岛市民庆祝青岛解放
04 终章
弱国无外交,国际政治生态的丛林法则,始终如幽灵般笼罩在国际政治舞台的上空,强国横行无忌,推行霸道,拿着一袋洗衣粉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带来给当地人民数十年的战乱。帝国主义不死,肆意干涉他国内政,蓄意挑起各种颜色革命。
青岛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近30年来的命运波折,折射出近代中国的悲惨,主权收回艰难,国土沦丧顷刻间,国民生死不可保障,纵然这期间有着民国粉吹嘘的黄金十年,戳破尽在一瞬间,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与凄凉苟活的中下层人民形成鲜明的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是民国人间的现实。
政府对内残暴镇压,对外妥协求和,主权丧失国土侵占而不敢反抗,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调和,如此之政府,又如何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戴?
纵观历史上各大国的崛起之路,无一不是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得到兴盛,一个依附于他国的国家,或许在某一时刻能够辉煌一时,却是身如浮萍,根基不稳,在强国眼中不过是一棵随时能够收割的韭菜罢了。
为什么中国历史会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描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就是因为中国才这一刻才算是走上了追求独立自主的民族解放之路,从这一刻开始,国运触底反弹,奠定大国崛起之姿!
全文3600字,感谢您的阅读。本文由青衫弹史原创,收录于个人原创作品集《编年史》,这是一部按照时间点讲述从1921年到2001年这80年历史的尝试之作,不断更新中,敬请关注。
留言评论、点赞收藏、关注赞赏,支持!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