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2月25日讯(记者 陈俊清) 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关注方向,大健康产业在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果转化难、人才紧缺等巨大挑战,如何推动大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值得讨论的议题。
近日,一场大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上海械谷产业园举行,该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主办。来自医疗机构、投资机构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与会嘉宾对大健康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讨论。
《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进上海械谷产业园,便被浓厚的医疗研究氛围所包围。去年10月开园以来,已有30余家企业入驻,打造了9大研究所实验室,成立至今,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和人才在此迅速集聚。
全球首个商业化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自主转化”政策成立的术锐医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术锐)是首批入驻上海械谷的医疗器械公司。
其自主研发的蛇形臂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在继2020年成为中国首台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单孔手术机器人之后,于2023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该机器人采用的核心关键技术正是由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制造技术中心主任、机动学院教授徐凯团队历经20余年打磨。
据介绍,该单孔机器人已成为全球除达芬奇SP以外唯一获批商业化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是国内单孔腔镜领域首款亦是目前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单孔手术机器人,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
术锐总经理赵磊在论坛上表示,手术机器人作为平台技术既需要多个学科共同构造,也需要新型耗材、手术工具等配套设施的支持去完整生态。要实现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更需要医生参与到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中。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诒福科技创始人李小卫介绍了“透明化3D病理在肿瘤精准医学的应用”项目,该技术能通过三维成像,能够实现对细胞尺度结构的详细分析,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院长张霞在论坛中剖析了东软在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其展示的基于云原生技术的医学影像协同标注平台支持130多种解剖结构和病灶的自动分割算法,提供自动、半自动和手工等多种标注方式,以及形态学测量功能,确保医疗数据在院内闭环管理,避免数据外流。
她表示,平台降低了模型建模的技术门槛,允许医学背景的人员通过简单操作完成数据探索和AI算法开发,对医学AI研发进入无码时代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显著变化,尤其在改善患者体验、疾病管理、医保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推动大健康领域成果转化?
在圆桌论坛环节,大健康产业科创投资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学术创业者从多元化角度,剖析了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来自资本领域的上海科创投副总经理吴杰认为,大健康领域的成果转化面临以下困境:一方面,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少的核心原因是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布局早期科创项目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人才的短缺。“大健康领域缺少既懂产业又懂科研的复合人才。”他如是说。
第九人民医院学科规划处处长许峰补充道,“临床医生可用与投入到成果转化的时间仍然较少。从企业运营的角度讲,医生缺乏相应项目运营知识。应培养更多的技术转化专业人才弥补短板,使医生的临床研究成果得以落地,实现各方共赢”。
此外,当前国内市场并没有建立中小企业通过并购形成大规模企业的成熟路径。吴杰表示“当前A股市场近4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缺乏并购整合能力。另外,懂产业的容忍耐心资本也较为匮乏。”
关于提升成果转化率的问题,吴杰首先提到了“大企迁移”的概念。“对于企业来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远低于重复创业的成功率,大企业开启新项目的好处在于其能够判断什么样的项目是树苗而不是禾苗。”
其二是资本助力,他呼吁要推动市场出现更多的容忍耐心资本。“从上海科创投的角度来说,更多是从政府角度做市场引导,并不能实现产业全覆盖,这就需要更多耐心资本参与到早期投资项目中。”
其三是人才驱动,他表示,培养大健康领域的复合性人才需要校方和产业方进行长周期的努力。其四是需求导向的整合化。“应大力提振消费,作为重要的驱动力消费与需求直接挂钩。所最终的成果转化,要落实到消费层面才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
术锐总经理赵磊认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要通过科学家、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生相互交流碰撞出火花。另外,企业和实验室的交叉融合能明确科技成果的需求,提升科研工作的成果转化率。
活动其间,还进行了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大健康学社(筹)的成立仪式。据了解,大健康学社由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牵头,正式启动筹备工作,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旨在构建一个融合校友与在校生的生态组织。通过举办各类大健康行业的分享和探究活动,学社将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互动,深化学生对实践的思考,致力于推动大健康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