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才回鍋白宮,但他已聲稱上台首日將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所有產品徵收25%關稅,對中國大陸產品則加徵10%關稅。消息一出,各國皆嗅到腥風血雨將至的氣味。最慘的是,前兩年因供應鏈重組“提前部署”赴墨西哥設廠的台商,如今卻“提前挨轟”,真是始料未及。可見也將陷入特朗普風暴中。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編製的特朗普風險指數(Trump Risk Index),台灣地區曝險程度為49.8%,高居全球第七,僅次於墨西哥、中國大陸、加拿大、越南、德國與日本,前三名已提上首波關稅懲罰議程,故台股應聲下挫1.2%,凸顯台灣地區民眾的擔憂。


台北夜景

01

特朗普加征關稅美國亦受傷

特朗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內,以關稅做武器打貿易戰的結果,除造成通貨膨脹外,貿易赤字未減反升,製造業回流及直接投資方面效果也不彰。他現在應該已知打貿易戰會兩敗俱傷,但他仍樂此不疲,可能是認爲不管結果美國是否會受傷,只要能使對方受傷,就可做為籌碼討價還價,取得相當程度的勝利。然而,美國主流媒體、經濟學家苦口婆心地不斷呼籲特朗普必須三思而後行,美國國內數項調查及評估更指出,特朗普如落實各種加徵關税措施,對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將遠大於關稅利益。至於特朗普威脅將對不分來源的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至20%的關稅,由於全面徵稅影響層面太廣,因此預料亦可望排除適用一般民生消費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揚棄自由貿易及多邊主義;正因“唯美獨尊”,棄盟國如敝屣,發動貿易戰為預料中事。他首度除遙指中國大陸,更割喉自己的鄰邦- -加拿大和墨西哥。對於特朗普的威脅,加、墨都揚言將祭出“報復性關稅”回敬,特朗普的關稅恫嚇,其實也是一種心戰策略,目的在讓加、墨繃緊神經,並逼兩國坐上談判桌。無論虛實如何,特朗普掀起這場北美貿易戰已讓世界各國看得心驚膽戰,認爲未來四年,全球貿易秩序將被他撕扯得四分五裂,自由貿易將名存實亡。但在現實國際政治中,特朗普未必能呼風喚雨,例如墨西哥強硬回應,考慮採取對等措施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大陸經歷了最嚴酷的局面,對於特朗普捲土重來已經有所準備。其實,與特朗普1.0加徵關税時相比,中國大陸有了更多的籌碼,在反制美國上有一系列可動用的工具,並能給美國經濟造成一定傷害。

02

台積電是塊肥肉 特朗普不會手軟

對台灣地區而言,特朗普曾一再揚言台灣地區應支付美國“保護費”,又多次提及台灣地區“偷了美國晶片生意”;如今看到特朗普對加墨兩國祭出關稅利劍,台灣地區能不繃緊神經嗎?台積電被迫赴美設廠,生產成本已大增,如果先進製程也要被迫在美國製造,可能會賠數百億美元。特朗普對墨西哥加徵25%關稅,台灣地區在墨國設廠的鴻海、英業達、緯創、緯穎等企業都受到相當的衝擊。更何況,特朗普也多次點名台灣地區。他於2017年上台之際,框列16個重大貿易逆差對象,台灣地區便在名單之中。同年7月的台美貿易官員會議,美方再就此議題表達高度關注。特朗普於此次競選期間又指控台灣地區,如上所述。更嚴峻的是,美中經貿戰以來,台美貨貿愈加失衡。

再進一步言,有人說,特朗普2.0,任用的核心幕僚都是反中鷹派,對台灣地區有利。其實,台灣地區對特朗普2.0,絕不能太過樂觀。特朗普心中的美中對抗,只是透過對中國大陸極限施壓,為美國獲取最大的利益。台灣地區民眾不要錯誤解讀為“美中對抗,證明特朗普愛台灣地區”。其實,台灣地區在特朗普眼中只是一棵搖錢樹,他說過,台灣地區很有錢,更對台積電虎視眈眈,台當局不可大意。面對特朗普2.0的不確定性,台當局應沉穩以對。台當局與美對談,心態上平起平坐,任何決策都應以台灣地區利益為優先,不要誤以爲對美國惟命是從,特朗普就會輕輕放過。可給台當局兩點建議:一、嚴格管制晶片產業外移:台當局把台灣地區賴以生存發展的晶片科技“白玉當白菜”隨便送人。晶片產業的外移,對台灣地區造成相當的傷害;二、台當局應立即建立戰略物資管制機制,慎防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台積電是一塊肥肉,只要有機可乘,特朗普絕不會手軟。

事實上,美國早已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課徵三O一關稅,對於在兩岸進行分工的台商,如何產品出口到美國取得台灣地區原產地身分,而非被認定為原產於中國大陸,才可免除三O一關稅,可說是至為關鍵,台商已經歷此階段。不過在產品日新月異,分工模式因而調整下,美國未來也有可能會與時俱進修改部分認定原則。其次,如何防止被課徵較高關稅的外國產品,由低關稅的第三國迂迴輸入,以規避高關稅;或是在對特定國家實施進口禁令,為防止由第三國輸入而規避管制的“洗產地”行爲,亦會成為未來查核重點。

03

台應盡快加入區域性貿易組織

再者,面對全球關稅可能大幅提高,大部分依賴世界貿易的小國或小經濟體,對於區域性經貿組織的需求可能就會更高,因爲這將是他們逃避課徵關稅的最佳方式。例如CPTPP與RCEP等組織,其成員的免關稅措施就會變得更重要。眼看更嚴重的全球貿易戰即將來臨,若台當局不設法更快融入區域性經貿組織,未來台灣地區對外貿易可能受到的打擊將無法想像。

一言以蔽之,特朗普在競選時揚言將對中國大陸額外課徵60%關稅,而這次只宣布了10%,相形之下,對加拿大與墨西哥的25%關稅令人驚訝,也為未來的貿易戰、關稅戰埋下更多變數。特朗普是否願意承擔通膨、失業人口上升的風險,孤注一擲展開全面貿易戰仍有待觀察,特朗普強調“交易式”手段本身就蘊藏了不可預測性與各種可能性。對於未來,北京可能的應對作爲:一方面,中國大陸企業可布局全球,以轉口貿易、轉移生產的方式規避高關稅。雖然特朗普揚言要對中國大陸通過第三地對美出口加徵關稅,但可行性並不高,因爲這不僅甄別難度大、成本高,還可能引起第三地國家的反感、反制。另一方面,尋求更多交易夥伴,讓中國大陸外貿出口更加多元化,或可降低美國市場空間縮小的影響。

總之,一旦美中脫鉤斷鏈,並非台灣地區之福。最近美國商務部致函台積電,要求停止向中國大陸客戶供應7奈米AI晶片。面對強勢的美國,言聽計從並非長遠之計,台當局應挺身而出,與美國談判,保護企業切身利益。最後,面對特朗普的關稅重槌,台灣地區當務之急,爲落實台當局的加薪計畫,其效益有三:一是將經濟成長果實留給台灣地區民眾,而非經懲罰性關稅轉送美國;二是墊高半導體產業的生產成本,改變台美貿易失衡結構;三是所得增加將壯大服務業,構建永續發展的雙引擎。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潘锡堂 台湾辅仁大学两岸关系学暨国际关系学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编辑:芦梦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