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本文字数:2955,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导读:“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有利于推动开发更多定制化旅游商品,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

作者 |第一财经 程程

因为只有四天假期,韩国律师李惠妍(Hyeyeon Lee)和她的朋友本计划去泰国或越南旅行,并在那里庆祝她们的29岁生日,但在得知中国扩大对韩免签政策后,她们购买了飞往上海的机票。

临近年末,在上海著名地标新天地的小马路上,第一财经记者近日碰到了三五成群说着韩语的游客,李惠妍就是其中之一。

从11月8日开始,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斯洛伐克、挪威、韩国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近段时间,中国的“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目前已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先后对法国、德国等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实行过境免签。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允许外国人跨区域通行。

李惠妍对记者说:“如果没有免签政策的话,我们可能不会来上海,因为申请签证会有点复杂,也需要时间。”“还为了中国的美食!”她的朋友在旁兴奋地补充道。

豫园、外滩、武康大楼、东方明珠电视塔……在这些热门旅游景点中,韩语“浓度”有时甚至比“沪语”还高。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入境外国人3188万人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韩国高丽大学全球化事务校长特别顾问权小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针对韩国公民免签,尤其能够增进韩国年轻人对于中国旅游的热情,对于中韩人文交流也能够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上海的城市魅力

因为海陆交通的极大便利,上海成为了很多外国人入境中国的第一站。据上海边检总站统计,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到400余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达137.7万人次,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倍、4.8倍。

携程数据显示,中国对韩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以来,韩国游客入境中国热门城市依次为上海、青岛、北京等,上海的韩国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180%,环比增长超40%。“ChinaTravel”(中国旅行)的韩国游客们热衷的去处和消费热点有哪些?

随着海底捞、青岛啤酒以及奶茶茶饮等中国品牌近年在韩国市场的扩张,中国的美食美酒已经融入了韩国人的日常生活。在行程安排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韩国游客均表示希望尝试更多中国美食。

游客金珠惠说,羊肉串在中国很火,这次来中国很想尝尝地道的羊肉串的味道。她还表示:“在韩国有很多火锅店,我很喜欢去吃。这次来中国想尝试除了海底捞之外更多不同的火锅。”李惠妍也表示希望品尝更多中国本土的啤酒。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研究中国的“必打卡”景点和美食。北京烤鸭、麻辣烫、点心、红烧肉,以及小笼包和煎饼等小吃也在韩国游客的必吃榜上。

韩语导游金璐也对记者表示,由于韩国咖啡文化兴盛,南京西路上的星巴克海外首家臻选烘焙工坊也是很多韩国人的打卡地。此外韩国游客还钟爱一些网红蛋糕店,“很多店里职员都来问我,怎么来了这么多韩国人,是不是因为假期?我解释说不是因为假期,而是因为免签”。

和朋友一行五人来上海度假的朴姓女游客对记者表示,很喜欢上海的夜景,以及外滩等处“建筑物的庄严”。

而对于每位到访上海的韩国游客来说,马当路上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博物馆颇具纪念意义,成为很多韩国游客来上海的第一个“打卡点”。在下午的游览高峰时段,门口拍照留念的游客经常排起长队。

而马路正对面就是熙熙攘攘的新天地时尚二期。恰逢年末,那里正在举办为期6天的新愿市集。章鱼烧、华夫饼、潮汕肠粉……近70个摊位展示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美酒和美物。


顾女士经营的韩式美食餐车也在其中,并且生意不错。她表示,周末的营业额比周五要翻一倍,从中午11点到下午3点,摊位前基本上都是参观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后来买小吃填饱肚子的韩国游客。入夜之后,则更多是中国游客。

大学选择了韩语专业的顾女士已经从事韩国食品和酒类的进口贸易10年。就在两个月前,她带着她经营的产品来参加另一个市集。“但我明显感觉现在比10月份更火。外国游客明显增多了,我觉得跟中国推出的免签政策是很有关系的。”她告诉记者。

Vlog、导游及翻译服务走俏

金璐在马来西亚经营着一家针对韩国游客的旅行社已经有十余年,而每次回国休假探亲时,她都会抽空兼职韩语翻译和导游。虽然刚回国一个月,她已经接待了四到五组游客了,既有来参加会议的十人商务团,也有独自来旅行的上班族。

“最近来咨询的特别多。”金璐还对记者表示她发现很多人在韩国的社交论坛NAVER上发帖表示需要在上海的韩语导游或翻译服务。

社交媒体上的中国旅行内容也成为了韩国游客了解中国、制订旅行计划的重要途径。游客李贤秀(音)对记者说:“有一位叫做旅行大哥(Captain Brother)的博主在韩国非常火,专门拍摄在中国各地旅行的内容,有几十万位订阅者,我就是通过他的内容来了解中国的。”

权小星向记者提及他和一些在韩国热门的中国旅游博主聊天的经历,其中有一些博主曾经有在中国求学或生活,而这些博主提及了他们共同的创作动机,那就是“中国免签了之后,更多的韩国年轻人想去查阅来自中国的旅游资讯,而此前这些内容相比之下会有所欠缺,因此有更多旅游博主开始来探索中国的旅程”。而他们作为在华生活过的人,了解中国的壮美河山和悠久文化,尤其是去过很多中西部城市。“在遇到了这样的契机之后,被更多韩国人所关注,甚至成为‘流量密码’,这正是大家希望看到的中韩文化交流的正向循环”。

对于海外社交平台上关于来华旅行的图文和视频的火热,以及备受欢迎的“周五下班去中国”等热词,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近日表示,很多外国朋友通过镜头展现中国现代都市的繁华盛景和普通百姓的烟火日常。其中既有对中国充满好奇的“头回客”,也有被中国魅力吸引的“回头客”。

权小星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对于韩国游客来讲,经过中国多次对外开放简化签证措施的举措,中国的旅游签证的难度逐渐降低,但相比于日本、东南亚等韩国游客可以实现说走就走的国家,前往中国需要承担不菲的代办手续费,或是需要请假前往签证中心办理签证,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相比于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前往张家界等“孝道胜地”的韩国老年人,这与享受周五下班后“说走就走”的韩国年轻人的旅游习惯背道而驰,而免签措施本身的意义就在于,让更多的韩国年轻游客“想得到”中国,给他们一个去中国的契机。

权小星还表示,以大熊猫、麻辣烫为代表的“中国特产”在韩国的流行,客观上也推动了对于流行敏感的年轻人青睐去中国旅游,感受正宗的“汉风”。

同时,权小星提到,韩国游客来到中国,有利于推动开发更多定制化旅游商品,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产业改善旅游收支平衡,长远来看同样有利于中国民众和中国的旅游产业。

“中国对韩的免签措施是打开了韩国年轻人来中国旅游的可能性,而中国的一景一物、中国人民的友善、中国文化的魅力,才是中国游在韩国年轻人眼中成为热潮,并持续备受瞩目的根基,也可以概括成‘始于免签,陷于风景,忠于文化’。”权小星对记者表示。

微信编辑| 七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