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控设备正高效运转。“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企业精机事业部车间主任周峰专注审阅图纸,核对技术细节,关注着徒弟们在数控机床上的操作流程。他自豪地说:“这批年轻徒弟已逐渐能独立承担重任,应对公司多样化个性订单。”

  在中策动力的精机事业部,新员工甫一走出校门,便踏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周峰传授机械三维制图、特制刀具工艺解析、5轴空间编程等前沿技术,引导徒弟们将生产实践与创新思维紧密结合,培养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生产能手。更让周峰高兴的是,多名徒弟通过企业内部的技能等级认定,成功获得了技能等级证书。“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赋予了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我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人才。”周峰表示,这一创新做法如同企业自己开办的学校,自主命题,选拔出真正符合公司需求的人才。

  中策动力的做法是宁波江北区创新探索“产教评留”技能人才全链条培育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北区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视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通过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构建起“政府倡导、企业尊崇、员工勤学”的协同机制,有效促进了“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实现员工增收、企业增效、地方经济发展的多赢。

  依托技能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江北区在技能人才的培育、使用、评价、激励及支持性环境建设上精准发力,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纳入“工业五十强”“服务业百强”等涉企评价范畴,正向激励导向更加鲜明。引导企业响应以薪酬、股权、岗位和工资协商、红利分享、职级晋升为内容的技能增富行动。

  在技能要素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江北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工主动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学习技术,参与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的热情高涨。近3年,全区累计超10万人次劳动者接受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通过竞赛获得技能证书,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位居全市前列。优秀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创新坊等创新培养平台超50家,180余人荣获各级“首席工人”“技术能手”称号,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35%。(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