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问题,关乎中国领土完整与民族复兴大业,自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大陆便始终致力于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日日谈、月月谈、年年谈,然而,受国际环境、时代发展以及中美、中日关系等诸多因素交织影响,台湾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岁月悠悠,当年两岸分隔时的成年人大多已离世,众多期盼统一者已白发苍苍,数十载的未统一状态让两岸关系充满波折与不确定性。尤其是民进党蔡英文、赖清德两届班子执政后,绿营势力在岛内愈发强势,如同阴霾笼罩着台湾的未来。民进党这类绿营势力,向来独派居多,统派稀少,对大陆缺乏善意。加之美国在亚太地区加紧布局,妄图扶持台湾当局遏制大陆,使得统一台湾的难度日益增大。
其一,“本土化”隐忧。台海问题与朝鲜半岛南北问题、东西德、南北越、南北也门问题类似,属冷战时期的历史遗留产物。其根源在于解放战争中大陆解放,台湾却因朝鲜战争影响暂未统一,美国出兵相助亦源于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
冷战结束后,并非所有分裂地区都顺利统一,如南北越因美国军事干预失败,北越支持的南方革命武装获胜得以统一
东西德因80年代后苏东阵营经济衰退,西德经济优势明显且信息沟通未断,借苏联颓势实现统一
南北也门基于南也门环境恶化,苏联无力支持而统一。
而朝鲜半岛与台海两岸错过冷战结束的统一机遇。
以新加坡为例,其曾是马来亚一部分,1963年与东马、西马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后因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与强调马来民族主义的吉隆坡产生诸多矛盾,最终在马来民族主义者要求下退出联邦。类似地,台湾独派人士在语言上称闽南语为“台语”,地名推行“以台代中”,文化上视大陆为“外国”,修改教育课纲减少大陆内容、增加本土内容,试图弱化岛民对中华大家庭的认同。若台海问题久拖不决,极有可能发生类似新加坡的“新加坡化”问题。
其二,时间的“侵蚀”。时间是影响国家统一的关键因素。南北越1976年统一,距1954年分治仅22年,分治前人尚在且正值青壮年,统一民心稳固
1990年两德统一,距1945年分治45年,许多分治前人仍在世,统一民意基础坚实南北也门分离最长不过28年,民心倾向统一。反观朝鲜半岛,自1945年南北分治近80年,统一年代之人大多去世,子孙辈统一意识渐弱,韩国部分人因政治文化差异、经济民生及政治风险等因素对统一心生畏惧,朝鲜亦于2023年改变拥统表述。
台海两岸情况与之相似,蒋介石父子执政时,“两岸同属一国”、坚持中华文化认同是主流,外省人一代主导政坛、商界等,文化尊崇中华文化。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上台及绿营崛起,独派思想抬头,李登辉公然宣扬“两国论”。新世纪后,随着外省一代老人离世,二代精英如马英九步入老年,加之“本土化课纲教育”影响,绿营、独派支持者增多,岛内许多年轻人产生“岛民意识”,不了解大陆且不愿了解,形成“天然独”。
从历年蓝绿选举可见,21世纪前蓝营在“立委”和地区领导人选战中占优,因有众多老年人和中青年反台独,后经民进党陈水扁两轮执政,蓝营渐落下风,多次输掉选举,国民党票仓减少,岛内反对台独人数亦减少。可见,时间会削弱精神认同、摧毁世代纽带,若任其流逝,台湾岛内统一认同恐堪忧。本世纪中叶,若岛内外省人一代离世,二代大量离世,三代衰老,新一代对大陆的认同与情感将何去何从?
正因如此,台海问题需时刻重视,积极解决,刻不容缓。当下大陆应重视两岸民众沟通联系,鼓励台湾民众来大陆旅游、就业、读书学习,增进双方精神诉求的了解。而台湾绿营政客鼓动仇陆言论、限制陆客赴台观光、阻碍大陆企业入台等行为,旨在减少两岸联系以达其政治目的。
唯有精神上认同中华文化大家庭,心理上视两岸为一体,统一基础方能牢固,统一后的治理成本与风险方能降低。统一大业,时不我待,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