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全球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上,世界军事大国里,中国和俄罗斯都研发出来了,特别是中国的研发是一款接着一款,唯独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却到现在一款都没有,研发进度还特别慢,试验还接连失败,让人不禁感叹,美国军工到底怎么了?

美国缺少真正的长期规划,过去科技先进,再加军民技术其实相差不远,把各种技术堆叠起来就成了一个先进的武器。

但是,二战之后,军民技术越来越远,再想发展军事装备,就必须有一个持续的规划和投入。二战之后紧接着就是冷战,所以,这个持续的投入是有的,美国也就能保持领先。



冷战结束之后,这个投入就消失了,武器的研发也就停滞了。除了航母和核潜艇这种持续投入的项目,停掉的项目无法重启,新开的低成本项目成本飙升,新开的高科技项目成本一再拖延。

具体到高超项目,美国在初期尝试之后,觉得困难太多,就放弃了,没有持续投入,但是中国坚持下来了,所以,等到中国高超成功,美国重新研发的时候,已经落后中国10年甚至20年了。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相较于苏联,美国的武器设计理念很奇葩。苏联往往能在技术有所欠缺的情况下,通过巧妙的工程整合,创造出符合战场需求的武器。这些武器通过牺牲部分次要性能,以确保在关键领域达到预期的战斗效能。

在我看来,这种设计理念更加贴近实际。而美国则截然不同,他们倾向于过度追求武器的各项性能。尽管在提出武器方案时,美国确实有着明确的作战目标,但经过各部门的反复讨论,武器的性能要求往往被不断提升,以至于最终难以明确其原始的作战定位。



当然,如果美国能够成功制造出这种高性能的武器,那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例如,二战后期美国制造出的那些拥有强大发动机马力的战斗机,就兼具了轰炸机的功能。然而,并非所有尝试都能成功,有时项目会因反复延期和预算增加而陷入困境。此时,美国往往会选择削减武器的性能要求,导致最终的产品虽然技术先进,但已难以辨认其最初的作战目标。比如,美国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其弹头重量仅为22公斤,让人不禁质疑其实际用途。

此外,随着美国工科人才的流失,许多原本看似宏伟的武器研发计划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过去,美国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军工发展远超民用领域,这使得他们的武器看起来就像黑科技一样。然而,现在军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幅落后于民用领域,美国在这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对于那些需要深厚工科底蕴的技术领域,由于人才的流失,美国已经越来越难以独自应对。



实际上先用PPT吹性能,反过来推动所需的技术发展,这种方式只适合技术上大幅领先其他国家并且有大量工业人才,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使用。技术上大幅领先,才能忍受军工项目拖期,反正最后搞出来后又能获得很多新技术;工业人才多,PPT项目分解下去的各种子系统所需的技术才有人去研发。

美国只在二战末期到2000年之前这段时间处于这种状态。

对于工业人才不够多,或者自身技术没有大幅领先的情况下,更适合采用已有的技术来整合产品这样所需的研发人员少,出成果快,不容易烂尾。实际上在二战期间,以及二战之前,美国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经过了二战后几十年的领先,现在美国估计又要回归这种方式了。比如把标准6绑到

标准3的助推器上,就全是现成技术的整合。以前我在网上就提过这种方案,本意其实是开个玩笑,哪知道前不久我在网上看见有人说美国似乎有这种打算,不确定是不是真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