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中国北方第一个货物吞吐量超亿吨内河港口即将诞生!这就是济宁港。

前不久,山东省将《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的政策吹风会,也选在了济宁,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济宁邹城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举行。

这个新晋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也让济宁顺势成为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布局山东的最大赢家。


这次吹风会上,济宁市副市长张海波透露,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确定的十大示范引领性工程,涉及济宁市的就有8项工程。

交通作为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巨大,涉及的产业链长。济宁能“十占其八”,本身透出时代转向的信号。

新发展格局下寻求新的增长极,新的发展样板。济宁为什么被选中?“济宁样本”到底吹的什么风?

1.上海大都市圈扩容”高铁第一省山东加密建设出省大通道

从山东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确定的总体目标来看,通过不断地加密省内高速公路、高铁网络,以及地方机场、港口、内河航运建设,到2035年,山东要形成“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市间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的客运网络。

区域一体化趋势正在加速!“省内三大经济圈1小时通达”这一目标,展现了都市圈正快速同城化的趋势,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迅速拉近,从而影响区域经济格局。

这其中一个大的变量,就是与上海大都市圈的融合。

近期,山东多条高铁传来的新进展,也在佐证这一趋势。

10月,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提出要进一步论证青连盐高铁项目的必要性。青连盐高铁是青岛直联长三角的便捷通道,一旦开通,青岛通过沿海高铁通道直达上海仅需3小时。

11月,济济高铁(济南-济宁)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传出政府采购消息。济济高铁与济枣高铁是京沪高铁山东段的“左膀右臂”,承担着分流京沪高铁山东段作用,而在建的津维、潍宿高铁,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都是京沪二线的一部分。

这些规划和在建的高铁,均指向上海大都市圈。

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的引力场越来越强。今年一个重要信号是,很多已批复的国家级都市圈都在“瘦身”,上海大都市圈却在扩容。

今年6月,长三角14座城市的规划系统负责人在上海进行“头脑风暴”,共商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被当地媒体解读为上海大都市圈正实现从“1+8”到“1+13”的升级。

据上观新闻报道,这14座城市构成的上海大都市圈正在勾画出“一张史无前例的、涵盖11.4万平方公里和1.1亿人口的超大尺度跨省域空间发展蓝图”。

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圆心、90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宣城。14城GDP总量达18.28万亿元,承载全国1.2%面积、7.7%人口和14.5%的经济体量。

2023年,山东经济总量9.2万亿元,相当于上海大都市圈经济总量的一半。山东如何面对这样一个经济总量相当于法国的超大经济体?融入,无疑是最积极的姿态。

目前,从济南到上海,高铁最快3时零3分抵达,每天从济南至上海的高铁达50多班次,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然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的“3小时经济圈”。

12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上,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参与成员、同济大学教授张尚武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目前形成的“1+13”上海大都市圈范围,是经过一年多反复探讨的。这个地区已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集聚了多个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组织内部联系紧密,已形成产业创新和人才等要素在大都市圈范围内网络化的组织形态,在全球贸易、科创、航运、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优势显著。

正是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强力拉动下,跨省都市圈连接越来越紧密,以鲁南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的联系来说,临沂通过菜篮子链接上海和长三角的消费市场,随着京沪高铁二线2027年完工,临沂与上海大都市圈的链接将更为高效、顺畅。枣庄以制造基地链接上海大都市圈,枣庄锂电产业正在快速扩张,通过京沪廊道,枣庄的制造工厂与上海的创新链深度融合;同样,菏泽正在培育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源头也在上海与苏州等地。

这几年,菏泽、临沂、济宁、枣庄稳坐山东GDP增速“第一阵营”,积极与长三角对接,成为鲁南经济圈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2024年,在跃居高铁第一省后,山东还在围绕京沪线这个轴心,密集地建出省大通道,这意味着跨区域经济整合正在加速,交通和物流首当其冲。

2.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走水路!

上海大都市圈处于水网密集地区,提升内河航道在区域运输中的作用,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但与美国的9%,其他发达国家的8%相比,降本空间还很大。

初步测算,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为工业企业节省超过9000亿元费用。在上海大都市圈这个引力场下,与长三角水运网联系最为密切的山东最大内河港口城市济宁站上风口。

5月21日,济宁赴沪推介京杭运河港航资源,当日,济宁能源集团旗下4家上海分公司同时揭牌。济宁能源董事长张广宇表示,上海是全球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在上海新设4家公司,就是要发挥上海深度链接全球的核心枢纽优势,通过整合物流、贸易和金融等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加高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2月22日,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万标箱,再创世界纪录。这样一个傲视全球的吞吐量,让上海在国际物流大通道上占据核心位置。

拓展港航新业务,到上海配置资源,借助上海的势能,才能更快更深入地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由此成为济宁能源的“必选题”。

上港集团市场总监黄海东则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重构京杭大运河“全流域”航道重大布局的展开,一系列支持内河航运发展政策的出台,济宁立足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独特优势,是上海港拓展华北区域腹地延伸、打造集疏运新通道的重要节点。目前,沪济两港的ICT业务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2020年,中远海运旗下上海泛亚航运开通济宁航线,2023年又开辟梁山港航线,稳步推进济宁龙拱港—南通、太仓、上海的直达航线。去年,泛亚航运在济宁港完成吞吐量超2万TEU,同比增长超90%。

这次“吹风会”上,济宁市提出要以此次《建设方案》为契机,聚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跳出山东坐标,打造全国性枢纽,只有在更大尺度实现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才能提升面向全球航运资源的组织配置能力,这就需要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这个长三角“精华版”。

3.北方首个吞吐量超亿吨内河港口即将诞生意味着什么

记者注意到,此次《建设方案》推出的十大示范引领性工程中,排在前两位的是港口和水运——

一是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工程,重点将建设世界级专业化港口基础设施,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流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将建设智慧绿色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打造河海(江)联运样板,统筹推进内河港产融合发展。

位次代表了权重,高铁方便是是客流,港口和运河畅通的是物流。

目前,冬季电煤运输正持续开展。在济宁梁山港,从陕西、山西等地运输的煤炭正通过瓦日铁路转京杭大运河,通过内河航运源源不断地运往长三角等地。这个直通长三角的电煤通道,凸显了济宁港的枢纽地位。

今年1-11月,济宁港货物吞吐量达到8946.4万吨、集装箱39万标箱,同比增长39.5%、126.7%,稳居全省内河首位,预计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9500万吨、40万标箱。

中国北方第一个货物吞吐量超1亿吨的内河港口即将诞生,这意味着什么?

在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水运成本优势越发明显。相比公路运输,水运成本仅为其1/7,比铁路运输便宜1/3。京杭大运河南段,2023年苏州港以4.4亿吨的吞吐量,与沿海大港天津港比肩,而镇江港2024年前三季度完成2.08亿吨,超过了南京港,湖州港和嘉兴港也都跻身亿吨俱乐部。

《建设方案》为山东勾画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综合立体交通版图,这种情况下,多式联运高效配置的价值凸显。内河航运作为低成本、大规模运输方式,承载了大规模的经济循环,在以内循环为主导的新格局下,内河航运无疑成为当下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资源。

去年8月在济宁举行的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上,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就说,京杭运河与瓦日铁路,长江、新菏兖日铁路等重要通道联通,多式联运基础优越,一个全新的大运河经济带正在形成。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京杭大运河沿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5亿吨,同比增长9.6%,仅次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截至12月19日,济宁港航旗下物流板块中交润杨全年集装箱量突破30万标箱大关,同比去年提高46%。这几年,中交润杨全力开通京杭运河、长江沿线重点省市的航线,今年就新开通济宁—淮安、济宁—杭州等精品航线6条,实现京杭运河、长江沿线重点省份业务全覆盖。

4.济宁为什么成为宁德时代布局山东的最大赢家

这一次,山东把《建设方案》的政策吹风会,选在山东新能船业,这家初出茅庐的造船厂,正是济宁谋划新发展格局下一路成长起来的新质生产力。

济宁抓住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一方面通过运河联通长三角,另一边通过瓦日铁路联通黄河流域的煤炭等重要能源基地,以济宁能源为主体组建港航集团,聚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与此同时,从煤电到港航,济宁能源又将产业延伸到新能源船舶制造。

今年8月,总投资约50.3亿元新能船业建成投产。对于新能船业来说,《建设方案》提出推动应用多式联运“一单制”,鼓励建造既适合京杭运河又适合长江航行的船型,推动实现一船通达等政策措施,无疑将给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带来新机遇。

今年,新能船业建造的京杭运河首批新能源智能商品船下水,其电动船舶搭载的是宁德时代三电系统。9月,宁德时代与济宁能源深化合作,成立电船科技公司。


12月4日,济宁市委书记温金荣赴宁德时代总部考察,希望宁德时代进一步加强在济宁的产业布局,把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放到济宁,这是温金荣赴任济宁市委书记俩月以来第三次到访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能否把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放到济宁?取决于济宁对于宁德时代的价值。

目前,宁德时代正在拓展重卡、船舶、储能等新领域。2017年,宁德时代正式布局船舶电动化。

目前,电动船舶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10月29日,位于长江港口城市湖北武穴龙坪的金昱新能船业项目开工,随即拿到香港金唐航运价值1.5亿美元的船舶建造合同。

同样,新能船业初出茅庐,就斩获航运巨头订单。11月,世界第三大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与新能船业签署采购意向书,购买1艘80米长纯电动力集装箱船。

根据大众日报最新报道,新能船业今年已开工40艘,明年还要开工125艘。

济宁抓住船舶电动化机遇,引入宁德时代布局新能源产业,目前,宁德时代在济宁各区县都进行了布局,从新能源电池、光伏发电、重卡换电、电船、风电、电极材料、储能,几乎布局了一整条产业链。

5.“吹风会”吹什么风

招商引资竞争激烈,济宁为什么能成为宁德时代布局山东的最大赢家?

这不是济宁的“单点突破”,而是一系列筹谋下,新系统构建下的成果。

此次吹风会上,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朱潇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项目统筹布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充分衔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

一个地方的重大规划,必须要在充分领会国家战略下进行长远布局。2022年以来,山东综合交通投资超9000亿,高速公路、高铁、港口、水运、机场建设各自开花。新发展格局下,谁是重点中的重点?

经济的向心力,总是指向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地带。面向未来10年发展的地方交通蓝图,无疑要为山东未来发展撑起更大空间。

山东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的十大示范引领性工程,为山东未来10年交通建设圈出了重点。

山东为什么在京杭大运河畔的一家初出茅庐的新能源造船厂召开这个“吹风会”?

新的发展格局下,积极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将交通廊道升级为一条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经济走廊,要完成这个升级,吃透国家战略,谋划全局的能力在越发重要。济宁能把准脉,探索构建更加开放、创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吸引宁德时代这样的新能源巨头加码布局,为山东贡献了最新样本。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