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参保人员的工作身份分类,在2024年10月“并轨制”改革落地后,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只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大分类。
比如,前段时间多家媒体报道的“2024年基本养老金上调3%”指的就是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红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养老金二十连涨”(2005年至2024年)指的也是职工养老保险。
虽然居民养老保险在不断地上涨,但其确实存在“政策红包”较少的问题。
在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宣布了“职工、居民双增长”的好消息。
那么2025年的养老金究竟会怎么涨,哪些人获利更多呢?
一、“适当提高”的含义
根据新华社新闻通稿透露的信息,“会议”为提高职工养老保险的工作确定了“适当提高”的政策基调。
什么叫“适当提高”呢?
从字面意思来看,2025年职工养老保险的涨幅既不会太高,也不会过低。
参考2020年至2024年的政策经验,明年职工养老保险的涨幅大概率不会超过3%。
首先,“退休金”涨幅长期下降的宏观趋势已经形成。
自从2021年“退休金”涨幅跌破5%关口以来,高层基本每年都会“适当”缩小涨幅。
2024年的“退休金”涨幅更是直接比上一年度,大幅下降了0.8个百分点,创下本轮“紧日子”以来最小涨幅纪录。
虽然按照“会议”释放的预期,2024年我国将会实现高达5%的GDP增速。
但是考虑到前11月财政收入持续下滑的客观因素,我们在社保方面的财政支出很难大幅增长。
并且从过去几年的舆论反馈来看,退休人员对养老金涨幅连年下降的政策并没有太大意见。
既然“退休金”涨幅长期下降的宏观趋势已经形成,国家显然不会在2025年打破这种政策规律。
其次,延迟退休的新形势也会限制“退休金”涨幅。
在9月13日发布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中,明确将从明年元旦起实施延长缴费期限、推迟退休年龄的重大改革。
虽然从长期来看,延迟退休确实可以改善社保基金运行的可持续性,但是短期来看,这项改革措施显然说明,目前养老金亏空问题形势严峻。
结合2023年全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支出金额、参保人数,以及今年的涨幅综合计算,2024年全国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每月3900元。
要知道现在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也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
在延迟退休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国家会平衡“缴费人”和“供养人”的利益,适当控制“退休金”涨幅。
最后,人口负增长的大环境也会遏制“退休金”涨幅。
虽然有很多退休职工觉得他们是凭借突出的贡献,才享受到了丰厚的“退休金”待遇。
但是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来看,只有稳定增长的劳动力人口才能让国家继续扩大“退休金”涨幅。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仅有474.7万对。
在老百姓“不婚不育”的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保基金都需要应对人口负增长造成的“紧日子”问题。
二、少两字的深意
相比“适当提高”的职工养老保险,缺少“适当”两字的居民养老保险上调政策,显然更值得期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所以国家在确定居民养老保险上调政策的时候,一般只会给出具体的金额。
虽然各个省市居民养老保险的涨幅差异明显,但是居民养老保险平均涨幅,超过职工养老保险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两方面来看,2025年居民养老保险还会继续大幅上涨。
第一,鼓励参保的需要。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较少。
有一些人宁愿花高价缴纳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也不肯参加缴费压力相对较小的居民养老保险。
这显然和居民养老保险明显偏低的基础养老金有关。
目前全国基础养老金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当地居民每月养老金标准不低于1490元。
为了让居民养老保险能够可持续发展,国家显然需要缩小居民养老金和职工养老金的差距。
第二,刺激消费的需要。
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首发、冰雪、银发”三大经济模式中,和养老金收入水平直接相关的就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银发经济”。
相比“全民撒钱”的消费刺激措施,专门给享受居民养老保险的老人“涨薪”,显然可以产生更强的消费刺激作用。
一方面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群达到5.4亿人,并且他们大多是没有稳定工资来源的中低收入者,通过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养老收入,可以培育更大的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老年人不需要承担工作、房贷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可以用来消费的时间和意愿都超过年轻人。
在高层大力扶持内需市场的今天,居民养老金的上调空间非常广阔。
三、哪些人获益更多
无论是职工养老保险的“固定幅度”上调,还是居民养老保险的“固定额度”上调,都属于面向全国的政策。
当这些“政策红包”发放到全国各地老年人手上的时候,有关部门并不会搞“一碗水端平”式的平均分配方案,而是会按照三大原则进行倾斜调整。
第一,尊老敬老的原则。
第你可不要觉得“尊老敬老”只会出现在官媒报道中,事实上无论是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居民养老保险,都存在“越老越吃香”的政策优待现象。
就拿北京今年的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来说,60岁至65岁(不含65岁)的参保人员可以享受37元上调额度,而65岁及以上的朋友则能够多享受5元“政策红包”。
为了体现“尊老敬老”的原则,职工养老保险专门设置了“高龄补贴”。
北京2024年高龄补贴政策共分四档,其中年龄超过80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以多领60元。
国家之所以给高龄老人更多养老金,既是为了降低这部分老人的养老压力,也是为了鼓励全社会尊老敬老。
第二,多缴多得的原则。
虽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实存在“视同缴纳”“福利养老金”等兜底政策,但是这种需要大家共同出资建设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不是低保。
为了鼓励更多人积极缴费,国家对缴费金额高、缴费期限长的老人,设立了更高标准的“政策红包”。
就拿上海今年职工养老保险的调整政策来说,在每人每月上调61元的同时,那些缴费年限比别人多的老人,可以按照每增加一年缴费年限(起步15年)享受每月多发1元的上调额度。
理论上一个工龄30年的上海退休人员,可以比工龄15年的同事每月多领15元。
第三,共同富裕的原则。
虽然在“多缴多得”原则下不同缴费档次的老年人很难实现“养老金平等”,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不断调整养老金政策,地区间的养老金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就拿北京2024年职工养老保险的“挂钩调整”政策来说,在全体退休人员享受0.2%统一调整的同时,养老金低于6813元的朋友可以获得30元额外调整,而那些超限的朋友就只能享受15元额外调整。
虽然这15元的差距并不大,但是这项政策说明国家正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2025年养老金“双增长”已成定局,但是职工养老保险的上调幅度显然不会超过居民养老保险。
并且在“过紧日子”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对养老金连年大涨抱太大希望。
如果你想获得更高的养老金收入,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缴费、长缴费,并且一定要坚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