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续两年报名人数下降 “考研热”为何降温?


近年来,考研曾一度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但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50万人,相比2023年更是减少了86万人。这一趋势引发了广泛关注。曾经火热的“考研热”为何开始降温?背后又透露出了什么信号?


考研的最终目标,归根结底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然而,就业市场的反馈似乎并不完全支持“学历越高,机会越多”这一逻辑。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24年的毕业生总数已突破千万。与此同时,研究生学历的供给快速增长,导致高学历人群的就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对考研后的回报产生了疑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考,读研后可能面临的依然是就业困境,这让不少人选择另辟蹊径。


与考研热降温形成对比的是,考公务员和考编制的热度显著上升。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据,2025年国考报考人数达到341.6万人,比2024年增加了38.3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公务员职位相对稳定、待遇较为明确,再加上近年来经济形势波动,不少人更倾向于追求“铁饭碗”的安全感。这种更为务实的选择,使得考公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优先选项。


考研人数的减少,不仅反映了就业市场的变化,也体现了年轻人心态的转变。在“学历至上”观念逐渐被打破的当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相比于盲目追求学历,许多人更倾向于发展实际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提升自身竞争力。毕竟,学历只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能力、资源和视野同样不可或缺。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职场,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未来规划理性决策。选择考研还是考公,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的时代,或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学历的较量,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刻理解和行动力的提升。


考研热的降温,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提醒着每个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多一分理性与务实,少一些盲目与随波逐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