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3000年前的一首《天问》,引出人类对天空的无限好奇,此后人类对天空每一次探索,既是回答前人之问,也是是向更高层次跃进的象征。“胸怀凌云志,谈笑凯歌还。”这句来自国防部的寄语,联系着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中国空天人才摇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萌发于民族觉醒,诞生于国家奋进,围绕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的需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首开纪录,不仅是第一所相关高等院校,也是该领域最权威的一所学府。
在软科中国“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北航航空航天工程同时取得中国内地第一,世界第一;仪器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紧随其后,在国内外高校竞争中均拿出亮眼表现;1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1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面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北航愈战愈勇。
学科繁荣是科研创新的“法宝”。北航可以是在办学上开创“第一”的高校,也可以是在科研上勇闯“无人区”的先锋。
建国之初,北航人从零起步,开启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的陀螺惯导研究。“30年一代陀螺仪、40年一代发动机。”小小的陀螺仪凝聚着三代北航人沉甸甸的强国梦。2017年,由北航研制的高精度光子晶体光纤陀螺仪引导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远赴深空,为我国未来卫星、长航时飞行器等对高性能惯性器件的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
新世纪初,中国空军迎来第二次现代化的真正起点,对更尖端、更可靠航空技术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激光增材制造破解重大工程复杂零部件制造难题,高温热障涂层为航空发动机穿上“铁布衫”;低湍流度气动声学风洞全球领先(北航新建的BHAW风洞,为全球首座),炼就国产战机的隐身本领……在我国航空技术从弱到强,由学习模仿到完全自主的进程中,北航人始终身处一线。
方寸之中,包揽万象。如今的人们仅在一块小小的屏幕就能定位到世界上任何地点,这离不开北航导航技术的支持。
目前,北航相关团队已将“北斗”卫星的定位精度稳定在“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的层次,授时精度增强到0.2纳秒水平,实现了国际领先,将时空信息这一战略性资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
科研丰收是对北航英才的嘉奖,也正是在服务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业中,北航孕育了“敢为”的精神,“敢为”出他人所不能之成就,“敢为”出天下俊杰云集的土壤——
中国流体力学奠基人陆士嘉先生曾在这里授课育人;我国第一代高空无人侦察机总师杨为民院士曾在这里攻关科研;根治国产飞机“心脏病”的刘大响院士曾在这里求学;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在这里培养下一代北航人......在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有9位来自北航的青年科学家担任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仅35.5岁。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能挑大梁的青年才俊,北航汇聚高端人才上下求索,不断突破人类科技的现有边界。
“矢志高精度,为国铸重器。”一如《天问》中的探索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空天领域的探索中亦无止境,打造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北航范式”。对理科成绩优异的考生而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