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日常看到的古装剧里,不管是汉、唐、明、清,甚至秦朝的题材,几乎都是荧屏上的常客。要么是帝王将相、后宫佳丽,要么是文人侠客、刀光剑影,看得人欲罢不能。

但就是有个朝代,像是被历史遗忘了一样,很少被翻拍成电视剧,那就是元朝。有人可能会说:“咦,2004年的《成吉思汗》不就是元朝历史吗?”抱歉,成吉思汗的故事其实不完全属于元朝。

他只是奠定了蒙古帝国的基础,而真正的元朝是忽必烈的杰作。而你说的那个元朝,不是大家不想拍,而是——确实难拍,甚至可以说有点不能拍。元朝历史剧缺席荧幕的背后,实际上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制作难题。



元朝的文化认同困境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人,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奠定了“大蒙古国”的基础,后来的忽必烈进一步南征,建立了元朝。

蒙古铁骑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时的蒙古帝国版图一度达到了三千万平方公里,横跨亚欧大陆,是现今中国版图的三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却没有成为影视创作的宠儿,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与元朝的文化认同问题密不可分。元朝的统治者并非汉族,而是蒙古族,蒙古族在文化上与汉族有着巨大差异。比如元朝统治时期,汉族文化一度受到打压,士人阶层的地位下降,甚至被称为“南人”的汉族百姓在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这些都使得元朝的形象在汉文化为主体的影视市场中,难以引发观众共鸣。简单地说,很多观众一想到元朝,潜意识里就有了一种“外来政权”的感觉,而这种文化认同的障碍使得影视制作方在改编元朝题材时非常犹豫。

文化认同是个复杂的问题,就好像你看到一部电影里的主角不是本地人,行为举止和说话方式都和你不一样,难免会产生距离感。这就好比汉唐盛世的影视剧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但要是元朝的故事,大部分观众可能没有那么多的代入感。

毕竟,文化的差异加上历史上蒙古统治者对汉族的压制,使得元朝在历史叙事中往往带有一丝“异族统治”的味道。拍一部让人觉得不亲切的剧,注定难以取得成功。



说到拍历史剧,必须有点真材实料,得有足够的史料和文学作品作为依据,才能保证剧情的合理性和历史真实性。然而,元朝的史料相比汉唐等时期明显不足。元朝虽然在疆域扩张、军事征伐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却不多。

元朝灭亡后,明朝接替统治,中国历史再度回归到汉族的主导地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关于元朝的很多史料被淡化或忽略了。

相比之下,汉唐等朝代留下了丰富的史书和文学作品。比如唐代有《贞观政要》,汉代有《汉书》,这些史书为后来的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而元朝的历史记载相对有限,尤其是在元朝统治者压制汉族文化的背景下,元代留下来的汉族文学作品更是少得可怜。这让编剧和导演在还原历史细节时捉襟见肘。

为了拍一部历史剧,剧组需要参考大量的历史资料,确保人物、服装、场景、事件的真实还原。

而元朝的资料不足,意味着编剧很难挖掘到足够的历史细节来支撑剧情。这就像是想要拼凑一个复杂的拼图,然而拼图块太少,即使有心拍,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元朝的史料稀缺不仅给创作带来了难度,还导致故事情节的构建变得困难。编剧们常常发现,尽管元朝的历史大事件不少,比如忽必烈的南征北战、海上远征,但缺乏足够的细节描述来支撑影视剧的叙事框架。而没有连贯、细致的历史线索,剧情自然也就难以打动人心。



元朝文化与视觉呈现的挑战

再来聊聊元朝的文化特点。元朝的政治体制、社会生活、服饰风格和建筑风格与传统的汉族文化大不相同。这种差异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元朝的统治者崇尚武力,军事文化浓厚,而汉族的文化更倾向于礼仪、儒家思想。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如何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出来,成为创作中的难题。

例如,元朝的蒙古服饰风格与汉族传统的服饰有很大的不同。蒙古族的服饰更具实用性,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而汉族的服饰则更加讲究礼仪和美观。



在影视作品中,如果观众看到的服饰和场景过于陌生,就容易产生疏离感。这种视觉上的挑战同样适用于元朝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

你可能会想:“不就是衣服和建筑吗,搞点考古学研究不就行了?”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问题是,元朝的很多建筑和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保存下来。

想要拍出一部元朝的影视剧,连参考物件都很难找到,光靠虚构和想象,难免偏离历史真实。这不仅会让观众觉得违和,也可能招致历史学家的批评。更重要的是,元朝的很多文化元素本身在汉族主导的文化视角中并不占优势。



举个例子,元朝时期的游牧文化、元日战争等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在影视呈现上需要大量的预算支持,不仅要还原宏大的战争场面,还要展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冲突。这就像是让一个现代观众去看一场完全陌生的文化剧,观众的接受度自然不如熟悉的汉唐故事高。

说到影视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观众。元朝题材的电视剧之所以少得可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和观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

如今的影视市场更倾向于那些具有广泛知名度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朝代,比如汉朝、唐朝、明清等。这样的朝代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政治成就、经济繁荣,还是文化艺术,都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反观元朝,虽然它在中国历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它的统治时间相对较短,而且因其“外来政权”的特殊性,文化认同感较低。元朝的故事和人物虽然不乏戏剧性,但其故事情节的复杂程度、人物关系的复杂性远不如汉唐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文人情怀来得打动人心。

此外,观众的审美取向也在发生变化。现代观众更喜欢那些具有较高文化认同度的故事,而元朝的故事显然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毕竟,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广为人知的朝代能为编剧提供更丰富的故事线索,也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兴趣。

结语

总的来说,元朝历史剧的缺席并不是偶然的。文化认同的障碍、历史资料的稀缺、文化差异带来的创作难度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共同造就了元朝题材影视作品的稀缺。

拍一部历史剧不仅仅是还原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与观众产生共鸣。而对于元朝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来说,如何在保留历史真实性的同时,克持观众的兴趣,确实是一道难题。

参考资料:

元朝,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澎湃新闻 2019.5.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