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欧盟理事会昨天宣布了新一轮制裁,旨在“削弱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冲突努力”,这包括欧盟理事会首次对中国行为体实施所谓“全面制裁”,包括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外交部对新制裁有何评论?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对欧盟无理制裁中国企业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据环球时报援引港媒南华早报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新“外长”卡拉斯以及新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曾在上任当天就飞往基辅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示欧盟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双方会谈时,卡拉斯强烈批评所谓的“中国援俄”,但是据知情人士的透露,泽连斯基要求卡拉斯和科斯塔“缓和对中国的公开批评”。近日欧盟理事会在其发布的公告中,称欧盟已经通过了第15轮对俄制裁,在这份“一揽子”制裁中,欧盟以所谓的“援俄”为理由,将7个中国实体和个人纳入制裁名单。

欧盟对中国的行动如期而至,且首次开创“全面制裁”的规则,根本上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让中国跟随西方对俄管制路线办事,尾随加入对俄罗斯“软制裁”的进程中。因为之前印度也被披露对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的无人机零部件产品,一部分还是从西方国家进口的;他们对印度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了。其二是在俄乌和谈之际,给中国以“威慑”让中方按照欧美利益参加和平谈判;欧盟国家很固执地认为,中国只要施压俄罗斯让出部分土地,那么就能帮助乌克兰获取有利地位。



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而一直是劝和促谈的主要力量。中国选择中立立场保证了中方能够同冲突各方保持接触,同时也为日后和谈创造了条件。但欧盟却将中国的中立立场曲解为对冲突中某一方的暗中支持。欧盟应当明白,除了敌人与盟友之外,世界上同样还存在广阔的中间地带。恰恰因为有中国、印度、巴西等中立国家的存在,乌克兰危机外溢的风险才得以大大降低。欧盟以制裁的手段强迫中国选边站队,并不是在推动停火止战,反而是在火上浇油,使问题复杂化。

从社会和政治层面看,欧盟的这一制裁举措可能是受到美国在背后的一些影响或者压力。美国长期以来试图通过拉拢其盟友对一些不符合其战略利益的国家进行打压。欧盟中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持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与的长远合作关系。从经济角度来说,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规模庞大,双方有着众多的产业互补。欧盟的这些制裁措施可能会影响到双方在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这对于欧洲的一些依赖市场的企业来说是一种损害。



全世界都知道,欧盟实际上早已经沦为了美国的附庸和小跟班。以前主要是集中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现在的欧盟连在经济和金融方面也沦陷了。不仅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就是一个美国利益代言人,刚刚上任没多久的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更是一个强硬的反华分子。在未来的几年内,估计我们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估计好不到哪里去了。

这次欧盟的“全面制裁”动作,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而非真的准备开启与中国的“冷战”。它提醒我们,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正在增加,任何一个决策背后,都可能藏着多方利益的权衡。但我们也必须清楚,无论地缘政治如何博弈,合作始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全球供应链,还是推动经济复苏,都需要各方抛开矛盾,寻找合作的空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