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确立政权后,给予了崇祯皇帝死后应有的哀荣。多尔衮评价他“崇祯未必不殚心治理,奈何疆场则将帅欺主争功,在廷则文官贪赃枉法。”清顺治皇帝甚至褒扬他“身殉社稷”。

然而,崇祯真的“诸臣误我”从而在煤山自缢身亡吗?非也,其实,他就是不作不死。他在任17年,折腾了17年,最终落得国破人亡。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 明熹宗朱由校病逝。由于没有子嗣,时年16岁的信王朱由检得以继承皇位。次年正月初一改年号为“崇祯”。

崇祯皇帝,自然是想保“朱家江山万万年”的,勤政是公认的,堪称皇帝界的“劳模”。二十多岁头发就发白,眼角泛起皱纹。不过,勤于折腾的话,越是勤奋,亡国越快。

1

崇祯首先是在人事方面大肆折腾。完全是放飞自我。他在17年的执政时间,换了50多个内阁首辅,号称崇祯五十相。清人著有《崇祯五十相》一书,称:“崇祯十六年间,辅臣至五十人,其行事皆见於《明史》”你想想看,平均一年快换了三个首辅。走马灯似的,你还幻想一项政策能推行下去?而且,他换首辅的频率如此之高,一个人坐上那个位置,都感觉战战兢兢,朝不保夕啊!在这些首辅中,跟崇祯配合的时间最长的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不过很巧的是,这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奸臣。

首辅大臣尚且如此,群臣就更不用说了。崇祯继位之后,当时有个官员建议他,用官员的时间长一点,这样可以看出官员执政策略的效果,而这个官员的建议其实是在培养崇祯,你到底应该怎么执政?但是崇祯很快就听说,这个官员说他年轻经验不足,于是就直接把他贬为了普通人。



崇祯还嗜杀。死在他手上的内阁首辅就有两个,因他而死的总督、巡抚也都是两位数,被他关进监狱的高级官员更是多达三位数。尤其是他处决袁崇焕,罪名是“暗中通敌”。这在后世颇有争议。袁崇焕被杀后,辽东军心涣散,大批将领投降。即便孙承宗重出,也没逃过大凌河之败,此后正面战场再也没有人能跟皇太极抗衡了。更寒心的是,在接下来的数年中,还有许多的将领以同样的理由被论处死罪。

正因为如此,一些敢于说真话的大臣此后也很少进谏,最后只是用对话回应对话,未有实际动作推进下去。此后虽然日日看似勤政忙碌,却终日与大臣探讨无关痛痒话题。结果把满朝大臣都训练成了只唱高调而不敢提出实际建议的圆滑官僚。

2

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摄政王多尔衮曾总结明朝灭亡教训时说:“前朝弊政,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复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远者二十余年,近者十余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也就是说,作为后继王朝的清朝,认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三饷”。

崇祯,当时有人称之为“重征”!可见这个亡国昏君的吃相有多难看。

朱家王朝能续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张居正。张居正通过追缴税款,并暂停未能完成税收的地方官的升迁,为大明积下雄厚的家底,渡过几次难关。

然而到了“重征”皇帝执政,傻不啦叽的直接把工商税废了,那些东林党和江南的地主乡绅欢天喜地。这件事乍看之下并无不妥,但结合大明当时所处的时代分析就会发现,这件事是致命的!

没有了工商税,国家自然没钱了,官兵们缺粮缺饷,统治无法维续啊。崇祯没办法,只能开始不断收农民的粮饷。崇祯曾满怀深情地说,“暂累吾民一年”。但这些加派的额外赋税开征之后,几乎就成了定制,终明朝而未革除。

据史载:1643年,5郡80县皆成一片废墟。民死于饥三,死于疫三,为窃者四。行千里而无一耕者。那几年的地方志,“死者泰半”、“十室九空”成为常用词。

数次加派三饷,完全不顾此时农民尤其是西北农民在灾荒的催逼下已经挣扎在死亡线上。此举一下子给后来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一呼百应提供了土壤。

可以说,崇祯把农民逼到了绝路。这样的狗皇帝,老百姓不反你反谁呀?崇祯不亡,天理难容啊。

3

老百姓赤贫,崇祯收集不到农业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于是崇祯就开始削减官员的俸禄,并且开始了反腐。对着官员开始了一番折腾

当时的官员已经养成了贪腐之性,但大大小小官员为了配合崇祯的反腐,个个穿着破旧,犹如大街上的乞丐一样。这种情况下崇祯见收不到税,而且他自认为官员们在他的教导下,都特别的清廉,于是就下令让全国募捐。多次号召皇亲国戚、勋贵大臣,要他们“急公忧国”,捐助饷银,但他们个个叫穷,一毛不拔。

崇祯的老丈人周奎,也被女婿点名要求赞助,老头子打起了女儿的主意,暗中向女儿周后要了五千两银子,周奎把女儿送来的银子扣下了两千两,只拿三千两“捐”了出来。

为了节省开支,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精简了近六成的驿站,超过了两万驿卒为此失去了谋生的资本,沦为流民。这样的做法,终于逼出了一个走投无路的驿卒李自成。



后来,当年的驿卒李自成杀进京城。向大臣们索取保护费,当时的标准:“内阁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兵部、翰林三万、二万,部属而下以千计。”

那些大臣们故伎重演,继续哭穷。但李自成不吃这一套,不拿钱出来就大刑伺候,一番毒打!当初哭穷的崇祯的老丈人周奎,其府中抄出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各种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一番操作,最后的结果征银总数大概在7000万两,这是崇祯时期全国赋税的三倍之余。

崇祯所谓的勤政,也不过是建立在无知前提下的胡乱折腾罢了,能臣勋武折腾得一个不留,家国不宁民怨沸腾,自欺欺人上行下效,文武百官人人自危。而皇帝却差不多处在一种神经质的焦虑中,还没有识人之明,自然无外乎末代皇帝罢了。他的归宿,毫无悬念的走向了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