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参考报》发文,矛头直指医疗领域的“利益链条”。

重点提到两大问题:

一是药企和经销商虚开发票,导致本来低价不高的药品出厂时却身价暴涨。

比如,文章里提到:

一款头孢类药物,药企底价每盒22元,开票价每盒92.13元;

一款“水解蛋白”,药企底价每盒7.9元,开票价每盒60.77元……

底价与开票价相差了4到8倍,直接导致药品从源头上就虚高。



以前,在谈到药品价格贵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药企为了谋利,在助推高药价上“功不可没”。

那么,药品从出厂到进入各个医疗机构,再到被患者使用,这中间的利益都流向了哪里?

在这个非法利益链条上,不仅有药企和各级经销商、医药代表的参与,医疗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很直接的体现就是给医生送“回扣”。

哪些药品有回扣,哪种回扣高,医生在给患者开药就重点选择此类药品。

这也直接导致,药品集采分明把药价打的很低,患者不但没有享受到实惠,反而却花越多了。

在回扣的刺激下,真正的廉价药物无人问津,某些水分大的药品却被大开特开。



此前一再被媒体报道的滥用处方药、过度用药问题,不就是很鲜明的例子吗。

这样一来,不明不白的高价药,肥了某些人的腰包,却坑了患者和本就不宽裕的医保基金。

文中介绍,一款名为“银杏叶”的药品,底价每支8.5元,售价每支25.28元,医生每使用1支可提成4元;

一款名为“头孢唑肟钠”的药品,底价每支6.5元,售价每支16.5元,医生每使用1支可提成2.5元。

别看只有几块钱,这可是单支的收益。

看看每天医院外排着长队等着进去的车流,再看看缴费窗口的人流,可想而知有多大的赚头。

据知情人透露,回扣都已经是行业默认的规则了。



为了逃避监管,一般都是由医药代表把现金给到值班大夫,值班大夫再根据科室医生的考勤情况分给其他医生。

乌兰浩特警方查处的一起案件中,15家医院数百名医生涉嫌收药品“回扣”被查!

仅1款药,医生收取的回扣就高达306万元。

而据报道,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将相关线索移交有关部门后,一批收取药品“回扣”的医生接受了党纪政纪处分。

都不用追究刑事责任,怪不得医疗领域如此混乱。

发现不了赚大钱享受,被发现退钱受个处分,孰轻孰重,这笔账谁都算的过来。

在利益面前,这些人还会把医德当回事吗?

这仅仅是乌兰浩特查处的一起案件,没有查到的呢,其他地市有没有,这个答案,谁来告诉我们?

这些年,医患矛盾这么多,固然有患者的问题,可医院和主管部门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医生职业很神圣,疫情期间多少人奋不顾身冲在前面。

医生工作很辛苦,有的手术连轴转,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下了手术台都虚脱的站不住。

我们在承认医生付出的同时,并不代表接受“乱开药”、“吃回扣”这类的乱象。



如何让医生获得合法的高收入,而非从患者身上榨取,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文章最后指出:医药腐败“顽疾”依然没有根除,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满意度。

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满意,请我们的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来好好回答!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无任何不良诱导倾向,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